登錄???|???注冊
這是一部鄉村題材原創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周士毅在鄉村的三年創業經歷,他憑借著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精神,從無到有,小有成就,并在此邂逅了屬于自己的美好愛情。整部小說生動地刻畫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塑造了剛毅正直的主人公形象,表現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
袁美昌 ·鄉土 ·28.9萬字
小說以回憶的方式,講述了距離“逃鹿城”東北方向的古河村,丈夫安大成和妻子秦曉娥過去生活中親身經歷的孩子夭折、妹妹逃婚、父親去世等悲歡離和的故事,輔以“神醫”、“接生婆”、“剃頭匠”等人的故事作為小說支線,體現了以安大成為首的古河村人自強不息、努力拼博的一種奮斗精神和隱藏在小說中“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主題。
王鴻艷 ·鄉土 ·11萬字
《三里灣》是我國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趙樹理于195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成于1955年。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華北解放區模范村三里灣在進行著如火如茶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秋收、整黨、擴社、開渠……合作化運動給農村帶來新氣象,但由此也引發了有關于兩條道路、兩種思想、兩種生活方式的種種矛盾,三里灣在發生著巨變。描寫了農村各階層人們的精神面貌,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本書善于選取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語言和行動來刻畫人物,寥寥數筆而神形畢肖,結構上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手法,情節連貫而不跳躍,語言生動、樸素、幽默、風趣。
趙樹理 ·鄉土 ·13.6萬字
《芙蓉鎮》是古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把自己所熟悉的南方鄉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濃縮進該書里,描寫了1963-1979年間中國南方農村的社會風情,小說寓歷史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小說于1981年刊發于《當代》,次年榮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
古華 ·鄉土 ·14.6萬字
描寫了從山東逃荒來的一個家庭,以父輩劉世昌,劉長河,關老五,丁大壯為一個時代的代表;又以劉珍珍、劉珠珠、周麗娜等,以及駐村工作隊為一個時代的代表,他們為了鄉村脫貧致富,為了鄉村的振興發展的自我責任感,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面貌,是這個時代的一股力量,也是對當下部分人的浮躁,和利益至上的一個有力的抨擊。
薛喜君 ·鄉土 ·20.6萬字
《豬的土地》以法國阿爾卑斯的一座小山村為舞臺,伯格塑造了一群這樣的人:男的都苦干、多疑,女的都獨立。他寫初生的小牛和待宰的豬,寫人們在夏天打干草,在黑暗漫長的冬天休息。本書記述下去世的父親如何跟回鄉的浪子說,我原諒你,還塑造了一個非凡的女人——露西·卡布羅爾,這個被自家兄弟放逐到高山小屋里的女侏儒的三生,是由敏捷的青春、無畏的中年和強悍的老年所劃分的三生,會令所有讀過她故事的人難以忘懷。最終,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一份來自約翰·伯格的清單,他清點了在我們遺落古老田園的同時,有多少價值與財富也隨之失卻。
(英)約翰·伯格 ·鄉土 ·9.6萬字
《巴山夜雨》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曰寇的戰爭暴行同時率先對民族心理進行探索,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張恨水 ·鄉土 ·5.1萬字
《上學謠》是作家胡永紅以壯族村寨某失獨老人在政府精準扶貧政策扶助下培養孫子上大學的事跡為藍本寫成的一部壯族少年成長小說。小說講述了壯族少年火龍從小無母,父親在事故中過世,水仙阿嬤以傳說比喻其身世,族里信守秘密,政府出資相助,共同呵護其長大。以壯鄉少年火龍幼年失去雙親,艱難求生,幸而獲政府資助得以完成學業并最終反哺故鄉的故事,表現壯鄉人民在政府幫助下脫貧攻堅,守望相助,共創美好生活的美麗畫卷。
胡永紅 ·鄉土 ·11.5萬字
本書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小說。講述了1949年到1959年作者家鄉洪湖的一些人和事,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真情實感,用更為貼近現實的手法,寫出了農民們的心路歷程。為一部不可多得可歌可泣的農民贊歌。全書共四部,本書為第一部。
崔世雄 ·鄉土 ·18.1萬字
《村逝》所收的小說,皆以農村為寫作對象。《匠人》《養鷹的塌鼻子》《弟弟帶刀進門》《山中客棧》《巨大童年》《村逝》,寫農村不同而又互有關聯的人事——手藝人、外鄉人、農民、村干部、暴發戶等,看法理性,手法多變,布局及看法皆不落俗套,格局大方,氣勢不凡。
楊遙 ·鄉土 ·10.4萬字
描寫了一群共產黨人在追夢的黨支部書記劉新的帶領下,幾十年來為改造好山沖,建設好山沖,富裕好山沖,他們先后都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灑落在這山沖里,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不愧于時代的贊歌!他們排去“左”與“右”的干擾,幾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兩手抓:一手抓好干群的思想文明的建設,一手抓好經濟發展的建設。最終,他們將一個愚昧落后的山沖,建設成一個富強文明的“天下第一沖”。
肖余良 ·鄉土 ·18.5萬字
該書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日寇戰爭暴行的同時,對民族心理進行了探索,剖析了國人在抗戰中表現出的“劣根性”。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有學者稱該書是“張恨水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創作的最高巔峰”。
張恨水 ·鄉土 ·54.2萬字
這是一部跨度長達70年的湘南百姓生活史。1949年深秋的一天,湘南禾倉李家大院正在進行滿女出嫁的坐歌堂會。歌堂會唱了三天三夜,本該晨曦一開,新娘上轎,卻在天光時傳來一聲轟鳴,炮彈落進白露河里,子彈打在新娘手上,一時間眾生慌亂如麻,而歷史的潮水已經變了流向……
肖建國 ·鄉土 ·25.4萬字
《福壽春》以閩東鄉村為背景,聚焦李福仁與常氏夫婦及其四個兒子——安春、二春、三春、細春——的家族沉浮。故事始于二春娶親時的短暫繁榮,卻在經濟壓力與人性弱點交織中逐漸走向衰敗。長子安春好逸惡勞,四處欠債;二春南下廣州闖蕩,卻因挪用家庭積蓄引發危機;三春游手好閑,淪為鄉間混混;幼子細春則試圖掙脫土地束縛,卻陷入更深的迷茫。常氏作為家庭支柱,以傳統農婦的堅韌與精明周旋于生計與倫理之間,卻在時代的碾壓下逐漸力不從心。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摹鄉村生活的“永恒性”:從請神問卜的迷信儀式到土地征用引發的利益糾葛,從家族血脈的傳承焦慮到計劃生育政策的荒誕沖擊,每一處細節都折射出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書中既無田園牧歌的濾鏡,亦無居高臨下的批判,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現鄉村人在命運洪流中的掙扎與妥協。正如常氏為爭奪補償款時的矛盾行為,既顯露出人性的自私,又飽含生存的無奈,讓讀者在“是非曲直”的模糊地帶窺見鄉村的真實底色。《福壽春》以李福仁最終皈依佛門為終章,隱喻著傳統鄉村精神的消解與重生。這部作品不僅是對消逝中的鄉村生活的一曲挽歌,更以“東魂西技”的獨特筆法,將類型小說的可讀性與純文學的哲思融為一體。書中對常氏一家三代人的命運刻畫,既展現了傳統倫理的溫情與桎梏,也揭示了現代化浪潮下鄉村經濟與信仰的雙重困境。
李師江 ·鄉土 ·22.4萬字
《益北原》一部20世紀齊魯大地80年變遷的編年史,致敬茅盾文學獎扛鼎之作《白鹿原》。以民國時期山東益北原的民間生活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后各個時期人物的命運沉浮為背景,勾勒出一部小春秋、小歷史、小人物、小敘事、小江湖,寫出了彼時彼地大山東、大中華的苦難,人民的頑強和不屈,英勇和壯烈……是一部兼具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益北原特有神奇色彩的長篇歷史小說。
劉丙學 ·鄉土 ·51.8萬字
小說以江西贛南客家古鎮田村為背景,跨越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通過一個家族四代人的遭遇和經歷,融合客家文化、風土人情、玄幻故事等展開記敘,反映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是一部充滿客家味的鄉土小說。
劉七寶生 ·鄉土 ·15.2萬字
全文以陜南安康某鄉村三兄妹的生活軌跡為主線,反映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鄉村和城市的變化。波瀾不驚的平凡生活,折射著一代人的成長記憶。悲歡離合,人情冷暖,山水不變,人在變,一切跟著改變……主人公鄭勝陽因生病未得到及時治療而導致右眼失明。母親耳聾,父親本分,親妹妹被送走。大伯早逝,大娘掌家,堂哥憨厚只會干簡單農活,一家多口人過著緊巴的生活。他六歲時母親在家門口撿了一個妹妹,取名鄭勝麗。看一個矮小,瘦弱,伴有殘疾的普通人如何守護家里每一個人,又會經歷怎樣的人生,成就他眼中的世界!
若菲 ·鄉土 ·101萬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農村民辦教師生活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以大山深處的的一所鄉村小學為背景,生動真實地刻畫了鄉村民辦教師的群體形象,寫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多個層面,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和藝術的沖擊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無不為作家筆下鄉村民辦教師們質樸堅忍、無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質深深感動。
劉醒龍 ·鄉土 ·20.1萬字
張恨水 ·鄉土 ·5.6萬字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男主人公江勁風高中畢業后,考取了學校的民辦教師。他懷著滿腔熱忱和教育后輩的理想投入工作,卻在工作后感受到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自豪與虛榮的交織,這些都讓他常常陷入對人生的迷茫和沉思。但為人師的良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住,使他很快走出情緒的低谷,善待學生,重視教育,用詩一般的激情擁抱未來。在努力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他獲得了甜美的愛情,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蒿客 ·鄉土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