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樓夢》,中國古代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全書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封建時代家族和社會的沒落。
(清)曹雪芹著 無名氏續 程偉元 高鶚整理 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 ·古典 ·105萬字
《西游記》,一部充滿奇幻色彩與深刻哲理的古典名著!《封神演義》,一部獨一無二的神魔亂斗中式奇幻史詩!天庭三大反骨仔,大圣二郎三太子,天生反骨,絕非凡骨。
(明)許仲琳 (明)吳承恩 ·古典 ·127萬字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包公案》中的九十五個包公斷案故事,部分收自于民問相傳,部分采自于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記敘包公審理的一系列有關“人命”、“奸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有的故事判斬了理應償命的皇親國戚,有的故事揭露了兇殘狠毒的土豪劣紳,有的故事直擊了收受賄賂的貪官污吏,有的故事諷刺了坑害文人的科舉制度。書中的包公儼然是百姓心目中最典型的清官形象和理想寄托,其秉公執法、剛正廉潔的形象躍然紙上。
安遇時 ·古典 ·17.1萬字
明末擬話本小說集,題材覆蓋奇案、綠林、野史、仙幻、婚戀、行商、騙術……以曲折情節、生動筆致寫盡亙古人性,不但暢銷當時,更成為流傳四百年的恒遠寓言。今日讀來,仍不免“驚奇”以至“拍案”。
(明)凌濛初編著 ·古典 ·18.5萬字
海外扶余,扶余,傳說中的古國名,有說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說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遙遠的與世隔絕的異國他鄉。
陳墨峰 ·古典 ·11.1萬字
明末馮夢龍纂輯《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為白話短篇小說集。收錄40篇,多為宋元舊作話本,少數為明朝擬話本,有些是明人對宋元舊作的潤色加工。小說多取材于現實生活,主題涵蓋愛情、婚姻、朋友情義等,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百態。本書是許政揚先生在本世紀五十年代后期校注的,至今流傳半個多世紀,被學界公認為定本。
(明)馮夢龍編 許政揚校注 ·古典 ·40.8萬字
《八仙得道傳》分別敘述八位大仙修仙得道的詳盡過程,從夏商之交太上老君降生人間談起,直至宋代八仙大功告成同歸天府,歷時數千年之久。小說情節豐富,曲折動人,頗具吸引力。故事所敘八位大仙多來自人間,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他們都是經歷了千百年的修煉而成仙道。他們中有的是經過天仙轉世,有的是由動物變成人,再由人修煉成仙。他們生活的時代各不相同,但在小說中卻有師徒關系。此書為第四冊。
(清)峨眉無垢道人 ·古典 ·10.2萬字
“三言二拍”總共兩百篇經典白話短篇小說,完整囊括了宋、元、明三代白話短篇小說精髓,書中的每一個故事,獨立精彩又跌宕起伏,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均源自“三言二拍”;“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深刻影響中國人價值觀的名言警句,同樣源自“三言二拍”。
(明)馮夢龍 凌濛初 ·古典 ·208萬字
《三俠五義》首刊于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問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說唱的《龍圖公案》在嘉慶年間已經風行,今猶有傳抄本,唱詞甚多。后在此基礎上,刪去唱詞,增飾為小說,題《龍圖耳錄》。光緒年間,問竹主人(石玉昆)又加以修改潤色,更名為《忠烈俠義傳》,又名《三俠五義》,均為120回。“三俠”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鉆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鉆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小說敘寫北宋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包公平冤獄、“鍘龐昱”、“五鼠鬧東京”等故事情節紛繁曲折而又條理清晰,語言通俗,俞樾評此書:“閑中著色,精神百倍。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說;如此平話小說,方算得天地間另是一種筆墨。”
石玉昆 ·古典 ·52萬字
《儒林外史》是我國著名古典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及官紳的精神面貌,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社會末期和八股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如得意或失意于科場的舉子,有清廉或貪腐的官場老手,有騙吃騙喝的書生……它反映了封建社會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封建統治的罪惡。《儒林外史》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眼光,更形成了一種手法,創造了一種小說結構形態,成為中國小說史上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杰作,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具有不可超越的地位。
(清)吳敬梓 ·古典 ·32.7萬字
“二拍”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又與明朝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編著的“三言”合稱為“三言二拍”,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很高地位,與“四大名著”、《金瓶梅》等齊名。《二刻拍案驚奇》是明代凌濛初的擬話本小說集,它同《初刻拍案驚奇》一起,合稱“二拍”,是“三言二拍”系列的最后一部,也是我國古代短篇小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二刻拍案驚奇》創作旨趣與《初刻拍案驚奇》相同,都是全方位反映晚明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表現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二、表現封建官吏的思想行為;三、表現商人生活與其思想世界。全書思想內容復雜豐富,有一些迷信和誨淫誨盜的章節受到后世批評家的抨擊。但從總體上看,該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新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主流還是比較好的。
(明)凌濛初 ·古典 ·51萬字
《古代經典故事庫:包公案傳奇》共四卷,每卷分兩類公案,每類下面列四個以上案例,均為郭公所判案例。一卷開端即列郭公出身,言其自幼穎悟,秉性剛烈率直,長大后入仕途,所到之處生民視如父母,更兼秉公執法,判案猶如神明。其后列欺昧案、人命案。二卷列謀害案、盜劫案。三類列賴騙案、申冤案。四類列奸淫案、霸占案。該書不僅案例精審,還塑造了一個秉公執法、清正廉明、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
(明)佚名 ·古典 ·9.2萬字
本叢書為資源重組,擬以近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小說名著插圖典藏系列”(11種)、“華夏英雄傳系列”(6種)、“四大譴責小說”(4種)、“清代小說四種”(4種)為基礎,匯集為一套整體叢書,基本囊括中國古典小說中流傳最廣、銷售量最多的品種。精裝的形式彌補我社古典小說目前無普通精裝本發行的不足,整體套書有利于大規模發行。
(清)曹雪芹著 無名氏續 俞平伯校 啟功注 ·古典 ·92.4萬字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中國神魔小說,為明代陳仲琳(一說是許仲琳)所作,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以姜子牙輔佐周室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陳仲琳編著 ·古典 ·58.8萬字
《世說新語》由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主持編寫而成,是中國古代志人小說的代表,主要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時名士們的言行。全書的故事按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共一千二百多則。《世說新語》用極簡的筆墨,集中展現了當時重才情、好機辯、善清談、崇尚自然的社會風氣,不少名篇在后世成為戲曲小說的素材或詩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南朝宋)劉義慶著 楊銘碩等譯注 ·古典 ·40.3萬字
清代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創作的百回長篇神魔小說《鏡花緣》,是一部與《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全書二十卷,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后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本次約請專家以蘇州原刊本為底本進行點校整理。
(清)李汝珍 ·古典 ·41萬字
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從主人公九死一生奔父喪開始,后追隨好友吳繼之在官場和商場叱咤風云,直至經商失敗為止。他用日記形式把這二十年間耳聞目睹的近200個故事記錄下來,內容廣泛,不僅有官場,還涉及商場、洋場、科場,把中國傳統的官商盤根錯節的關系刻畫分析得透徹明晰,是一本難得的研究世情文化的巨著。
(清)吳趼人 ·古典 ·55.6萬字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氣。全書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吏、省級藩臺、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為升官而逢迎鉆營,蒙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丑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歷史畫卷。
(清)李寶嘉著 張友鶴校注 ·古典 ·67.9萬字
此書是清紀昀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后流傳的鄉野怪譚,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
(清)紀昀 ·古典 ·37.8萬字
小說以金雯青為主角來展開,寫金雯青中狀元后在蘇州納名妓傅彩云為妾;后奉命出使俄、德、奧、荷等國,帶傅彩云同往;歸國后,金雯青病死北京,傅彩云離開金家,赴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后又到天津為妓,稱賽金花。
(清)曾樸 金天羽 ·古典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