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擺脫自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惜自己,并且精心地培養(yǎng)自己。你可能會說:“我太笨了,做什么事都失敗。”事實上,失敗并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更多時候不過是別人強加給你,而你又照單全收罷了。試想一下,不管別人怎么說,你都以“萬夫不當之勇”奔向成功,即使失敗也無所畏懼,自卑又怎么可能困擾你呢?要知道,只要你勇敢地邁出腳步去追尋成功,哪怕失敗也是光榮的,畢竟還有很多人只是紙上談兵,而這些紙上談兵者很可能就是帶給你自卑的人,他們才應該是真正自卑的人。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自卑大多來源于自我暗示,比如面對一件事,你還完全沒有開始去做,就對自己說我做不好,結果可想而知。不是嗎?我不會,我不知道,我不漂亮,我做不到……當你把這些話輕而易舉地說出口之后,是不是覺得無比輕松?好像只要承認自己什么都做不來,就一點責任都不用承擔了。由此可見,自卑往往是懦弱的表現(xiàn),是一種逃避事實的愚蠢做法。所以說,戰(zhàn)勝自卑,首先要把“不”字換成“能”字,不斷暗示自己能夠做到想做的事,遲早有一天會讓自己渾身充滿自信。
古希臘雄辯家德摩斯梯尼小時候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他呼吸短促,聲音微弱,受到很多人的譏笑。由此產(chǎn)生的自卑,更是讓他患上了口吃,對于當時盛行雄辯的社會來說,德摩斯梯尼注定會成為一個失敗者。
然而,在一次海邊散步的時候,德摩斯梯尼忽然看到一群小海龜破土而出,朝著大海分離奔爬。很快,大群的飛鳥聞風而來,殘忍地啄食著小海龜。海浪一波一波打向沙灘,把很多奮力爬到水邊的小海龜打回來,一次又一次。海水中,也早有食肉魚類嚴陣以待,經(jīng)過千辛萬苦進入海水的小海龜,又有不少被吃掉。
將這一幕看在眼里的德摩斯梯尼猛然醒悟,他忽然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小海龜,不同的是正龜縮在沙洞里等死,而不是勇敢地跳出來與命運決一死戰(zhàn)。想到此,他立即站起身迎風大喊,并且每天來到海邊堅持練習。后來,他終于治好了呼吸短促和聲音微弱的毛病,說來也怪,就在不知不覺中,他的口吃也好了,這讓德摩斯梯尼得到了極大鼓舞。
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演講能力,他每天對著鏡子練習姿勢,通宵達旦地閱讀和背誦希臘史詩。為了鍛煉自己的體力,他還堅持每天跑步上山,并且口含石子邊跑邊喊。一切準備妥當,德摩斯梯尼又把自己關進地下室,年復一年地研究辯論技巧。這樣直到28歲,他從地下室里走出來的時候,身上已經(jīng)找不到一絲自卑的痕跡了。
應該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優(yōu)點和缺點的結合體,在看到自身優(yōu)點的時候,我們也要看到自身缺點。同理,在我們看到自身缺點的時候,也要看到自身優(yōu)點。當然,在我們看到自身優(yōu)點的時候,要學會給自己一點掌聲,告訴自己你很棒,即使不能成為最好的,也要站在成功者的隊列里。即使受到傷害,也不要總是奢求別人的理解和安慰,如果沒人這么做,就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自己,同時也會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要時刻謹記,能夠永遠陪著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別人都很忙,沒有時間和義務隨時照顧你。
客觀來講,自卑心理的產(chǎn)生,通常是因為我們不能正確面對自身的缺點。比如任其發(fā)展,最終鑄成大錯,或者遮遮掩掩,欲蓋彌彰,這些都會讓事情一步步走向惡化。相反,如果我們能揚長避短,并且取長補短,則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精彩。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這樣做能夠讓我們處于不斷的進步之中,從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自卑感自然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因此,正確地面對缺點會讓自己越來越自信,錯誤地面對缺點才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
總而言之,我們終歸是人而不是神,沒有誰能夠永遠不犯錯誤,也沒有誰渾身上下都是優(yōu)點。值得一提的是,自尊心越強的人,越容易陷入自卑,只是因為他們的心理非常脆弱。比如過于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以至于別人稍微小聲說點什么,都會覺得他們是在私底下議論自己。對此,我們要有自己的認識和觀念,對于別人的評論也要有客觀分析的能力,確保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于那些完全屬于“嚼舌頭”的風涼話,則可以直接無視,犯不上因為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浪費時間和精力。
4.不要等負面情緒爆發(fā),先清理情緒毒素
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威·赫茲里特
負面情緒就像體內(nèi)毒素,不管我們怎樣注意,還是會堆積存在。但是只要我們及時排除毒素,就能夠保持一身輕松。然而,排毒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卻需要我們認真探討。簡單來說,如果排毒的方法不可取,很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而排毒的效果不明顯,又會讓我們失去情緒調(diào)節(jié)的信心。這就需要我們認真了解相關技巧,然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掌握切實有效的排毒方法。
有句話說“生活就像一團亂麻”,仔細想來是很有道理的。我們每天要接觸的人,以及要解決的事情,總是紛亂不已。稍有處理不當,就會加重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又會加大我們接觸其他人和處理其他事不當?shù)膸茁剩瑥亩鴮е仑撁媲榫w更濃,生活可不就成了“一團亂麻”。
我國科學家曾經(jīng)對一個長壽村進行調(diào)查研究,得出很多的分析數(shù)據(jù),但是都經(jīng)不住推敲。直到有一天,一位心理學家加入調(diào)查組,大家才注意到住在長壽村的人很注意排壓。一個最典型的辦法就是,如果有什么不滿需要傾訴,可以寫在紙上貼到公告欄。這個時候大家會圍觀議論,并且請出族長主持公道,而所謂的主持公道,就是讓產(chǎn)生矛盾的雙方當著眾人進行傾訴,直到他們怨氣全消,主動和對方握手言和。
一個脾氣火爆的老婦人到新西蘭旅行,同時給自己定下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新西蘭人的好脾氣。因為她的壞脾氣已經(jīng)讓家人難以忍受,不僅兒子和兒媳早早地搬了出去,連老伴都和她分居兩室了。
來到新西蘭,老婦人發(fā)現(xiàn)這里也沒什么不同,只是生活節(jié)奏慢了點。對于向來雷厲風行的她而言,這一點恐怕是學不來的,盡管她已經(jīng)感受到了一絲不同的文化氣息。當然,既然已經(jīng)來了,老婦人還是決定深入了解一些這里的風土人情。
接下來,老婦人發(fā)現(xiàn)新西蘭人就像樹懶,幾乎連動彈一下都顯得極不情愿。這不禁讓老婦人生出疑問,難道新西蘭人的好脾氣是因為他們懶得發(fā)脾氣?從機場去酒店的路上,出租車忽然停在路上,老婦人以為車子壞了,結果一只樹懶慢悠悠地從車子前面走過。司機不但一點都不著急,等樹懶走過去之后,還伸了個懶腰才繼續(xù)趕路。
在一家商場外口,老婦人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看到一個年輕人正在埋頭修嬰兒車,里面的嬰兒已經(jīng)哭得雷聲震天。但這個年輕人卻絲毫不著急,他一邊修還一邊說:“不要著急,千萬不要著急,馬上就可以修好了,你可以做到的,一切都沒問題。”
老婦人感嘆這個年輕人好脾氣,忍不住過去幫忙,可是當他開始哄那個孩子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年輕人的話是對自己說的,并不是對嬰兒車里的孩子。換句話說,他的內(nèi)心當中也很著急,但是他在用近乎自我催眠的方法,把壓力排解掉了。
懂得隨時排解壓力,這就是新西蘭人的社會文化,同時也是老婦人尋找的答案。年輕人為什么要獨自看護孩子呢?很可能剛剛和妻子吵完架。為什么嬰兒車壞了呢?原因雖然多,但至少表明他很倒霉。總而言之,年輕人有足夠的理由發(fā)脾氣,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及時把怨氣排解出去。這就好比水壺的蓋子,每次即將被頂出來的時候,都會有一端跑出蒸汽,讓蓋子重新落回去。如果沒有這部分先跑出來的蒸汽,那么蓋子無疑會被頂出來,倘若我們選擇用手強按,只能讓蓋子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直到“嘭”的一聲飛出去。
梁朝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有一個貌似神經(jīng)質(zhì)的做法,就是對著空蕩蕩的墻洞自言自語,而且好像還樂此不疲。其實是因為他心里積攢了太多秘密,如果不說出來會讓自己受不了強大的壓力,但是又不能說給人聽,所以才有此選擇。負面情緒對于我們來說同樣如此,為了避免集中爆發(fā),最好的辦法就是適時適當?shù)嘏沤馇榫w,如果我們找不到別人傾訴,或者不方便對人傾訴,仿照電影里的人物嘗試一下,也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很多人都在成功排解著自己的壓力。比如去健身房跑步,跑得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不僅發(fā)泄了情緒,而且鍛煉了身體。這里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是,雖然釋放壓力是很好的做法,但并不是什么方法都可以嘗試。比如酗酒、網(wǎng)游等瘋狂行為,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但是對于我們的境遇改變并無幫助,甚至還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如此一來,只能給自己施加更大的心理壓力,所謂飲鴆止渴是也,這不是在排除自己體內(nèi)的毒素,而是在以瘋狂的速度積累毒素。
5.南瓜能承受巨大壓力,做人學學南瓜
通常擁有絕技的人,都有奇怪的脾氣。
——古龍
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就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包括自身的壓力,比如疾病和傷痛等,以及來自外界的壓力,如生存和發(fā)展等。也許在你的眼中,很多人都生活得非常輕松,但你看到的卻僅僅是一個方面,他所面臨的壓力很可能比你更大。因此,一個人是否擁有良好的脾氣,主要的決定因素并非外界事物,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你能夠把自己的整個人生料理好,壓力也會變得如同空氣一般,雖然無處不在,卻幾乎感受不到。
通常來講,攻擊、憂郁和焦慮是心理壓力過大的表現(xiàn),其中攻擊是指神經(jīng)過于敏感,稍微遇到刺激就會做出瘋狂舉動,這種看似強大的做法完全是為了掩蓋內(nèi)心的脆弱;憂郁是一種綜合性負面情緒,包括自卑感、危機感和孤獨感等多種因素,通常可以理解為攻擊行為和心態(tài)的惡化;焦慮顯然比憂郁更加嚴重,因為這種負面情緒已經(jīng)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應,如失眠、盜汗、胸悶等。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緩解,而是任其發(fā)展下去,那么下一步很可能會惡化成抑郁癥。
面對越來越復雜和激烈的社會競爭,我們的壓力只能是越來越大,如果想要占據(jù)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須加入到強者的隊伍當中。然而,究竟什么樣的人才是強者呢?如果你認為身體強壯的人就是強者,顯然已經(jīng)太落伍了。不可否認,擁有健康強健的身體是成功者的重要條件,但是相比之下,堅毅的性格顯然更加重要。芝加哥大學的柯巴沙博士曾經(jīng)指出:一個強健的身軀,只能抵御疾病的侵襲;只有堅毅的性格,才能抵御一切負面情緒。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經(jīng)做過一個著名的壓力測驗,很多人從中獲得啟示,也為人們提供了充分的抗壓依據(jù)。
研究者選定的測試對象是看似軟弱的南瓜,具體方法是用鐵絲做成結實的罩子,把南瓜整個包裹起來。專家們還請來植物學家助陣,他們在實驗之前得出的結論是,南瓜能夠承受大約500磅的壓力。在壓力值達到這個高度后,南瓜要么停止生長,要么在壓力下自爆。
讓研究者感到意外的是,南瓜迅速長成的同時,壓力值輕松突破了500磅。這個時候,它既沒有停止生長,也沒有自爆的傾向,看上去更像是要把鐵罩撐開。很快,壓力值達到了驚人的1500磅,研究者開始日夜看守,一刻不停地對它進行觀察。在壓力值達到2000磅的時候,鐵罩的承受力已經(jīng)到達極限,眼看就要被日漸長大的南瓜撐破。
為了得到預期的實驗結果,研究者做了一個更加堅固的鐵罩,但南瓜仍然試圖將它撐破。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研究者一共進行了兩次加固,才最終迫使南瓜自爆。而這個時候,壓力表上的指針已經(jīng)達到了5000磅,也就是說,南瓜抵御壓力的能量,比研究者預計的數(shù)值高出了整整十倍。后來,這一實驗被引入心理學界,為很多研究者提供了論據(jù),同時也讓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得到了新生。
一顆小小的南瓜,尚且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何況是我們?nèi)祟悺:芏嗳酥栽谏詈凸ぷ髦胁豢爸貕海且驗檫^低地估計了自己的抗壓能力,因而還沒有開始嘗試就主動放棄了。對此,我們不如把壓力輕松放上自己的肩頭,看看自己的壓力承受值到底有多大。應該說,沒人知道自己的抗壓能力到底有多大,而且我們越是躲避壓力,就越是會受到它的困擾,最終也躲不過它的糾纏。如果我們輕裝上陣,就會發(fā)現(xiàn)壓力并不可怕,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被自己降服。所謂“面對困難,問題解決一半;逃避困難;難度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