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5章 遠離壞脾氣,打造完美自己(5)
- 第24章 遠離壞脾氣,打造完美自己(4)
- 第23章 遠離壞脾氣,打造完美自己(3)
- 第22章 遠離壞脾氣,打造完美自己(2)
- 第21章 遠離壞脾氣,打造完美自己(1)
- 第20章 認真做事,挑戰自己的臭脾氣(4)
第1章 前言
有句名言:“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壞脾氣的人,無論是否有本事,都不會成為上等人,成為人上人,更難以擁有快樂和幸福,因為情緒在左右你的人生。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不幸的人有各自的不幸,而快樂的人卻有著相同的快樂。”也許幸福是存在統一公式的,問題只是我們有沒有找到。如果你總是因為這個世界中的人和事發脾氣,表面上是你無法和整個世界和諧相處,實際上卻是你無法和自己和諧相處。因為對于任何一個足夠聰明的人來說,所有煩惱都是修身養性的絕佳途徑,都是上天使你能夠接受幸福的捶打,最終也會帶來快樂的覺醒。
無論生活把什么呈現在我們面前,最終都將成為過去,如果我們不能在一次次的沖擊中沉淀自己,就會讓自己越來越浮躁。因此,無論面臨何種境況,我們都要守住自己的一顆平常心,不因誘惑而迷失,不因困難而退縮,不因得意而忘形,也不因失意而沮喪。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練就“泰山欲崩于前,我自巋然不動”的氣魄,從而確保將壞脾氣扼殺在萌芽狀態。
明朝著名哲學家王守仁曾經提出一個著名論述,叫做“此心不動,相機而行”。就是把我和非我清晰地剝離開來,然后以我心度萬物,再以萬物修我心,直到最終將我心和萬物融為一體。換句話說,當我們能夠時刻窺視自己的內心,同時度量時間萬物,就能夠修煉出一顆靜如止水的心,同時修煉出一副好脾氣。
人的一生,會歷經各種人生起伏,完全是客觀環境的變化所引起的,因而當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內心歸于平靜,其實也是在讓世界萬物回歸本初的面貌。到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所追求和執著的,以及那些厭惡和排斥的,都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唯有自己內心的寧靜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所生長的客觀環境不大相同,一些負面因素可能導致你的脾氣非常火爆,動不動就會大發雷霆。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首先從客觀環境尋找原因,這就如同你必須把加熱的炭火去掉,才能讓燒開的湯水逐漸冷卻下來。比如你每天接觸的人脾氣都很壞,或者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非常大等,將這些負面因素消除,將有助于壞脾氣的消除。
做事的時候不需要壞脾氣。事實上,無論我們想要成功完成什么事,一個和平的心態都是首要前提,而一個心態和平的人是沒有任何理由隨便發脾氣的。相反,如果你對壞脾氣聽之任之,雖然可以得到一時的情緒宣泄,卻會讓你失去理智,甚至失去最基本的判斷能力。這個時候,你失去的將不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還包括別人對你的理解和信任,因為沒有任何人會接受一個隨時隨地可能失去理智的人。
本書將從理論角度出發,結合實踐進行論證,全面深入地解讀壞脾氣,解釋它可能對我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提供具體的克制方法。為了幫助讀者朋友更好地理解,書中還加入了大量案例,從而增加了本書的趣味性和通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