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的奧秘:曾仕強告訴你不生氣的活法(2022版)
- 曾仕強
- 719字
- 2025-02-11 16:54:17
毒性教條即情緒負債
情緒負債從小就不斷地被加在人身上,最后累計成為一種很不正常的情緒反應。每個人一定要逐一地加以檢討、改正,把這些負債清除掉,直到有一天,你會覺得偷懶不是罪惡、悠閑不必競爭,那才是真正得到情緒上的自由了。
當一個人沒有錢的時候,錢就會顯得很重要;但是當這個人稍微有些錢、衣食無憂的時候,就不用那么拼命地去賺錢了。如果一個人賺盡了全天下的錢,但是把自己寶貴的生命搭進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錢重要得多,但是現在許多人為了錢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體、跟自己的生命過不去。
如果一個人賺盡了全天下的錢,但是把自己寶貴的生命搭進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錢重要得多,但是現在許多人為了錢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體、跟自己的生命過不去。
中國人很喜歡要求別人,其實是沒必要的。儒家是反求諸己,從自己做起,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了就行,不要去管別人如何,因為只有自己穩定,別人才會跟著穩定。尤其是當領導的,如果他一來就弄得大家很緊張,是沒有人愿意跟著他干的,因為誰跟著他干誰倒霉。很多員工都說領導不在的時候,自己根本不緊張,會自己安排工作,但是領導一來就不得了,他會弄得大家沒法工作。因為領導的情緒不穩定,所以使得整個組織里面的人都不穩定。
還有,如果爸爸不在家,小孩就會覺得很輕松;爸爸一回家,他就開始緊張,因為爸爸動不動就罵他,動不動就摔杯子什么的。就因為爸爸的情緒不安,所以使得全家人的情緒都不安。儒家說反求諸己,就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之后,人們先要看看自己有哪里不對,然后先改變自己,這樣別人才會跟著改進。為什么叫作“風氣”?因為情緒和風一樣,風一吹過來,所有的草都跟著動起來。一個人一改變自己的情緒,別人也會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