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自救:掌控日常情緒的教練思維模式
- (加)盧子慧
- 851字
- 2024-05-30 15:58:28
推薦序2
2015年,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北美校友會成立(簡稱北師大心理北美校友會)。許許多多曾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心理學院、心理學部學習、成長的學子歡聚一堂,表達著他們對母校的思念和感恩。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在北美的校友隊伍發展迅速,本書的作者就是其中一員,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四年學習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學基礎。扎扎實實的專業訓練、追求卓越的專業態度、誠信質樸的專業品質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賦予每一個學子的寶貴財富。作為曾經的老師,我祝賀子慧帶著這筆財富繼續深造,學有所成,將多年助人工作心得集結為本書。
當下,我國的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是十分來之不易的成果。當然,我們的奮斗目標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富足,也必然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必然追求,是每個人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的提升。我們也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幾乎每天,我都會收到求助信息,這些求助信息來自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群,來訪者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也許,還有許多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未得到及時的應對和干預,還有許多求助的聲音未能被聽到。長此以往,這有可能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嚴重問題。在實現共同富裕的路途上,心理學從業者還有很多工作可以開展。
本書向讀者介紹了一種簡單高效、易于練習的情緒教練技術。書中通過對個案的分享與說明,帶領讀者學習覺察情緒、接納情緒,最終做出積極改變。不僅包含了常見情緒問題的識別方法,還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小練習,供讀者學習與體會。本書對于如何在不同的人際關系情境中運用情緒教練技術也提供了許多建議,值得廣大讀者學習和嘗試。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提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對情緒一無所知,任由情緒的大象馱著自己在漆黑的夜里橫沖直撞,傷己傷人。相信本書能為受情緒困擾的讀者提供幫助和指導!
張西超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心理學會員工心理促進工作委員會主任
國際EAP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批注冊督導師
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首批注冊督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