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喚醒與主觀解釋:情緒是如何被影響的
- (美)亞倫·卡明
- 1134字
- 2023-02-01 14:45:58
第一部分 負面情緒的作用機制
感到憤怒乃人之常情,有些人選擇立刻宣泄憤怒,但事后又后悔內疚;有些人選擇壓抑憤怒的感受,因為在他們看來,憤怒是糟糕的表現;有些人完全無法表達憤怒的情緒,并因此而更加惱羞成怒;還有些人選擇肆無忌憚地發泄憤怒情緒。了解誘發憤怒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應對憤怒情緒,將幫助我們管理憤怒,化憤怒為玉帛。
憤怒是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真實存在或想象中的威脅,都可能觸發憤怒情緒。憤怒是一種令人痛苦的情緒,因此我們希望能夠緩解憤怒。當他人或某種事件以某種方式阻礙了自己時,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憤怒。大多數人處理憤怒情緒的方法,要么是立即迫使障礙讓步,借此獲得滿足感;要么是在阻礙物拒絕讓步的情況下,通過詛咒或羞辱對方,達到宣泄怒氣的目的。而有效的憤怒管理,則要求我們不要說出事后令人后悔的話或做出類似的舉動。它要求我們保持冷靜,理性地對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并采取最明智的舉動。為了打破憤怒情緒管理的傳統怪圈,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和理解觸發憤怒情緒的事件、環境和他人的行為。這就要求我們理解憤怒可能帶來哪些負面的后果。
盡管每個人天生具備了感受和表達憤怒的能力,但由于成長和學習經歷的不同,每個人應對挫折和憤怒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每個人都可以從他人身上學習,而我們應該學到的一個經驗教訓就是:通過行動而不是口頭的語言來傳達情緒。這就意味著,表達憤怒不一定要大喊大叫或訴諸暴力,表達恐懼不一定要躲藏或逃避。至于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激怒,沒有“一刀切”的緣由,但部分原因可能是,這些人生命早期的經歷或天生的性格決定了他們沖動易怒的品質。當然,下面這些也可能是誘發憤怒情緒的因素:
● 習慣:憤怒情緒可能成為特定情況下的條件反應,如果其他人也已經習慣了我們的憤怒,他們可能會無意間強化這種習慣。
● 恐懼:在特定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懼,認為自己如果不采取攻擊性的應對就有可能被打敗時,就會訴諸憤怒的情緒。
● 羞愧:憤怒可能源于我們必須為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自我價值感而斗爭的心態。
● 損失:至親的離世或嚴重挫折導致的悲傷,往往會伴隨著憤怒情緒。
● 缺乏自信:如果我們不能為自己說話,并自信地與他人溝通,那么可能最后就在沉默中爆發。
● 挫折容忍度低:這將導致我們選擇以激烈的憤怒,應對大多數人會選擇忍氣吞聲的情況。
● 對過往創傷的應激反應:如果我們在過去曾遭受過嚴重的傷害,那么就有可能對當前看起來存在威脅的事物做出過度的反應,變得暴跳如雷,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過反思這些可能誘發怒氣的因素,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意識到憤怒情緒的誘因。接下來的內容,將探討我們的身體如何對憤怒情緒做出反應,以及在感到憤怒時,會表現出哪些生理征兆。本部分還將討論我們在感到憤怒時大腦中的想法,以及壓抑憤怒的諸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