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績效管理常見問題清單作者名: 朱慧俐編著本章字數: 828字更新時間: 2022-07-14 17:36:19
1.4 如何采取個性化的績效管理方式
工作場景描述
當管理者想使不同的員工都有自身適用的績效管理方式時,可查看。
解讀與分析
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方式通常是由對員工的認識決定的。一套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應當能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績效管理方式。
1.傳統經濟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績效管理方式的區別
(1)在傳統經濟體制下,企業對所有員工的工作表現均采用同樣的評價方法,都是依據按勞分配原則對員工的工作成果進行衡量,確定員工的收入。
(2)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隨著知識密集型勞動者的增加以及勞動者所從事的工作中知識含量的提高,工作的形式越來越趨于多樣化,知識等非物化勞動形式對企業效益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面對這種變化,企業應當以新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員工,以新的管理方式對企業中的人才進行管理。因此,企業所建立的績效管理系統必須能夠適應這種兼具多樣化和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能針對從事不同工作的員工實施不同的績效管理方式。
2.按各級員工在企業中所承擔責任的范圍確定績效管理方式
(1)劃分各級員工的責任范圍。

(2)以劃分好的員工的責任范圍為依據,建立績效管理體系。

3.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采用不同的績效管理方式
首先,應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將企業內現有的職位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然后,分析總結各類工作的特點,將工作特點類似、可以采用同種績效考核方法的職能類別合并,建立起一套適應各職能類別特點的績效管理體系。
(1)劃分職位類別。

(2)以劃分好的職位類別為依據,建立績效管理系統。

正是由于在企業中,員工所處的職位不同,所負擔的使命和責任不同,因此,管理者在構建績效管理體系時,應針對不同的員工職位、員工所承擔的不同的使命和責任,采用各自適合的考核方法及衡量標準,力求考核結果的準確。
關鍵點提示
管理者在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績效管理方式時應掌握下列各點:
1.傳統經濟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績效管理方式的區別;2.按各級員工在企業中所承擔責任的范圍確定績效管理方式;3.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采用不同的績效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