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幸福背后的心理學真相

無論做人做事還是思考問題,我們都需要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但是,對于抑郁、焦慮、強迫等心理問題而言,有時過多的大道理,反而會令自己陷入更深的糾纏之中。這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正確對待抑郁、焦慮、強迫等情緒。

“覺知”是擺脫煩惱、痛苦的途徑,是讓我們的心回到當下的關鍵。只有活在當下,才能斷除妄想和不切實際。沒有妄想,自然就不會再有這些心理困擾。如此我們便可以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這也正是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所要表達的思想。

森田療法強調“不抗拒癥狀就能消除癥狀”。對待一切的緊張、焦慮、強迫、恐懼或是其他種種負面情緒的產生,我們的做法不是排斥和對抗,更不是控制、打壓和批判,這一切都是糾纏,是依舊沒有擺脫困擾的狀態,只會不斷增加內心的沖突。

正確的做法是“覺知”,只要保持“覺知”便是,不做任何心理的反應。如此一來,我們就會從妄想的循環中解脫出來,回到當下,一切的內心痛苦最后就會自動消失。

森田療法治療專家青木熏久先生,曾引用伊索寓言的一個故事,就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理論。

大力神海格力斯制服過許多兇狠的野獸和狡猾的怪物。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忽然被一塊蘋果大小的石頭絆倒。他非常生氣,拔劍便砍。哪想到這塊不起眼的石頭竟然越砍越大,直到堵死了大力神前進的道路。

聰明的女神雅典娜告訴大力神:“你越砍,它就越大,再砍下去 ,它不僅繼續長大,還會拿出別的辦法對付你。你如果不去理它,它反倒很安分,很快縮小到原來形狀,還躺在那里,一動也不動。”海格力斯聽從了雅典娜的勸告,停止了愚蠢的行為,收起了寶劍,那塊石頭果然立即變小,不一會,縮小到原來的蘋果大小。

抑郁、焦慮、強迫等情緒問題就像那塊怪石,你越是用力對抗,就越是會適得其反,緊張、焦慮、不安的癥狀就會越重,就會將你捆綁得越緊。但如果你接納它,即不管它、不糾纏它,讓其自由來去,癥狀就會失去力量,進而自動消失,這就是無常法則,宇宙萬物的一切沒有固定不變,一切都是生起、滅去的變化現象。

是的,一切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及癥狀都會消失,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如實觀察”“覺知”。無論是佛陀、老子或者古代的圣賢都在給我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這一共同的真理,你可以把這種做法理解為“順其自然”,也可以理解為“平常心”,或者通俗理解為“接受”,都是同樣的思想。

什么是“覺知”?簡單來講,覺知就是“知道、清楚”的意思。覺知不是過去的,過去的是回憶,覺知也不是未來的,未來的是想象,覺知是當下的,知道當下在發生什么,才是覺知。

“活在當下”是禪修的本質。人的痛苦,從佛家思想來說,都是貪嗔的“執著心”造成的,令我們不斷地陷入妄想之流的痛苦輪回中無法自拔。如何斷除這種痛苦呢?就是活在當下。

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但很多人會質疑或是不屑一顧地說:活在當下,我有哪天不是活在當下呢?

是的,只要你活著,你就在當下,但你只是身體在當下,而你的心更多時間都在過去和未來的妄想中,卻很少活在當下,你的身心是分離的。

我們的心已經習慣了活在過去和未來,妄想已然成為心的習慣性反應,“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工作的時候想著其他”。活在當下這么簡單的事情,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卻變得何其艱難。然而人必須活在當下,唯有如此,才能從無盡的煩惱中解脫出來。“活在當下”這是真理所在,是順其自然法則所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卓资县| 武城县| 安溪县| 育儿| 贞丰县| 江津市| 扶余县| 遂溪县| 延吉市| 仁布县| 绥化市| 洞口县| 龙陵县| 新乡市| 郓城县| 岳西县| 贵定县| 秦皇岛市| 故城县| 张家口市| 松原市| 汾阳市| 营口市| 栾城县| 晋宁县| 巴东县| 龙岩市| 呼玛县| 女性| 雷山县| 张北县| 通道| 榆林市| 潼南县| 逊克县| 三穗县| 许昌市| 淄博市| 顺昌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