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緩解焦慮,釋放壓力(1)
- 心理控制術(大全集)
- 陳立之 孫良珠
- 5510字
- 2014-01-20 11:27:41
——操縱情緒的心理控制術
心理按摩放松術
現代社會的人們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這種焦慮讓人們非常痛苦,如果這種焦慮不能夠得到及時的舒緩,可能會轉化成為某種心理疾病,甚至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其實,這就是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心理,讓憂慮占據了自己的心理主導地位。
生活中,人們常被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所困擾,而心理按摩,是驅走不快、除卻困擾的良好方法。通過心理按摩,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增進身心健康。
國內外心理學家認為:心理按摩的方法很多。簡單易行的有以下幾種。
1.幽默:幽默能驅走煩惱,使痛苦變成歡樂,使尷尬變為融洽。家庭中有了幽默,便有了歡樂和幸福;夫妻間有了幽默,便能相知相契。幽默是生活的味精,心理健康不可缺少幽默。
2.逗笑:一笑解千愁。笑是心理健康的潤滑劑,是生活的一種藝術,它有利于消除心理疲勞,有利于活躍生活氣氛。生活中有了笑聲,就有了美的呼吸。在親友們心情不快之時,你不妨逗他一笑;自身產生苦惱時,你不妨想件親歷的趣事引發一笑。
3.聽歌:古今中外都有音樂能療疾之說。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人可從音樂中獲得力量。聽歌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它還能調節人的情緒。每當心情沮喪之時,不妨聽一曲你所喜愛的歌,讓它把你帶入另一番天地。
4.賞花:花草是美的象征,以眼賞花是用心靈的窗戶進行心理按摩的好方法。置身花木之中,以花為伴,與花交友,頓使人心舒氣爽,忘卻心中不快,仿佛你的心中也會開出五彩鮮花來。為了賞花之便,你不妨在陽臺或室內育幾株花,視為伙伴。
5.自娛:盡管現代娛樂生活五花八門。但它們無法代替自娛。家庭中,時不時開展一些娛樂活動,便能活躍家庭氣氛,豐富家庭生活,密切老幼關系,增加友愛,這樣,親人之間就多了互敬互愛,少了口角糾紛。
6.心理按摩:簡易可行,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要真能做到,它的功效遠遠超過體育運動和健康食品的攝人。美國加州“心術研究所”執行主任德博拉·羅斯愛博士說:“一個人每天可以慢跑8公里和攝取各種健康食品,但同親屬或同事發生—次爭吵就能毀掉他幾天生活的質量。”
心理健康重于生理健康。為了心理健康,我們應學會心理按摩,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其實,我們更應該重視在生活細節中,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讓自己能夠很好的放松下來。
長時間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并非易事。相反,許多人都有過在一段時間內情緒低落、容易疲勞、不愿運動、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經歷,有的甚至長期或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美國一些著名的醫學和健康專家對這種現代人的通病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簡便可行的辦法:
1.定時“充電”。即在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每隔2~3小時即少量進餐,目的是使血糖維持在能保證滿足身體能量需求的水平。從生理上講,血糖代謝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健康成年人每天需1500卡路里的能量,工作量大者則需要2000卡路里的熱量。因此不斷補充血糖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過度節食者難免筋疲力盡,所選擇食物應該富含碳水化合物,同時有適量的纖維素(避免血糖波動)和少量的脂肪(減緩饑餓感)。國外盛行迷你食品即適應了這種需要,一杯脫脂奶和麥片,幾片面包或幾塊甜點心足矣。避免使用肉類,脂肪太多也會使人昏昏欲睡。
2.香味提神。實驗表明吸入含有薄荷和百花香味的氣體能使計算機操作人員明顯減少操作失誤。具體選擇哪種香味并無特殊限制。只要是你喜歡、能帶來愉悅感覺的氣味都有助于提高大腦的覺醒程度。
3.沐浴陽光。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人也不例外。陽光照射可以改變大腦中某些信號物質的含量,其中令人入睡的信號物質將減少,而令人清醒的信號物質將增加,使接收日光浴者有心曠神怡之感。在上午光照半小時效果明顯。
4.深呼吸。深呼吸不僅可以攝取更多的氧氣,同時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助于放松。深呼吸時可以躺下或端坐,一只手放于體側,另一只手放于腹部,用鼻子吸氣,同時排除雜念,想象胸部充分擴展、肺內正充滿氧氣,然后感覺二氧化碳從體內排出,同時頸肩放松。每次不少于3~5分鐘。
5.健身鍛煉。定期鍛煉的最大受益者是你的心臟。所以有“完美的體型意味著完美的心臟”之說。另外積極的鍛煉能夠提高機體產能的效率。當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需要你付出更大能量時,健康的身體能夠游刃有余地釋放潛能。
6.不要依賴咖啡和酒精。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或許能帶來一時的興奮,但不能使你清醒地思考問題、作出適當的反應,而且短暫的興奮之后是持續的混沌狀態,反而得不償失。
7.郊游。在假期和周末遠離喧囂的都市。現在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對人體危害不淺,每隔一段時間到林木茂盛的風景區踏青,可以令人體吐故納新、調和呼吸、陰陽協調。在綠色植物密集的公園、森林,空氣里的負離子濃度較高。負離子有大氣中的“長壽素”的美稱。在負離子充沛的地方,人們感到心曠神怡、精神振奮。空氣中的負離子不僅能調節神經系統,而且可以促進胃腸消化、加深肺部的呼吸。
8.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雖不具有立竿見影的提神醒腦功效,卻是機體正常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其中B族維生素、鎂、鐵尤其重要。醫學調查發現相當部分的婦女缺乏某些種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每日服用復合維生素藥物,但注意不能超過人體實際需要量。
9.了解自己的生理周期。每個人的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中不斷變化,有高峰,也有低谷。大多數人在午后達到精力的高峰,但也不乏個人差異。可連續記錄自己一天的心理狀態、覺醒程度、反應速度和所進行的活動,找出自己的精力變化曲線,然后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動。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需要我們全力以赴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問題。
操縱情緒轉換術
有句話說得好:先處理好心情,后處理好事情。即是說: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再做事情。良好的情緒能讓一個人克服他所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不良的情緒能破壞掉唾手可得的成功。
一名初探歌壇的歌手,他滿懷信心地把自制的錄音帶寄給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電話機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為滿懷期望,所以情緒極好,逢人就大談抱負。第十七天,他因為情況不明,所以情緒起伏,胡亂罵人。第三十七天,他因為前程未卜,所情緒低落,悶不吭聲。第五十七天,他因為期望落空,所以情緒壞透,拿起電話就罵人,沒想到電話正是那位名制作打來的。他為此而毀了期望,自斷了前程。
我們在為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時,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不良情緒帶給人的危害。也就是說,他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在關鍵時刻,他失去理智了。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史密斯教授,曾經針對受測者情緒的變化及其個人生理心理狀態做了一個實驗。
他在實驗報告中指出:一般人情緒大多在處于焦慮、憤怒、恐懼情況下,會有一種來自腦下腺的激素腎上腺皮質刺激素,分泌出來刺激腎上腺,因而影響受測者的生理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受測者極易產生心跳加速、口干、胃部脹痛等生理現象。這種情形如果持續進行,就容易引起心臟病、高血壓或胃潰瘍等后遺癥。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困苦等不愉快的事,而一味地生氣、焦慮、怨恨,不但不會使事情好轉,反而嚴重地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每個人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心理永遠是正常的,處于可控狀態的,人的情緒不會永遠都是好的,任何人遇到災難,心理難免失控,情緒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時,你一定要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面對無法改變的不幸或無能為力的事,就抬起頭來,對天大喊:“這沒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敗我。”或者聳聳肩,默默地告訴自己:忘掉它吧,這一切都會過去!
被稱為世界劇壇女王的拉莎·貝納爾,突遇風暴,不幸在甲板上滾落,足部受了重傷。當她被推進手術室,面臨鋸腿的厄運時,突然念起自己所演過的一段臺詞。記者們以為她是為了解緩和一下自己的緊張情緒,可她說:“不是的,是為了給醫生和護士們打氣。你瞧,他們不是太正兒八經了嗎?”
拉莎·貝納爾在面對無法抗拒的災難時,沒有恨天怨地,沒有抱怨命運不公,相反,她勇敢地跳出悲傷、焦慮的圈子,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一句“他們不是太正兒八經了嗎?”說這話時,她心中的情緒轉換器一定調整到了最佳狀態!原來,拉莎手術圓滿成功后,她雖然不能再演戲了,但她還能講演,她的充滿生命熱情的講演,使她的戲迷再次為她鼓掌。
心理是可以控制的,情緒是可以調適的,只要你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隨時提醒自己,鼓勵自己,你就能讓自己常常有好情緒。那么,當壞情緒突然來臨時,如何調適,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呢?下面的方法可能供你參考:
散散步,把不滿的情緒發泄在散步上,盡量使心境平和,在平和的心境下,情緒就會慢慢緩和而輕松。
最好的辦法是用繁忙的工作去補充,去轉換,也可以通過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去補充,去轉換。如果這時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識突發出來,那些就是最佳的補充和最佳的轉換。
壞情緒會來,也會去。沒什么大不了。沒什么好恐慌。輕松地面對它,接納它。它會感謝你的盛情,不再打擾你。
寧靜化解情緒術
昨天和今天一樣,今天也許和明天一樣,整日重復又重復的日子也許讓你情緒失控、心理失衡,對家庭、工作都厭煩不已,怎么辦?很簡單,用寧靜對待它。
作為家庭主人的你,每天都在盡最大努力去避免著家庭所面臨的各種污染,如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光源污染等。這時不知你是否忽視了另一種新的污染,你的壞情緒,就是一種情緒污染。
情緒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種心理體驗。無論喜、怒、思、悲、驚,都有其原因和對象。幽靜的環境、清新的空氣、高尚的品德、物質的豐富、文化的繁榮,都能引起人們愉快、輕松的良好情緒,而環境臟亂、虛偽庸俗、文化枯萎等,則可能導致人們厭煩、壓抑、憂傷、憤怒的消極情緒。情緒具有兩重性:一是兩極性,如快樂和悲哀,熱愛和憎恨,輕松和緊張,激動和平靜等;二是暗示感染性的大小,往往由人們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不同。
現代心理學告訴人們,人的情緒有兩個關鍵時間,一是早晨就餐前,二是晚上就寢前。在這兩個關鍵時間里,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盡量保持良好的心境,穩定自身情緒,盡量不要破壞家庭的祥和氣氛,避免引起情緒污染。假如在一天的開始,家庭某一個成員情緒很好,或者情緒很壞,其他成員就會受到感染,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于是就形成了愉快、輕松或者沉悶、壓抑的家庭氛圍。
任何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每當這時,一是要有點忍耐和克制精神,二是要學會情緒轉移。把不良情緒帶回家,將心中怨氣發泄在家人身上,為一些小事耿耿于懷……諸如此類,都會影響他人情緒,造成家庭情緒污染。
其實,我們的心靈也同樣需要一片寧靜的天空,那么,就讓我們的情緒在寧靜的天空下,得到平復與安寧。
西方有位哲人在總結自己一生時說過這樣的話:“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沒有過過四個星期真正的安寧。這一生只是一塊必須時常推上去又不斷滾下來的崖石。”所以,追求寧靜,對許多人來說成了一個夢想。由此看來,寧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
可是,現實生活中,也不乏許多人害怕寧靜,時時借熱鬧來躲避寧靜,麻痹自己。紅塵滾滾中,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固守一方,獨享一份寧靜了,更多的人腳步匆匆,奔向人聲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熱鬧之后卻更加寂寞。我輩之人,如能在熱鬧中獨飲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為人生的另類選擇與生存。但是,寧靜并不是每個人都會享受的!
對未來進行抗爭的人,才有面對寧靜的勇氣;在昔日擁有輝煌的人,才有不甘寧靜的感受;為了收獲而不惜辛勤耕耘流血流汗的人,才有資格和能力享受寧靜。
寧靜是一種難得的感覺,只有在擁有寧靜時,你才能靜下心來悉心梳理自己煩亂的思緒,只有在擁有寧靜時,你才能讓自己成熟。不在寧靜中升華,就在寧靜中死去。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倘使這樣去超越生活,不僅限制生命的成長,還會與現實隔閡,這樣的人只是逃避生活。
寧靜是一種感受,是一種難得的感覺,是心靈的避難所,會給你足夠的時間去舔拭傷口,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
懂得了寧靜,便能從容地面對陽光,將自己化作一盞清茗,在輕啜深酌中漸漸明白,不是所有的生長都能成熟,不是所有的歡歌都是幸福,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真實,有時,平淡是穿越燦爛而抵達美麗的一種高度,一種境界。當寧靜來臨時,輕輕合上門窗,隔去外面喧囂的世界,默默獨坐在燈下,平靜地等待身體與心靈的一致,讓自己從悲觀交集中凈化思想。這樣,被一度驅遠的寧靜會重新得到回歸。你靜靜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讀人世間風起云涌的內容,思考人生歷程中的痛苦和歡悅。你不在出入上流社會,也就不在對那些達官顯貴們催眉折腰,人們不在追逐你,不在關注你,你也因此而少了流言的中傷。當你真實參透了人生的豐富與美好、生命的宏偉和闊大,讓身心平直地立在生活的急流中,不因貪圖而傾斜,不因喜樂而忘形,不因危難而逃避,你就讀懂了寧靜,理解了寧靜。于是,寧靜不再是寧靜,寧靜成了一首詩,成了一道風景,成了一曲美妙的音樂。于是,寧靜成了享受,使我們終于獲得了人生的寧靜。
這是寧靜的凈化,它讓人感動,讓人真實而又美麗。
寧靜是一種心境,氤氳出一種清幽與秀逸,冉冉上升的思緒逃離了城市的喧囂,營造出一種形勝獨標的自得和孤高,去獲得心靈的愉悅,獲得理性的沉思,與潛藏靈魂深層的思想交流,找到某種攀升的信念,去換取內心的寧靜、博大致遠的菩提梵境。
寧靜如水,讓它拂拭我們蒙塵的心靈,讓它滌蕩掉我們身上的浮躁、空泛和沮喪,才能叩問自己的靈魂,看清夢里的花朵以最美的形式在生活中綻放,聽到遠方的鳥語在天籟中落下嚶嚶的雨水……
正面面對應激術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挑戰,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正面的,我們很輕松地就能解決;負面的,就要費一番周折了,但是,我們決不可越過它而不去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