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活不是用來計較的,患得患失害死人
- 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 吳鑒庭
- 13279字
- 2019-04-23 16:17:10
“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寧靜,時而瘋狂。現實就像一把枷鎖,把我捆住,無法掙脫……”汪峰的這首《飛得更高》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也唱出了每一個人對于生活的無奈。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對生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要對生活斤斤計較,這樣才能避免被患得患失磨掉對人生的理想和熱情。
會妥協的人,才能被生活善待
細心的人會發現,很多情況下,人生的轉折并不總是出現在關鍵時刻。在人生之中,總是發生各種各樣的小事,恰恰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很有可能讓生活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難道我們就非要對小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嗎?當然不是。如果人生始終沉湎于這些小事之中,就會遭遇很多的困境,也會失去幸福的心境,只有調整好心態,也以端正的態度面對人生的瑣碎,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人應該學會妥協,對于小事能不記掛在心的就輕松放下,對于大事情,也要權衡利弊,及時做出選擇,果斷取舍。人人都有夢想,追求夢想固然是理所應當的,在夢想的激勵下,人人都在堅持,想要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實現夢想。然而,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很多人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與現實過招,卻以失敗而告終。夢想固然是用來堅持的,當夢想暫時不能實現時,我們也要學會調整夢想,從而順應現實,發揮人生的智慧,這樣距離夢想會越來越近。
在現實生活中,細心的人會發現,有很多人放棄了所有去追求夢想,卻始終與夢想失之交臂,或者總是與夢想背道而馳。就像一個人選擇一份工作,真的已經拼盡全力也堅持了很久,卻始終沒有成功地接近工作目標,那么這時就要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對于夢想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無限接近,就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實現夢想。愚蠢的堅持看起來值得欽佩,實際上卻是斤斤計較、不能變通的表現。
大學畢業后,伊蘭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她對于自己的未來有很高的要求,認為自己在十幾年寒窗苦讀之后要成為一家大企業的白領,過上自己夢寐以求的體面生活。雖然有幾家公司都向伊蘭伸出了橄欖枝,伊蘭或者覺得待遇不夠好,或者覺得公司的地址不在商務區,因而都否定了這些公司。時間飛逝,轉眼之間,伊蘭已經畢業半年了。她的很多同學早就找到了工作,而且漸漸地適應公司,把工作做得風生水起,唯有伊蘭還留在家里,成為父母的憂愁所在。
有段時間,父母勸說伊蘭先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做著,伊蘭對此卻堅決拒絕。她的理由很簡單:“我好不容易才考上名牌大學,怎么能不找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呢?”就這樣,伊蘭找來找去,一年多了也沒找到心儀的工作,反而在家里待得越來越懶惰,整個人也萎靡不振,對前途失去了信心。
每一個大學畢業的學生,對于工作都有著很高的要求,也難免會犯眼高手低的錯誤。伊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對于工作期望過高,所以她對于自己的期望也水漲船高。殊不知,現實是很殘酷的,每年這么多大學畢業生,人才早已經處于過剩的狀態,只靠著一紙文憑就想找到好工作的年代已一去不返,大學生除了有過硬的文憑之外,更要聰明勤奮,踏實肯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增加自己獲得成功的資本。
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時候,既不要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也不要過于計較。凡事沒有十全十美,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學會取舍,堅持主要原則,放棄對一些小細節的斤斤計較,才能更加地從容淡然。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也會遭遇形形色色的困境,但依然需要擁有一顆勇敢向上的心。人有欲望當然是好的,如果不能把欲望降低,或者被欲望驅使,則往往會陷入被動的困境中。這就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到實現理想與現實的平衡,既要認清現實,也要努力地抓住機遇,勇敢拼搏。
墨菲定律:你擔心的事總會發生
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生活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讓人感到非常費解,也使人覺得莫名其妙,那就是越擔心什么,越來什么,躲都躲不掉。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有一種力量,似乎在把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故意捉弄人嗎?其實不然。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告訴人們很多事情都不會如同預想般順利完成,而如果你擔心某件事情,那件事情就真的有可能發生。簡而言之,即事情只要有變壞的可能,就總是會變壞。聽起來,墨菲定律似乎有些消極,實際上卻很有道理,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才能有效地幫助自己規避最壞的結果。當然,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做出最壞的打算,恰恰是為了規避最壞的結果,而不是為了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無可避免地得到最壞的結果。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擔憂,與其一味地陷入憂慮之中無法自拔,不如想好最壞的結果,然后向著積極的目標不斷努力奮進。這樣一來,不管結果如何,你都不會感到難以接受,也因為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即使面對最糟糕的結果,也依然能夠坦然面對。反過來看,每個人也要盡量避免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從而避免最糟糕的結果出現。
生活的本質就是不完美,對于人生,許多人覺得不如意,覺得有瑕疵。然而,生活就像流水一樣,一個人不管是從容面對生活,還是緊迫面對生活,都無法阻擋時間的腳步,都不可能完全擺脫命運不公平的捉弄。在這種情況下,為何不擺正心態從容應對呢?正如古人所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哭著也是一天,笑著也是一天,我們就要笑著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而不要因為哭泣錯過了太陽,再錯過群星。
大學畢業后,夏鵬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追求去大公司,相反,他覺得只要個人能力強,即使去小公司也會有很好的發展,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果不其然,他選擇去一家剛剛起步的小公司,還和同學們開玩笑說自己要借機成為這家小公司的元老級人物。遺憾的是,這家小公司的發展并不順利,五年的時間過去了,夏鵬雖然是元老,卻因為公司規模的限制,依然只承擔著普通的工作。而且,也因為公司里人很少,所以老板直接管理,夏鵬也根本沒有晉升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夏鵬越來越苦惱,也意識到現實的殘酷。再看看那些當年去了大公司的同學,有好幾個同學都已經成為公司的中層管理者,而且薪水也水漲船高。在同學的介紹下,夏鵬也來到一家大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夏鵬心中有所不甘,不愿意就這樣沉淪下去,為此他對于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努力付出。果然沒過多久,夏鵬就在工作上有了小小的成就,為此也得到了上司的器重。很快,上司交給夏鵬一個重要的項目,讓夏鵬全權負責。夏鵬很想借此機會好好表現,為此他對項目非常負責,也很用心,甚至還很擔心自己把項目搞砸了。雖然在小公司的時候,夏鵬不止一次負責過這樣的重要項目,但是因為太在乎上司對自己的評價,也太想借助這個機會讓自己揚眉吐氣,最終夏鵬還是把項目搞砸了。對于夏鵬的表現,上司非常失望,夏鵬也不明白為何自己兢兢業業,非常用心,卻始終無法搞定項目!
在這個事例中,夏鵬的經歷就是典型的怕什么來什么。對于夏鵬而言,他雖然在小公司就曾經接觸過很多重要的大項目,但是一旦換了公司,他的所有經驗和資歷都會歸零。也因為看到同學們在大公司都成為中層管理者,不但職務很高,而且薪水也水漲船高,所以夏鵬未免心急如焚,迫不及待想要彌補和同學之間的差距。所謂近情情怯,當一個人過分緊張和在乎某件東西的時候,未免會感到心力憔悴。其實凡事都有成功和失敗的可能,如果夏鵬能夠調整好心態,以淡然的心境面對這一切,那么他反而能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不會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
越是擔心出現問題,問題越是容易發生;越是想要避免某些問題,某些問題越是容易出現。實際上,這種現象看起來很玄奧,實際上卻是由于人們的心態導致的。當我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就不要總是患得患失,也不要因為最壞的結果而擔心。想清楚最壞的結果,做好最糟糕的心理準備,接下來就是要努力向著好的結果努力,而不要總是因為過于苛責而導致自己緊張萬分。
在這個唯物主義的世界,沒有唯心主義的方法會起到作用。心態并不能改變客觀存在的世界,但是卻會影響人們的心境,尤其是壞心態,會導致人們發揮失常,最終影響事情的結果。生活原本就是無常的,每個人面對生活都要擺正心態,端正態度,更要在做好最壞準備的情況下,向著最好的結果努力。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也許努力了沒有結果,但是不努力就不會有任何結果。既然如此,為何不放下心中所有的焦慮和擔心,去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呢?
生活是模糊數學,不是精確數學
大名鼎鼎的書畫家鄭板橋曾經說過,難得糊涂。這四個字被作為傳世箴言流傳下來,給無數后人以啟迪。實際上,人生中盡管有些事情需要耳清目明,但也有些事情的確是需要以糊涂的心對待的。在應該裝糊涂的時候,要裝糊涂,而如果能夠做到真糊涂,則會收獲更多的幸福快樂,也少了一些斤斤計較的悵然若失。
難得糊涂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事情如果是應該放下的,就要放下。很多人偏偏犯自作聰明的小錯誤,總覺得唯有算得清楚,人生才不會吃虧。殊不知,這樣的聰明只是小聰明,不是真聰明。真聰明的人會該裝糊涂的時候裝糊涂,而在不應該自作聰明的時候就放下自己的小聰明。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人人都會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而避免傷害自己。尤其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物質對人的刺激,使得很多人都陷入欲望的深淵中無法自拔。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很多人機關算盡,最終卻撿了芝麻丟掉西瓜,懊喪不已。實際上,生活向來都是模糊數學,而并非精確數學。每個人都要把目光看得更長遠,而不要總是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無法放棄。很多情況下,占便宜就是吃虧,而吃虧恰恰是占了大便宜。
作為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經理,張丹新官上任就迫不及待燒起了三把火。張丹先是規定全體員工上班不得遲到早退,又規定每一位員工都必須完成當天的量化任務,還明確要求新人必須向老人學習,老人必須盡職盡責帶好新人。
看到張丹一本正經的樣子,大家也都非常配合。然而,沒過多久,張丹就發現部門里的老員工趙偉總是早到早退。雖然趙偉整體的工作時間并不少,但是張丹還是在會議上對趙偉展開批評。趙偉也有話說:“公司規定就是六點下班,雖然大家都自覺加班到八點,但是我早晨比大家早來了一個半小時,也沒有在公司吃早飯和晚飯,所以我真正的工作時間并沒有比在座的各位少。”聽到趙偉對自己的解釋,張丹很不滿意,當場對趙偉提出批評。對此,其他同事也都議論紛紛,覺得張丹太把自己當個官了。原來,趙偉每天都要接送孩子,家又住得比較遠,所以才會早到早走的。其實很多公司都實現彈性工作時間,按照打卡時間來計算工作時間,大家不知道張丹為何要拿資歷最老的趙偉來當反面榜樣。
尤其是趙偉的業績還很穩定,因為年紀大,也很愿意吃苦掙錢,所以趙偉在工作時間內非常努力,根本不像其他的年輕員工那樣總是利用上班時間做私人的事情,或者發呆走神,等等。就這樣,才不到一個星期,趙偉就申請調到另外一個經理的手下,張丹追悔莫及,卻又悔之晚矣,不管他怎么挽留,如何對趙偉表示理解和體諒,都已經晚了。
作為公司的領導,絕不是斤斤計較地盯好每一個員工就能勝任領導工作的。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作為領導,要在制定好管理規則的基礎上,意識到規矩是死的,而人卻是活的。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對員工恩威并施,也才能有的放矢給予一些員工更大的調整空間,或者對于某些年輕的、缺乏自制力的員工制定更嚴格的管理政策。唯有因人制宜,管理者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也才能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擁戴。
有人說,忘性大的人更容易收獲幸福,這是因為健忘的人總是忘記生活中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而更輕松專心地享受幸福快樂。而記性好的人則總是牢牢記住很多不開心的事情,導致自己的心情受到影響,對于人生的感悟和體驗也都大大下降。
當然,所謂的糊涂并不是對于所有事情都稀里糊涂。糊涂更多地是裝糊涂,或者以糊涂的態度不那么斤斤計較。這里所說的糊涂是有意識的,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藝術。就像事例中的張丹,他在對待員工的時候不能做到因人制宜,而且也會因為過于計較而導致事情變得更糟糕,甚至無法收場。在現實生活中,對于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應該學會糊涂,對于不影響大局的事情也可以假裝糊涂。人在看很多問題的時候,該裝糊涂的時候,就應該裝糊涂,這樣才能讓事情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相愛,就不要猜測
愛情,是造物主賜予人類最美好的禮物。多少人因為愛情而變得幸福快樂,也有很多人因為愛情而痛不欲生。有人說愛情是美好的,有人說愛情是對人最痛苦的折磨,那么到底愛情是怎樣的呢?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至高無上的感情夢想,遺憾的是有些人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有些人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有些人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有些人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毋庸置疑,在這四種情況中,最后一種情況是最美好的,也是能夠得到祝福的愛情。遺憾的是,即使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有緣無分。在這種情況下,相愛的人要如何相處,才能讓緣分同時到來,才能擁有幸福美好的未來呢?
有些愛情最終取得了圓滿的結果,羨煞旁人。有些愛情卻以轟轟烈烈開始,以黯然結束收場。這是因為相愛容易相處難,每個人要想經營好愛情,只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相愛的能力,更要懂得遵守愛情的相處規則。
有些愛情結束,是因為愛情終究抵不過兩地分居的殘酷現實,所謂千里共嬋娟,只是人們對于愛情不切實際的期望而已,在如今凡事都進入快餐時代的情況下,相隔千里已經足以抹殺愛情。有些愛情結束,是因為原本親密無間的愛情有了第三者插足,導致出現了無法修復的深深裂痕,破鏡再難重圓,只好選擇結束愛情。還有些愛情被時間這把殺豬刀變得無比滄桑,看不出本來的面目。原來,歲月不但是容顏的殺豬刀,也是愛情的殺豬刀,有誰還能敵得過歲月的無情呢?也許有人會說,真正的愛情經得起兩地分居,經得起第三者的誘惑,也經得起時間的無情摧殘。不得不說,這樣堅貞不渝的愛情在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在這個方便面愛情的時代,人們只能屈服于現實,從愛情馬拉松進入愛情百米沖刺,從愛情的堅若磐石到愛情的不堪一擊。是愛情變得脆弱了,還是人的心和感情都經不起任何考驗了?
愛情,最害怕的是彼此猜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原本就要以坦誠相對為基礎。對于相愛的人而言,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還怎么能夠相互理解和包容,相互信任和堅定不移地站在對方的身邊呢?除掉上述的所有因素之外,猜忌也會使原本親密無間的愛人如相隔著萬水千山。正如周星馳在《大話西游》里說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么呢?就是猜忌。猜忌勝過萬水千山給人造成的重重阻隔,也會讓人在生命中失去享受愛情的權利。相愛的人一定要更加理解對方,更包容和信任對方,這樣愛情才能長長久久,經得起一切殘酷的考驗。
大學畢業后,小裴就和青梅竹馬的戀人、同班同學趙凱結婚了。結婚后,小裴很快懷孕了,也就沒有再上班,而是安心在家里養胎。孩子出生后,趙凱開始和幾個同學、朋友一起創業,變得更加忙碌,所以小裴理所當然地留在家里相夫教子。同學聚會時,很多女生都羨慕小裴真正是個太太了,過著悠閑愜意的生活,小裴也只是笑笑,并不說話。
漸漸地,小裴從享受全職太太的生活到心態越來越浮躁,甚至陷入莫名的恐懼中。原來,趙凱的公司發展很順利,規模也不斷地擴大。有一次,小裴去給趙凱送點心的時候,發現趙凱居然有一個年輕漂亮、氣質絕佳的文秘。回到家里,小裴馬上要求趙凱換掉文秘,趙凱覺得莫名其妙:“人家干得好好的,我為何要把人家換掉啊,這完全沒道理啊!”聽到趙凱的話,小裴堅持認為:“如果你不把文秘換掉,就說明你和文秘之間有貓膩,有見不得人的事情。”在小裴的無理取鬧之下,趙凱也非常生氣,夫妻之間的這次談話鬧得不歡而散。
自從這件事情之后,小裴徹底失去安全感,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質疑趙凱,也常常無緣無故和趙凱吵架。對于趙凱所說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小裴完全不以為然。漸漸地,小裴和趙凱之間的感情越來越疏遠,實在無法忍受小裴無理取鬧的趙凱痛苦地提出了離婚的請求。這下子,小裴居然跑到單位,狠狠地給了文秘兩個大耳光。文秘太無辜了,根本不明所以。趙凱丟掉了顏面,下定決心要和小裴離婚,再也不愿意與歇斯底里的小裴一起生活。
對于婚姻和愛情,最寶貴的是什么?不是轟轟烈烈的激情,不是一見鐘情的沖動,而是彼此的理解、包容和絕對的信任。夫妻的關系很特別,在所有的人際關系中是至親至疏的。夫妻關系雖然親密無間,但是一旦產生隔閡,又會非常疏遠。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經營好愛情和婚姻,就要求夫妻雙方都很努力,維持好彼此的信任,也絕不要辜負對方的信任。否則一旦信任被摧毀,再想重建就會很難。
有人說,要像珍惜眼睛一樣珍惜榮譽,我們也要說,要像珍惜榮譽一樣珍惜愛人對你的信任。不可否認,婚姻對于夫妻雙方都是一種約束,這個世界上其實并沒有絕對的自由。既然如此,夫妻雙方一旦決定走入婚姻的殿堂,就要接受這種約束,信守對對方的承諾。有信任的愛情是最美好的愛情,值得愛人信任的你,才是最值得托付愛情的人。
職場,經不起你這山看那山
在職場上,人人都想得到領導和上司的賞識,把工作做得風生水起,從而讓自己獲得好前途。毋庸置疑,職場上的順遂如意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偏偏命運最愛捉弄人,常常會以壞運氣使人抓狂,讓人歇斯底里。尤其是在職場上遭受委屈的時候,很多職場人士更是忍不住想要逃避,遠離厄運,卻不知道職場從來都是以實力代言的地方,經不起任何人這山看著那山高。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跳槽十幾次。先不說他到底是因為什么跳槽,如此高的頻率下,他甚至連一份工作的板凳都還沒坐熱呢,就選擇了跳槽。長此以往,就算他能力再強,也無法真正把工作做好。特別是對于職場新人而言,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為了追求又輕松又有錢賺的工作就頻繁跳槽,無疑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在短時間里不停地跳槽,可想而知還有哪個用人單位敢用他呢?作為職場新人,必須調整好心態,面對一份工作要采取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態度,才能真正靜下心來,也才能調整好自身的情緒,讓自己潛心下來認真做好手里的工作。
還有些職場人士對于自己正在做著的工作完全不上心,也瞧不起,覺得自己從事著卑微的工作,永無出頭之日。古人有句話,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對于那些眼高手低的人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警示。一個人如果總是好高騖遠,自以為能做了不起的大事,到頭來卻連小事都沒做好,可想而知他根本沒有資格標榜自己的實力,更不能盲目地自我吹噓。很多職場人士之所以患得患失,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又做不了,與他們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
大學畢業后,蘇珊和艾米很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看到有一家大酒店在招聘前臺,她們決定去碰碰運氣。因為外形條件、氣質都不錯,而且人也很機靈,所以雖然不是學習酒店管理的,蘇珊和艾米還是被破格錄取了。經理安排蘇珊在前臺,艾米在后勤。對此,艾米猶豫不決,一是沒有更好的工作在等著她,二是她不甘心去后勤做一些粗笨的打掃衛生的活兒。思來想去,艾米決定放棄在酒店工作的機會,慢慢再尋找新的工作。當艾米提出辭職的請求時,經理很想挽留她,因為他覺得艾米是個好苗子,等到前臺有空缺的職位,完全可以把她調動到前臺。但艾米卻說:“我一分鐘都不想留在后勤,我不想每天只能打掃客房。”
聽到艾米這么說,蘇珊主動向經理提出:“經理,我愿意和艾米調換,您把前臺的工作機會給艾米吧,我去哪里都行。”就這樣,艾米如愿以償留在前臺工作,而蘇珊則每天都要去打掃客房。蘇珊對于清潔客房的工作非常認真和用心,她把自己負責的每一間客房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馬桶也刷得光亮可鑒。住過蘇珊打掃過的客房,很多客人都給酒店寫來感謝信,尤其點名感謝蘇珊。漸漸地,蘇珊在后勤部的名氣越來越大。在后勤部主管被調動到分公司之后,蘇珊理所當然晉升為主管。經理還讓蘇珊好好表現,說未來有可能提升蘇珊為大堂經理呢!而艾米呢?在如愿以償地獲得前臺的工作后,她每天都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工作態度,想著一旦等到經濟形勢有所好轉,她就要換工作,成為不折不扣的白領。可是直到蘇珊已經成為酒店的大堂經理,艾米依然還是個小小的前臺。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本身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之所以每個人在工作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現,是因為每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如果人人都和艾米一樣對工作挑三揀四,而且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么可想而知,根本不可能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反之,如果人人都和蘇珊一樣對待工作認真努力,一絲不茍,那么哪怕從事的是最基本的工作,也能夠出類拔萃,獲得豐厚的收獲。
人總是喜歡挑山頭,是因為他們意識不到自己此刻擁有的一切多么珍貴。尤其是在工作中,當遭遇重重困境和阻礙時,人更容易懈怠,甚至情不自禁想要逃避。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深刻意識到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勇敢面對,積極地想出辦法來處理問題,才能真正卓有成效地解決問題。否則,事情只會變得越來越糟糕,也會徹底地失去回旋的余地。人在職場,當你總是羨慕別人悠閑愜意的生活時,就要引起足夠的警惕,也要知道所有的愜意都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憑著辛苦努力和不離不棄才最終得到的。
相信你的隊友
很多人雖然置身于職場,但是卻總是感到惶恐不安,尤其是在負責很多重要的項目時,他們更是會情不自禁地想要逃離。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在團隊作戰的時候不信任自己的隊友,導致在無盡的猜疑中心力憔悴。
如今,很多人在職場上缺乏安全感,他們無法順利地融入團隊,因而無形中被孤立起來。還有些比較敏感的人,覺得自己被團隊反感和排斥。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當然會發自內心地抵觸團隊,而不可能做到真心真意地想要融入團隊。對于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可以特立獨行,這并不尷尬。而在團隊中,如果被孤立,則是非常糟糕的感受。還有些猜疑心重的人,哪怕看到別人在竊竊私語,也會誤以為別人是在說自己,因而忍不住把別人當成假想敵,也導致自己在團隊之中更加孤獨,看起來既不屬于某個陣營,也跟別人完全不合拍。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相信隊友,努力消除自身的不安全感,這樣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相信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也真心誠意地想要融入團隊,我們就會成為團隊的一份子,也能夠借助團隊的力量發展和成就自己。
專科畢業后,羅飛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來到一家公司里成為銷售人員。對于銷售工作,羅飛一開始并不十分感興趣,因為他很清楚銷售行業壓力大,工作辛苦,而且與同事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羅飛從小就是家里的乖孩子,對于處理人際關系一直不是很擅長,為此還沒有正式開展銷售工作,他就擔心自己不能很好地與同事相處。
開始工作后,羅飛更是戰戰兢兢。他一則想要盡快證明自己的能力,能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二則害怕自己因為太過勤奮,給老同事造成壓力。每天,當看到老同事在一起竊竊私語或者哈哈大笑時,羅飛就會覺得心驚膽戰,他總覺得那些人說的是自己,為此也對老同事耿耿于懷。有的時候,同事們一起去吃飯或者唱歌,偶爾有同事邀請羅飛,羅飛也總是找各種理由拒絕,躲避開。就這樣,羅飛與同事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最終,羅飛盡管業績不錯,卻因為始終覺得自己是局外人,而不得不離開公司。
作為職場新人,總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也害怕自己得不到同事的認可,這是正常的心態。適度的壓力下,職場新人反而更能夠激勵自己不斷進步和努力,收獲更多。但是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如果職場新人總因為過分擔心,而導致自己畏畏縮縮,則會使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受到局限,又因為猜疑心重,因而導致在團隊中與他人離心離德。所以職場新人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既要尊重現實,又要提振信心,這樣才能恰到好處地發揮既有的能力和水平,從而取得更好的結果。在上述事例中,假如羅飛能夠調整心態,與同事更好地相處,也找到各種機會和同事聊聊天,或者拉近距離,那么羅飛和同事之間的相處就會好很多。
具體而言,新人進入職場,首先可以借著請教工作的機會和團隊成員多溝通。當新人采取謙虛的態度向老同事請教時,相信老同事一定會不吝賜教。當然,現代人都講究情商,新人要想盡快在團隊中站穩腳跟,也要有高情商。例如如今職場上的人大多數都在單位里吃午飯,那么就可以利用吃午飯的機會,和同事共進午餐,感謝同事對自己的指點,這樣一來既回報了同事,也拉近了與同事之間的關系,可謂一舉兩得。
其次,每當公司里有集體活動的時候,作為新人一定要積極響應,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同事們之間拉近關系,彼此更加熟悉。如果比較有心,新人還可以借此機會認識其他部門的同事,從而讓自己在未來有機會和其他部門的同事合作時,因為彼此熟悉,而得到更積極的配合。人人都說要未雨綢繆,作為職場人士,更是要利用各種機會努力融入團隊之中,與團隊成員緊密團結,精誠合作,也為職場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看淡金錢,人生才能清心
時代發展到今天,在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中,經濟快速騰飛,物質也極大豐富,很多人都因為受到外界金錢和物質的刺激,導致對于金錢的欲望越來越強烈。無數人夢想著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因此他們認為不管是名氣還是金錢,都能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的人生也徹底扭轉。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人利欲熏心,被金錢蒙蔽了雙眼。
人如果成為金錢的奴隸,受到金錢的奴役,結果將會如何呢?不得不說,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每個人既不要視金錢為糞土,也不要對金錢趨之若鶩。現代社會雖然沒有金錢是寸步難行的,但是有了金錢也并非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曾經有人說過,金錢可以買來床,卻買不來睡眠;金錢可以買來陪伴,卻買不來愛情;金錢可以買來昂貴的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金錢可以買來房子,卻買不來家……無論何時,金錢都不可能給予人生全方位的滿足,不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錢,人生也就無法得到很多必須具備的東西。金錢就是這么神奇,讓人既愛又恨,既不能離開,又不能完全親密。所以明智的人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擺正自己與金錢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不受金錢的驅使,從容地做好自己。
今年,路遙已經二十八歲了。他的爸爸是一名醫生,媽媽是一名教師,與很多的普通工人家庭相比,路遙家境優渥,從小并不為衣食住行發愁。然而,雖然路遙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也許是因為爸爸媽媽很早以前就對路遙灌輸金錢觀念,所以路遙有著強烈的金錢觀念,而且對于金錢也是很看重和努力追求的。
大學畢業后,為了盡快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路遙沒有去找工作,而是堅持開一家淘寶店。一開始,爸爸媽媽都是極力反對的,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有鐵飯碗的生活,但是耐不住路遙的軟磨硬泡,他們還是拿出一筆錢給路遙作為啟動資金。遺憾的是,因為缺乏做生意的經驗,路遙的淘寶店經營慘淡,從開業之初生意就很冷清。很快,路遙就把爸爸媽媽給他的十幾萬元錢都賠了進去。后來,路遙還是不愿意工作,又要與朋友合伙開公司。爸爸媽媽依然反對,但是這次路遙更有主意了。得不到爸爸媽媽的幫助,他居然從銀行貸了一筆錢出來,義無反顧投入到和朋友合伙開的公司里。
如今的商場就像戰場,雖然沒有硝煙,卻是危機四伏。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的路遙根本不是那些商場老手的對手,他的朋友也絲毫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就這樣,把公司勉強支撐了一年之后,他們不得不關門大吉。接連兩次失敗,讓路遙賠進去三十幾萬。這次,路遙才意識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并非人人都適合經商,他終于決定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也給自己一個積累資金和經驗的機會。
人人都想升官發財,如果不能升官,發財就成為首要的追求。對于路遙而言,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獲得成功,原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于心急,就會欲速則不達,也會導致自己進入被動的狀態。其實,人是需要沉淀的。對于路遙而言,他缺乏的不僅是資金,更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經驗。人生很奇怪,很多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所以路遙最該做的是積累經驗,這樣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資本,也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接近成功。
不可否認,一個人對于金錢的欲望如果太低,也是不好的。畢竟,現代社會并不適合視金錢為糞土,沒有錢更是寸步難行。真正的淡泊名利,除非有過人之處,否則作為普通人,如果把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則很難有所成就。對于金錢的適度追求,反而能夠激勵人不斷地努力,也讓人在堅持進步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作為現代人,一定要把握好追求金錢的度,也要看到凡事都有兩面性,從而對金錢采取正確的態度。
有很多人對金錢過度追求,其實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們總覺得金錢是一種保障,相信有了錢之后自己的能力會提升,也能實現很多的心愿。然而,金錢真的不是萬能的。一個人如果窮得只剩下錢,那將會是非常可悲的。明智的朋友們會努力提升自己的心靈,充實自己的思想,讓自己成為金錢的主宰,從而成功地駕馭人生。
相信,讓友誼之樹常青
前文說過,愛人之間需要彼此信任,愛情才能更加堅固,也不會因為猜忌讓相愛的人分道揚鑣,形同陌路。同樣的道理,友誼也需要彼此信任。正如周華健所唱的,朋友一生一起走,每個人在人生之中都需要朋友的陪伴,這樣才能不寂寞。否則,如果人生中沒有朋友的出現,人生會變得很枯燥,也索然無味。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也許在嬰兒時期沒有朋友,但是隨著不斷地成長,一歲前后的孩子就很愿意與同齡人玩耍,這恰恰是他們對于友誼的需要。曾經有人說,即使再好的父母,也無法取代玩伴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現代社會,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習慣了一個人玩耍,內心也是孤獨寂寞的。父母應該多多帶著孩子和同齡人在一起玩耍,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與伙伴相處的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然,盡管朋友之間應該彼此信任,親密無間,但是作為朋友,還應該給對方更大的空間。有些人對于友誼非常霸道,總是希望對方只和自己一個人相依相伴。不得不說,這樣的友誼太自私了。畢竟友情不是愛情,不需要一對一,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朋友,也可以成為他人諸多朋友中的一員,這沒有任何問題。要想擁有更好的友誼,就要相信朋友,也要給朋友獨立的私人空間。
通常情況下,對于朋友不能做到完全信任的人,實際上是不相信自己。他們對于友誼患得患失,也總是懷疑自己不能擁有那么好的友誼,這樣不但他們自己變得患得患失,陷入焦慮之中,就連朋友也會因為他們的不信任而變得很尷尬,很難堪,甚至不知道如何繼續這段友誼。
思思和張旭是大學時期睡在上下鋪的好朋友。大學畢業后,思思在爸爸的安排下,回到家鄉當了一名小學老師,張旭則背起行囊,去了遙遠的上海打工。從此之后,思思的生活和張旭的生活有了天壤之別。思思在家里過著衣食無憂的安逸生活,每天按時上班,按點下班,到了領工資的日子就可以和同事們一起吃飯唱歌,不亦樂乎。張旭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既要租房子,又要找工作,所以生活過得狼狽不堪。張旭不但在公司打過地鋪,還睡過地下室,吃過很多苦頭。一年多之后,張旭才算安穩下來,找到了一家不錯的公司,每個月都有七八千元的薪水。
就這樣,時間流逝,轉眼之間過去三年。思思在同事的介紹下認識一個男孩,決定結婚。不過,思思的父母都建議要先買房,男孩家里沒有那么多錢,七拼八湊還差好幾萬呢,所以思思決定和張旭借錢。思思對張旭說:“我買房子還差五萬塊錢,你借給我啊!”張旭很為難,有些遲疑地說:“我手里也沒有錢,不過我向同事借一下看看吧,我會盡快給你回復的。”幾天之后,張旭告訴思思同事們手里的錢也都用來購買理財產品了,暫時拿不出錢來。思思半開玩笑半抱怨地說:“你這個富婆一個月拿萬把塊錢,都工作好幾年了,怎么連五萬塊錢也沒有啊。我還攢了三萬塊呢!”張旭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一個勁兒地向思思道歉。其實,思思不知道的是張旭的爸爸腦出血失去勞動力了,這幾年來都是張旭在掙錢供養家里的開銷和讀大學的弟弟。
這件事情之后,思思對于張旭明顯沒有以前那么親密無間了。張旭感覺到了思思的轉變,卻不知道應該怎么說,怎么做,才能挽回思思的友誼。她又不想把自己的窘迫告訴思思,或者是為了面子,或者只是不想讓思思擔心吧。
從本質上而言,相比愛情,友誼是更輕松的關系。親密無間的愛情尚且需要信任作為支撐,也要給予對方一定的私人空間,才能更好地維系下去,更何況是友誼呢?明智的朋友不會綁架友誼,也不會以猜忌讓朋友變成離開了水的魚,每一次呼吸都變成壓力。
人人都知道友誼的重要性,人人都渴望著獲得友誼。這不是因為朋友是我們珍貴的人脈資源,也不是因為有了朋友才有更多的人生之路,而是因為朋友間心靈的慰藉和感情的交流,就像是人生存所需要的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必不可少。既然友情如此值得我們珍惜,我們就要放松一些,不要讓友誼成為手心里的流沙,攥得越緊,也就流逝得越快。
要想讓自己在一段感情里,這感情既包括友誼也包括愛情,甚至還可以囊括親情,始終保持獨立的姿態,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所表達的那樣,我們就要強大自己,讓自己擁有自信,這才是徹底解決對一段感情患得患失的好方法。記住,任何感情都不是靠著別人的施舍就能得到的,唯有強大自己,以樹的形象與愛人、朋友、親人站立在一起,我們才能更加自信,也更坦然從容地接受他人的感情,享受他人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