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9章 小孩教養看父母,講究分寸做榜樣(3)
- 第28章 小孩教養看父母,講究分寸做榜樣(2)
- 第27章 小孩教養看父母,講究分寸做榜樣(1)
- 第26章 男女交往有情趣,把握分寸不尷尬(3)
- 第25章 男女交往有情趣,把握分寸不尷尬(2)
- 第24章 男女交往有情趣,把握分寸不尷尬(1)
第1章 前言
人際關系的秘密是什么?為什么有人跟任何人都能做朋友,而有人卻常常失去別人的友誼和信任?
1990年,耶魯大學的兩位教授回答了上面的問題,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情緒智商的高低。
情緒智商,也叫情商。簡單說來,情商就是理解他人并與他人相處的能力。1995年,時任《紐約時報》的科學記者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專門討論情商的著作,并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引起了全球性的對情商的研究與討論。
在今天,“情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我們熟練地用這一概念來評價自己、解釋別人。有專家列舉了情商高的十種表現:(1)不抱怨、不批評;(2)熱情和激情;(3)包容和寬容;(4)善于溝通,善于交流,且坦誠相待,真誠有禮貌;(5)善于贊美別人,這種贊美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6)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來,送給自己一個微笑,并且鼓勵自己,告訴自己是最棒的,告訴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圍的朋友們都很喜歡自己;(7)善于聆聽,聆聽別人的說話,仔細聽別人說什么,多聽多看,而不是自己滔滔不絕;(8)敢做敢承擔,不推卸責任,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正視自己的優點或是不足,敢于擔當;(9)每天進步一點點,說到做到,從現在起開始行動;(10)善于記住別人的名字,一定要用心。
這十種高情商的表現,的確都有益于理解他人并與他人相處。但是也有人,認為情商高的表現可以更為簡短。例如說話達人秀節目《奇葩說》的主持人馬東,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最高的情商叫自有分寸”。
馬東的觀點引起了廣泛的共鳴,自媒體人咪蒙有感而發,專門寫了一篇名為“所謂情商高,就是要有分寸感”的文章,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后,閱讀量迅速超過6位數。
關于分寸感的描述,最生動的莫過于刺猬的故事。
兩只刺猬在冬天的洞穴里相依為命,如果他們靠得太近,就會被對方的刺扎傷;如果他們離得太遠,卻又沒法靠對方的體溫取暖。恰到好處的距離,就是貼近對方,卻又不會彼此傷害。
這引申到人際關系上,就是對分寸的拿捏。
本書圍繞“人際關系中的分寸感”這一主題,通過故事娓娓道來,夾雜犀利到位的點評,飽含著對人生百態的體悟。你認真讀一讀其中的段落,就會知道它就是你正在尋找的理想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