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在中國
雖然《一千零一夜》已經在阿拉伯世界和西方流傳了千百年,但是這部作品真正進入中國的時間卻不過百余年。
1900年,中國近代翻譯家周桂笙(1873年~1936年)在《新庵諧譯》的首卷中第一次簡要翻譯了《一千零一夜》的兩篇故事——《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和《漁翁的故事》(即《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1904年,現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家周作人(1885年~1967年)以“萍云女士”的筆名,在《女子世界》雜志上發表了《俠女奴》(即《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并在其后出版了這個故事的單行本。在兩年后的190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奚若編譯(1880年~1914年)的《天方夜譚》四卷譯本,內容轉譯自英文版,采用的是文言文譯文,著名作家葉圣陶(1894年~1988年)就曾經在1924年版本的《一千零一夜》中譯本序言中對奚若的文言文版本大為贊賞。
真正轉譯自阿拉伯原文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則是等到新中國成立后才問世的。1957年,回族學者納訓(1911年~1987年)根據阿拉伯文版本編譯的《一千零一夜》漢語版三卷本出版,1982年時,又曾推出過更加權威的六卷本。1998年,翻譯家李唯中又再次根據阿拉伯語版本推出過更加詳盡的新譯本。
您現在看到的這個版本,是根據國內外多個經典版本精心挑選、編譯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