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第1章 中文版序
獻給阿耶莎
我生命中唯一的指南針
在“冷戰”時期和“冷戰”結束之初,全球安全被普遍認為是最重要的“公共品”,其主要提供者是美國。但在21世紀,最為重要的公共品卻是:基礎設施。而中國是基礎設施的主要貢獻者。中國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引領全球,現在中國又創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由此中國將成為全世界基礎設施項目的最大投資者。
在《超級版圖》中,我設想了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方面實現互聯互通后的世界圖景,并分析了在基礎設施重要程度超過國境線的世界中,地緣政治又將如何演化。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因此自然是探討這一主題的最佳起點。
在互聯世界中,世界各國國力的強弱不僅取決于軍事力量和人口規模等國內因素,也取決于其國際互聯程度。例如目前中國是世界上124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國,而以美國為最大貿易伙伴國的國家只有56個。這就使得中國可以在世界范圍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說前些年中國的貿易特征還是主要從亞非拉國家進口大宗商品,那么現在中國已經成為這些國家的重要投資者。中國不僅在并購亞非拉的礦產、金融、電信等其他行業資產,也直接投資了經濟特區的生產設施。通過建設基礎設施項目和工業園,中國已成為歐亞大陸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印度洋區域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現代化推動者。
從互聯互通的角度看,也可將今日中國的崛起與昔日荷蘭相比。我發現17世紀的荷蘭帝國與21世紀的中國頗為相似。荷蘭當年也是強調供應鏈而不是殖民地,也強調資源而不是領土。當年荷蘭的商船規模要遠遠超過其海軍艦隊,今天中國也擁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商船隊伍。
隨著互聯互通對地緣政治影響的重新塑造,傳統的國家間戰爭也慢慢被我所稱的“拔河博弈”所取代。中國古代的唐玄宗據說十分熱衷用拔河游戲來訓練士卒,而現代拔河博弈取勝的關鍵不僅要看軍事力量,更要看經濟規劃。中國目前正在建設二十多個超級城市群,每個城市群都有望成為電子、建筑、能源、金融、電信等其他行業的供應鏈樞紐。中國正在這些行業領域開展全球化競爭。中國在這些行業價值鏈中的地位越高,在全球拔河博弈中所向披靡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