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紅枸杞
嚴光星
紅枸杞是我心中的大自然情人,是慧啟我悟性的圣母。它雖然沒有夢中的那種神奇力量,但卻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生命力,能撥動我四十六年的心弦。
夢中,有一個非常美麗柔情、身穿紅風衣的女孩,從遙遠的地方向我飄飄而來,尋找天下第一福壽果,尋找能提神明目又健身美容的仙樹茶,尋找有自然與精神雙重魅力的人間奇寶。滿懷真情的我請她細品了寧夏的枸杞果、枸杞茶、枸杞酒,還有我母親做的枸杞長壽面、枸杞酥餅。她顯得更加迷人,身材與軟柳搖曳,臉龐與朝陽映秀,雙目與月色共明,嗓音與靈鶯比美,她成了世界上所有成年男子的夢中情人。
呵,夢醒了,我仍然沉醉于夢中。我為她的迷人而亢奮,更為家鄉的紅枸杞而沉醉。紅枸杞是我心中的大自然情人,是慧啟我悟性的圣母。它雖然沒有夢中的那種神奇力量,但卻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生命力,能撥動我四十六年的心弦。四十六年了,我為它哭,為它笑,為它吶喊,為它歡呼,為它傳名,為它祈福。我將腿綁在桌腿子上苦苦練筆,寫下了上千萬字的有三人多高的手稿。在我創作出版的二十一部專著里,灑滿了我獻給它的殷殷心血,綿綿真情,浩浩壯志,默默筆耕。我這一生可以不與妻兒享清福,可以身殘命短,可以放棄各名利富貴,但我決不能沒有紅枸杞夢想。我向蒼天盟誓:活著,我做家鄉最癡情的歌手;死了,將我的骨灰撒在枸杞園。
中國枸杞在寧夏,寧夏枸杞數杞鄉。我出生在杞鄉一個農民家庭。童年時,遇上了天災,我吃光了樹皮和草根,餓昏在村頭,是牽著黃牛、扛著鐵犁的父親,摘來了枸杞鮮果救了我的命。上小學四年級時,我寫了一篇作文《家鄉的紅枸杞》,被班主任老師張貼在校墻上展覽,催生了我的作家夢。讀到初一失學回家務農,痛苦的淚水灑在田園上。父親領著我為枸杞園揮鍬鏟草,母親領著我蹲在枸杞樹下摘果,正是美麗透紅的枸杞園,給我插上了放飛夢想的翅膀。后來當工人,當公社書記,當省報總編輯,當企業副總,當專業作家,與紅枸杞結緣一生。它以情人與圣母的雙重魅力,孕育著我在悟性人生中茁壯成長。
紅枸杞的成長史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全世界枸杞有八十余種,有紅果、黑果、黃色果。在國外主要分布于美洲,以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和阿根廷形成兩中心。中國的枸杞主要有七種,主要分布甘肅、新疆、寧夏等地。“寧夏枸杞甲天下”成為長久的民謠,其民間傳說增加了神秘色彩。一說是古時茍娃與妻尋求王母,得到七粒耳墜變成紅枸杞搶救染了瘟疫的母親;一說是釋迦牟尼在牛首山傳經時,將佛指變化為紅枸杞拯救蒼生;又一說是嫦娥仙女與夫君從天上播散下愛情的情種變為紅枸杞,愿天下有情人白頭偕老……紅枸杞有上千年的成長史,它的每一處都有哲學風采和詩情畫意。其園連片數里,大動若靜,隨風飄香,任狂風暴雨的摧殘而不改綠色的信仰。其樹是最耐堿性的落葉冠木,與人比高,頭頂華冠,伸開樹葉,黃土地給它一口氣,它謝天下一生香。其根是營養器官,以主根、側根和須根結成堅強骨架,扎根黃土,默吸水潤,抗旱抵堿,任勞任怨,伸展生命的軀體而傳香天下,完成使命后又為人們雕刻成琳瑯滿目的工藝品。就連剩下殘骨余渣,也為人燃熱土炕。其枝是長葉開花結果的首席保障,有結果枝、針刺枝、中間枝、徒長枝、強壯枝、營養枝等多種枝條,有孤垂、直垂、斜伸等姿態,竭力守責,搭起漂亮的三層樓為紅果子護駕亮彩。也有生手或性情慌張者前來盜果,必遭刺而流血。其芽是枝、葉、花的原始之母。在葉芽、混合芽、定芽、不定芽、頂芽、活動芽、休眠芽、單芽、復芽等多種形態的經歷中,曾受過無數的陣痛。太陽不光顧,便會發育不良;月亮不鐘情,便被花拋棄;水神不擁抱,便枯萎失色。但它還是揚長避短,頑強地發芽抽枝,開花結果。一生多遭磨難而戰功顯赫。杞葉是最忍辱負重的護花神,它不如楊樹葉瀟灑豪華,夸夸其談,但卻兼有守崗與退崗雙創優的品格。守崗時,呼吸天地精氣,吸收生物精華,蒸騰水分精養,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離崗后又化為枸杞茶再度夕陽紅。其花是枸杞王國中的小美人,有粉紅之艷美,有淡雅之素美,少女的指甲足可覆蓋它的整個嬌軀,但它在花蕾期、現蕾期、幼蕾期、開綻期、開花期、謝花期中,都表現出了有始有終的道德美。追春開放,隨夏成長。含秋吐華,雖小較弱卻力結天下第一紅果,求義死而高唱恒生之歌。其皮粗黑不雅,但很堅強,能抵擋住瘋狂的電霹雷震。其果乳名茨果子,雅名枸杞子,榮譽稱號是紅寶。它比不上蠶豆大,但比蠶豆氣韻硬,迎風斗雪,笑視群山,一身透紅。近看枝中一點紅,遠看國中一片紅,暴雨洗更紅,香氣撲長空,永遠燃燒生命的火焰,成為大自然植物王國的一顆紅太陽。我由此明白:生命在乎一種美好的結果,但更在于一個美麗的過程。
這也許是一種偏愛的癡情。紅枸杞是我心中立志成人、成才、成業的大自然楷模,是堅持和平、和睦、和諧的悟性表率,是展現真情、豪情、雅情的理想圣物。我年輕時,苦練寫作十年未公開發表過一篇文學作品,抱頭撞墻而昏迷,是紅枸杞又一次拯救了我。在夏日的煙雨中,我站在家鄉遙七星渠橋頭眺望:只見一望無際的枸杞像舞動在曠野中的一道綠浪,不變形、不錯落、不起伏波蕩,像文雅秀氣的新娘,承著天公慧織的溫情輕紗,顯得朦朧隱約,神秘可愛。這時風跑來了,又猛推著這新娘飄來濃濃的清香。風停雨住,我站在院墻再次觀賞與人比高的枸杞樹,遠看像是三層樓,近觀少女披蓋頭。再細看其主干健壯而優美,枝條繁茂柔軟,樹冠大氣呈圓,鮮果透紅清香。我又牽著月亮看枸杞園,月色虛幻,枸杞堅實,虛幻與堅實的擁抱使枸杞樹掛滿了詩意;春風活泛,杞花靜開,風與花的纏綿使紅果子大生靈氣。近前賞樹,花動而濃香;站遠賞樹,不見花卻香飄數里。枸杞樹即使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疊一地黎明,撒一天清香。最奇妙的是無論外人怎樣移植,都“偷”不走這里的正宗風味,更拿不走它帶給故鄉的祝福與紅運。我由此頓悟:頑強、執著的生命,總有美麗的風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理解紅枸杞的真正品質:它一生忠心,向著太陽和藍天撐起一層綠傘;它最善心,把全部的生命獻給人類;它守著誠心,永不在風雨中消退自己鮮紅的本色;它永有癡心,扎根黃土地從不動搖散香天下的癡情;它修煉恒心,幾千年保持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詩境;它用力專心,用累累果實點綴夏秋的兩幅火景;它忍辱耐心,在遭到那些無花果的嘲笑時依然挺立那“紅娘子”的風姿;它保持公心,不分時代、地域和性別,給每一個人簽發福壽證;它大舉慧心,釋放非凡的爆發力提升一切生命質;它一生虛心,就在生命消失的那一刻,仍然為人們燃起最后一縷溫暖之火。它最寶貴的秉性是沒有下跪的膝蓋,沒有酸澀的媚骨,沒有圓滑的頭蓋,永遠向我復讀一句警世禪言:果實永勝花冠。
被人們贊譽為寧夏“五寶”中第一寶的紅枸杞,從不驕傲自大,卻又鞠躬盡瘁。《本草匯言》載: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升、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溫可祛,有十全之妙焉。現代醫學認為,其含有鐵、鋅、鎂、硒等與人體長壽相關的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能增強免疫力,抵抗瘟疫,滋肝補腎,生精益氣,治虛安神,祛風明目,美容抗老,對糖尿病、慢性肝炎、肺結核、神經萎縮等療效較好。我曾搜尋了許多食譜與藥方,看到了紅枸杞的獨特作用。明清時,紅枸杞就被列為貢品。它全身是寶。根能制工藝品,葉能做枸杞茶,苗能炒枸杞菜,小樹能制枸杞盆景。近年來新開發出來的枸杞酒、枸杞茶、枸杞汁、枸杞糖、枸杞醋、枸杞菜等遍及五洲大地,尤其是寧夏枸杞,粒大、肉厚、質柔、甘甜、色澤紅潤,顯長圓形,果柄有白記,味微苦而散甜,手捻后自然松開不粘連,泡水上下浮,顯清淡。近幾年枸杞酒流紅大江南北,給更多的人帶來福音。枸杞酒是男人的壯陽酒,女人的美容酒,文化人的健腦酒,全人類的長壽酒,頗有果酒的儒雅之風。無果枸杞芽茶是家鄉新產的精品,遠銷國內外,有利于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和安神明目等,被人稱之為“天下第一福壽茶”,曾獲過國家級、省級獎。枸杞芽菜被人民大會堂選為國宴用菜,長期食用多有益。據載,清末有一中醫學者在世二百零六年,娶過二十四房妻子,子孫滿堂,其因之一是常用枸杞酒菜,對此我沒做過考證。但在家鄉見過常食用枸杞的百歲壽星,身板硬朗,紅光滿面,牙齒堅硬,打一套如意拳手腳靈活。我有一位朋友曾對枸杞的大雅之風有成見。他認為,天下間養花的人幾乎沒有一家養枸杞花,而牡丹、秋菊才是名花雅貴。其實君有所不知,只要在家里養護枸杞盆景,不僅能成為雅致的景觀,還能摘吃鮮果,散發清香。我曾為故鄉人所搞的枸杞盆景起過一串兒雅名:高山流水、綠瀑掛紅、滄海翠波、月照西景……這雖都是創意之筆,其雅性足見一斑了。
它曾被一些善良的人稱頌為“天下第一福壽果”,但從未居功自傲,仍是面向太陽,頑強生長,默默奉獻。有一年,放肆的洪水將它連根拔起打入流浪的深淵,埋沒在污泥中,但它決不消沉與退縮,而是倔強地迎著太陽爬向岸壁,又生長出健全的身軀,就像風中飄動的旗幟,讓我激動不已,向這旗幟大跪三拜。在我的心中,紅枸杞是寧夏一寶,中國一寶,世界一寶,有可能將來成為太空一寶。它的九大價值會被更多的人相信和接納。它有美好的生態價值,在萬物生長中起著“萬綠叢中一片紅”的和諧作用。它有美好的營養價值,是世界植物中營養元素最全和最好的營養品之一。它有美好的健身價值,具有充氣補血、生陽長陰等十全之妙。它有美好的醫學價值,被美國學者列為世界上抗癌的首先中藥。它有美好的工藝價值,枸杞根雕、盆景等別具一格。它有美好的科技價值,使科學技術的創造與應用有更大的生態空間。它有美好的經濟價值,已為人類創造上千億元的回報。它有美好的文化價值,已延伸出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紅枸杞文化。它有美好的太空價值,隨著人類登月球的太空之游,它會成為一份美妙的福壽喜禮。
從紅枸杞身上,我還頓悟了天下一寶的真諦:寶貝所以成寶,還在于它內在生命的凝聚力、繁殖力和影響力,能給予人類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福音。它有上萬年的野史,上千年的文明史,能牽來一切的藝術之魂與之共舞。從甲骨文到《詩經》,從晉代的葛勝到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蘇東坡、清代的黃恩賜等,都為它賦詩作畫、放歌行文。現代,又養育出了一大批紅枸杞的作家、詩人、書畫家、歌唱家、舞蹈家、戲劇家、攝影家、策劃家等,發展完善了詩、詞、小說、散文、影視劇、曲藝、紀實文學等二十六個藝術品種,延伸出了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福壽文化、醫藥文化、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品牌文化、文藝文化、科技文化、吉祥文化、國際文化等十二種文化和相關的枸杞與自然學、枸杞與養生學、枸杞與醫學、枸杞與史學、枸杞與宗教學、枸杞與哲學、枸杞與禪學、枸杞與武學、枸杞與文學、枸杞與美學、枸杞與植物學、枸杞與傳媒學、枸杞與市場經濟學、枸杞與旅游學、枸杞與茶學、枸杞與民俗學、枸杞與心理學、枸杞與建筑學等十八種學科。在我這部著作里,處處彌漫著紅枸杞的神韻。就在我的“新五俠”小說中,紅枸杞的武魂和武術會顯而易見。神俠沙湖公主化為枸杞樹大勝魔頭,官俠嚴天峰用枸杞刺做暗器妙擊仇敵,文俠蘇東坡豪飲枸杞酒開弓射殺,秀俠孔千秀笑品枸杞茶舉手之間降伏洋鉤王……正是紅枸杞的靈性恩賜,我才能“夜戰紙上三千兵,文思如泉盡噴涌”。
一日,我喝多了枸杞酒,迷幻之中,看見了家鄉變成了獨一無二的紅枸杞圣地。大氣磅礴的祈望樓拔地而起,一望無際的枸杞園火紅飄香,一條龍的生產線有百種杞品,所有的鄉親父老都開心歡笑。全世界的許多友人都來這里朝拜枸杞圣母,參加盛大的枸杞節,看枸杞園,游枸杞城,觀枸杞燈,赴枸杞宴,飲枸杞酒,品枸杞茶,唱枸杞歌,跳枸杞舞,觀枸杞畫,讀枸杞書,購枸杞物,傳枸杞佳話……他們每人帶回去一件枸杞禮物,饋送給自己的親人高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習慣:每人每天食用枸杞品,提升了三歲壽命,男人更陽光,女人更漂亮,老人更健康,少兒更心旺。而已到高壽的我,與我一生寫的與人比高的書籍,都化作了一幅禪景,融化在紅枸杞中了,變成了一團默默默無聞的人肥,埋在枸杞樹下催發它新生的年輪,燃燒人類生生不息的青春激情。
夢,夢,永恒而又美麗的夢,讓我永遠銘記寧夏人“站起來是一座青山,躺下是一條長河”的生命宣言,和紅枸杞一起走進火紅而又安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