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一、巡臺御史覺羅柏修等奏折(奏報臺灣額征供粟,每石派蓋倉銀六分、修倉銀二分,小民殊屬為累)雍正十一年三月初三日
二、福建巡撫盧揭帖(臺灣丁銀減則,謝恩)乾隆元年十二月十二日
三、閩浙總督郝玉麟題本(禁革澎湖漁行陋規)乾隆二年七月初二日
四、閩浙總督策揭帖(上諭蠲免臺灣府乾隆三年以前積欠正供,緩征乾隆四、五、六年應納銀粟,紳民謝恩)乾隆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五、戶部題本(查核福建巡撫陳大受奏銷閩省乾隆十一年分駐防官兵及各鎮協營并臺灣各營兵馬錢糧數目)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
六、福建巡撫鐘奏折(藍興官莊租賦)乾隆二十一年四月十六日
七、福建巡撫鐘音題本(請豁免鳳山縣無征梁頭餉銀)乾隆二十一年八月初五日
八、兵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移會(臺灣府屬乾隆五十二、三年應征錢糧概行豁免)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
九、兵部「為內閣抄出閩督福等奏」移會(請將臺屬乾隆五十三年正供谷、五十四年嘉義縣額征供粟全行蠲免并將應征耗羨、莊租、雜稅等項緩征)乾隆五十四年正月
一○、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銷臺灣府盈余鹽課)乾隆五十五年八月初十日
一一、戶部題本(議覆閩督覺羅伍拉納請豁臺灣府搶失鹽本)乾隆五十六年五月十六日
一二、護福建巡撫姚棻題本(臺灣府屬乾隆六十年分地丁奏銷)嘉慶二年二月初十日
一三、福建巡撫汪志伊題本(臺灣府屬嘉慶二年地丁奏銷)嘉慶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一四、戶部等部題本(查核前任福建巡撫汪志伊題報臺屬嘉慶五年分應征耗羨銀兩全完開具考成職名)嘉慶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一五、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報銷臺澎各營征收官莊租息銀兩)嘉慶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一六、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奏銷嘉慶十年分臺灣、鳳山二縣鹽埕餉銀)嘉慶十三年三月初十日
一七、福建巡撫張師誠題本(奏銷臺屬嘉慶十年分地丁錢糧并稻粟等項)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一八、戶部副折(議覆閩浙總督董教增等請將閩省節年民欠地丁耗羨銀兩豁免)嘉慶二十四年三月
一九、戶部「為內閣抄出護理福建巡撫徐炘奏」移會(提解臺灣府屬嘉慶二十二年上下忙錢糧銀數)道光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二○、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魏元烺奏」移會(提解道光十八年上忙錢糧銀數)道光十八年十月
二一、戶部「為劉韻珂等片」移會(請免臺屬民欠銀糧)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二二、戶部奏折(普免道光二十年以前民欠銀糧)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一、巡臺御史覺羅柏修等奏折
巡視臺灣陜西道監察御史臣覺羅柏修、巡視臺灣兼理學政兵科掌印給事中臣高山謹奏為奏聞事:竊臺灣四縣,每年額征供粟一十六萬六千余石。其貯粟倉廒,系每石派蓋倉銀六分,修倉銀二分,約有一萬三千二百余兩。除支放兵米并撥運內地,所存僅有數萬,何需每年攤派如許之多?再加胥役斗級各項需索,小民殊屬為累。但系陋弊相沿,難以窮究。臣等思積貯倉廩,貴于充裕,而存留谷數,宜有常經。查臺灣現在貯倉之粟,計有七十余萬,似不為少。應將每年新收供粟存倉,將年久倉粟除散給兵米,其余運貯內地。即此七十余萬以為存臺額數,則倉廒自有定規,每年只用小修,官吏無從苛索,小民實受無窮之福矣。如臣言可采,伏乞皇上諭旨施行。為此謹奏。
雍正十一年三月初三日,五月初四日奉朱批:該部議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二七頁。
二、福建巡撫盧揭帖
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紀錄四次駐札福州府盧謹揭為欽奉上諭事: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王士任呈詳:奉臣案驗,乾隆元年九月初六日,準戶部咨:福建司案呈,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內閣奉上諭:朕愛養元元,凡內地百姓與海外番民,皆一視同仁,輕徭薄賦,使之各得其所。聞福建臺灣丁銀一項,每丁征銀四錢七分,再加火耗則至五錢有零矣。查內地每丁征銀一錢至二錢、三錢不等,而臺灣則加倍有余,民間未免竭蹶。著將臺灣四縣丁銀,悉照內地之例酌中減則,每丁征銀二錢,以紓民力。從乾隆元年為始,永著為例。該督撫可速行曉諭,實力奉行。若因地隔海洋,官吏等有多索濫征等弊,著該督撫不時訪察,嚴參治罪。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相應行文福建督撫欽遵可也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總督閩浙郝部院案驗,準咨同前因行司。奉此,遵即移行臺灣道、府欽遵遍示曉諭在案。今據臺灣府申:據淡、澎二廳、臺、鳳、諸、彰四縣士民祝萬年、施士安、王世恩、黃恩溥、陳國輝、張方高、藍日寵、潘俊、陳應魁、吳振綸等僉呈稱:為皇恩無遠弗屆,臺民受恩倍深,公吁詳題,以達輿情事:欽惟我皇上帝恩廣被,已遍及于九州島;圣德覃敷,屢沛澤于海甸。蠲租賑恤,千百萬生靈咸沾雨露;發帑賞錫,南北中民番均沐恩膏。萬年等海氓頂祝高厚,固已感激無涯。茲蒙睿慮周詳,又垂念臺地丁糧每丁征銀四錢七分,較之內地稍重,特沛恩綸,酌中減則每丁止征銀二錢,以紓民力。聞命自天,歡呼遍地。男婦老幼,群思赴闕謝恩。祗緣九重聽遠,下情難以上達。用是各執瓣香,相率北望泥首,叩謝皇恩。伏乞賜文詳請題達,俾展草野蟻誠。萬年等曷勝沾感之至等情到府。據此,該臺灣府知府徐治民看得:臺地丁糧,每丁額征銀四錢七分六厘,較之內地稍重。茲蒙皇上仁恩浩蕩,垂念海疆,特頒上諭,酌中減則,每丁止征銀二錢。恩綸下賁,萬姓歡呼。士農工賈,共頒帝德同天;男婦老幼,齊祝皇仁匝地。踴躍忻忭,感激陳詞,叩謝皇恩,情形懇切。卑府職司民牧,不敢壅于上聞。合就據情詳請恩賜詳題,以達民情,實為恩便等由到司。據此,該本司布政使王士任欽惟我皇上至德如天,深仁協帝,全蠲積賦,既已惠普寰區,酌減丁徭,尤獨慮周遐甸。天綸特沛,舒海外民力而群臻樂利之休;曠典頻頒,合臺郡生靈而悉歸清寧之域。百千島嶼,家家共沐恩膏;億萬邊黎,世世永沾雨露。宜民番之歡呼遍地,感激陳詞。茲據臺灣府知府徐治民詳,據淡、澎二廳,臺、鳳、諸、彰四縣各士民祝萬年,施士安、王世恩、黃恩溥、陳國輝、張方高等各戶丁僉呈,各執瓣香,相率北望泥首,叩謝皇恩,轉詳請題前來,合就轉請,伏候察照代題,以伸謝悃等因到臣。
據此,欽惟我皇上恩周萬類,德洽群生。免賦蠲租,久慶盈寧于海表;輕徭減則,特施雨露于臺陽。合民番而均戴皇仁,歡呼雷動;普億兆而悉沾圣澤,忭舞嵩齊。從斯丁口繁滋,咸頌一人之有慶;自此烝黎廣育,共祝萬壽以無疆。臣接準部咨,立即欽遵轉行,出示曉諭。茲據布政使王士任詳,據臺灣闔郡丁戶祝萬年等僉吁詳題,恭謝天恩等情前來。臣不敢壅于上聞,謹恭疏代題,伏乞皇上睿鑒施行。再照:總督印務系臣署理,毋庸會疏,合并陳明。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元年十二月十二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三九頁
三、閩浙總督郝玉麟題本
閩浙總督銜專管福建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騎都尉加七級紀錄四十二次功加一等駐札福州府臣郝玉麟謹題為欽奉上諭事:乾隆二年五月三十日,準兵部咨開職方清吏司案呈,乾隆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并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瑯倚勢霸占,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后,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擾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其見在捕魚船只,飭令該地方官照例編號稽查辦理。此項陋規既經裁除,若水師提督衙門有公用必不可少之處,著郝玉麟將他項銀兩酌撥數百金補之。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相應行文該督可也。合咨欽遵施行等因。又準戶部咨同前因各到臣。準此,隨經欽遵出示宣布曉諭禁革,并移行遵照外,茲準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稱:為照本提督衙門有應援通省之責,所遣官兵,不有賞罰,無以勸懲。如每年兩班哨巡,春秋二季大操,以及按期操考、獲匪緝私、遠近差遣,動需賞給,此乃按歲必不可少之公用。向來俱就澎湖漁例內支應。今此項既經奉旨禁革,所有公用之費,見荷圣恩體恤,交與本部院將他項銀兩酌撥補之,自應聽候酌裁而行。相應據實咨明,請煩察照施行等因到臣。
準此,該臣看得:接準部咨,欽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并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瑯倚勢霸占,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后,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擾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其見在捕魚船只,飭令該地方官照例編號稽查辦理。此項陋規既經裁除,若水師提督衙門有公用必不可少之處,著郝玉麟將他項銀兩酌撥數百金補之。欽此。臣欽遵諭旨,隨即出示宣布皇仁,曉諭禁革,并移行遵照去后。茲準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稱:水師提督衙門有應援通省之責,所遣官兵,不有賞罰,無以勸懲。如每年兩班哨巡、春秋二季大操以及按期操考、獲匪緝私、遠近差遣,動需賞給。此乃按歲必不可少之公用,向來俱就澎湖漁例內支應。今此項既經奉旨禁革,所有公用之費,見荷圣恩體恤,交臣將他項銀兩酌撥補之,應聽臣酌裁等因。臣查陸路提督衙門,亦系應援全省,從前曾于減報倒馬案內,經臣奏請于下剩朋銀內撥給銀五百兩以為賞號之需,荷蒙世宗憲皇帝俞允在案。今水師提督衙門事同一例,相應仰懇皇上天恩,一視同仁,俯準每年酌撥銀五百兩以為賞號等項之用。其銀亦請于減報倒馬下剩朋扣銀內支銷。理合遵旨具疏題明,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二年七月初二日,閩浙總督銜專管福建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襲騎都尉加七級紀錄四十二次功加一等駐札福州府郝玉麟。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四二頁。
四、閩浙總督策揭帖
署理鎮守福州等處將軍暫署閩浙總督印務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鑾儀衛鑾儀使紀錄二次策為懇乞據情恭謝天恩,以抒下悃事:據署福建布政司事按察使張嗣昌呈詳:奉閩浙總督德部院案驗,乾隆六年六月十五日,準戶部咨為欽奉上諭事,福建司案呈,乾隆六年五月十五日內閣奉上諭:福建臺灣地方,上年秋間缺雨,收成較常歉薄。聞今春以米價日漸昂貴,小民謀食艱難,而納課猶為竭蹶。查臺灣縣自雍正十三年起至乾隆三年未完人丁正雜錢糧餉稅銀共二千二百一十六兩零,未完供粟共四萬三千七百一十石零;鳳山縣乾隆三年未完人丁正雜錢糧餉稅銀共三百五十六兩零,又未完四、五、六等年帶征三年分被災官莊銀四百三十六兩零,未完供粟五千一百四十七石零;諸羅縣乾隆元年起至三年未完官莊銀共四百三十九兩零,未完供粟二千六百三十二石零;此皆多年舊欠,今若責償于儉歲之后,民力未免拮據。朕心軫念,特沛恩膏,概行豁免。至乾隆四年以后未完銀粟,統俟本年十月成熟之后再行征收。庶追呼無擾,力量寬紓,海疆百姓共受蠲免緩征之益。該部即遵諭行。欽此。欽遵于本月十八日抄出到部,相應行文福督、福撫欽遵辦理可也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署巡撫王都察院案驗,準戶部咨同前因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