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奉此,又為前事奉本撫院批。本署司呈詳:該本司署布政使永寧查得臺灣府屬彰化縣,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二、三兩日,風雨狂驟,山水漲發,業將被水偏災情形,詳報具題。奉準部覆,彰化縣被水沖塌房屋、淹溺人口,既經動用存公銀兩,分別撫恤,應令俟事竣之日,造冊報銷。至乏食災民動支倉谷,先賑一月口糧,應令遵照定例,妥協辦理。至水沖沙壓田園,勸諭挑復補種,無力貧農酌借資本,如有不能挑復者勘明造冊題豁。其倒壞營房等項,轉飭確勘,另行分案題報等因,業經移行遵照,并奉飭移該管道員,委令該府率同該縣前往被災處所,確勘田園是否成災,取具勘過被災田園各冊結,并里民災戶甘結,核明詳送去后。茲準署臺灣道副使書成移開,遵即飭委署臺灣府知府方邦基,率同彰化縣知縣陸廣霖,履畝確勘,據各覆稱:當被水之時,早稻已收,晚禾甫插。遍歷查勘被水處所,除沙壓稍輕田園,業經勸諭業佃挑復補種,不至成災不開外,該縣將被水沖陷沙堆田園,造具總數冊結,黏連里民災戶甘結,該府加結,詳送到道。本署道查實,合就出具印結,移送到司。并聲明應免銀粟數目,遵照部行另行造報等由前來。本署司覆加確核,彰化縣勘實被水沖陷沙堆田園共七十九甲四分七厘八毫零,內下則田二十甲七厘五毫,下則園五十九甲四分三毫零,難以墾種,應請全蠲。遵即匯造簡明并總數各清冊,現在詳送察照具題。至撫恤賑借災民動用銀兩倉谷,俟賑借事竣之日,分晰造冊另詳請題。其倒壞營房等項,遵照部行轉飭確勘,另行分案詳報。再查該縣查勘限期,應以乾隆十三年八月初五日奉院題報情形之日起,扣限四十五日,計至九月二十日限滿。今查臺灣道府并該縣造送前項各冊結,于九月十八日出文,尚在限內,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到司,實由臺灣遠隔重洋,風信靡定,難拘例限,合并聲明等緣由,詳奉具題在案。該本司署布政使永寧查得:臺灣府屬彰化縣,乾隆十三年被水沖陷沙堆田園,業經取具該道府縣冊結及里民甘結,并匯造簡明總數各冊結,詳奉具題在案。茲準署臺灣道副使書成移,據署臺灣府知府方邦基催據彰化縣知縣陸廣霖造具勘實各里莊被水沖陷沙堆各則田園,難以墾種,應請全蠲銀粟數冊,移送到司。本署司逐一覆加確核,彰化縣被水沖陷沙堆田園共七十九甲四分七厘八毫零,各則不等,共無征粟一百四十一石七斗八升四合零,各勻丁銀不等,共無征勻丁銀七兩一分三毫零,沖陷沙堆,難以墾種,應請全蠲,遵即匯造簡明總數各售清詳送察核題蠲,以廣皇仁。再查此案應以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奉院具題勘實分數之日起,遵照定例,扣限兩月造報,除封印日期,計至乾隆十四年二月二十九日限滿。今查該縣請蠲銀粟數冊,系十四年二月十九日限內出文,至三月二十九日到司,實由遠隔重洋,風信靡定,難拘例限,合并聲明等由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閩省臺灣府屬彰化縣,乾隆十三年被水沖陷沙堆田園,經臣具題,并聲明應蠲銀粟數目,遵照定例另行造報在案。茲據署布政使永寧詳稱,準署臺灣道副使書成移稱,行據署臺灣府知府方邦基催據彰化縣知縣陸廣霖造具勘實被水沖陷沙堆難以墾種各則田園共七十九甲零,共無征粟一百四十一石七斗零,共無征勻丁銀七兩零,應請全蠲,匯造田園科則無征銀粟簡明總數各冊,詳報題蠲,以廣皇仁。并聲明此案應以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具題勘實被災分數之日起,扣限兩月造報,除封印日期計至乾隆十四年二月二十九日限滿。今查該縣請蠲銀粟數冊系十四年二月十九日限內出文,至三月二十九日到司,實由遠隔重洋,風信靡定,難拘例限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分送部科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喀爾吉善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臣未敢擅便,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紀錄二次駐札福州府臣潘思榘。

旨:囗囗議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九○~九一頁。

三六、戶部副折

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事務戶部尚書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加一級臣蔣溥等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陳弘謀奏稱:竊照各屬設立養濟院,收養無告窮民,給予口糧衣布,使疲癃殘疾、鰥寡孤獨,咸得其所,實出朝廷矜恤之盛典。前因額內孤貧原編口糧銀兩有多有寡,偏枯不均,乾隆三年經前撫臣盧焯題準通融裒益,每名每日給銀一分,已無不均之嘆。其衣布一項,亦有多寡不一,未經一并題明。如閩縣、侯官、莆田暨臺灣府屬之臺灣等縣,每名每年衣布銀自一兩一、二錢至一兩五、六錢不等。其羅源、閩清、永福、南靖、政和、武平、永定、寧德、壽寧、永春、大田、連江、寧洋等州縣,每名每年衣布銀自一錢二分至一錢七、八分,有僅止八分,三分有零不等者。其余各縣,或四、五錢、或七、八錢,概未一致。在數多者,衣布有余,或啟胥役侵扣中飽等弊;而數少之處,即敝衣尚不能蔽體,難免偏枯。今據布政使德舒查核通省地丁項下,內地各府州及臺灣所屬,每年額編衣布共銀二千二百八十五兩五錢六分零,額設孤貧四千一百八十九名口,通長勻算,每名每年應得衣布銀五錢四分五厘六毫零。請自乾隆十九年為始,照此支給,俾多寡適均,例歸畫一。各屬原編銀兩有余者裁歸起運解司,不足者于起運地丁銀內撥湊等因,詳請具奏前來。臣查閩省額設孤貧支給口糧衣布銀兩,均于地丁項下支給。口糧已經均勻派給,衣布銀兩現有偏枯,亦應均勻派給,以昭畫一。于帑項既無增減,而窮民咸沾實惠,永沐圣慈于無既矣。緣系地丁編款,臣謹會同閩浙總督革職留任又從寬留任臣喀爾吉善合詞具奏。謹奏。乾隆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月二十五日抄出到部。

臣等伏查乾隆三年十二月內,據前任福撫盧焯以閩省額設孤貧口糧銀兩各屬額載多寡懸殊,請照江南省安屬之例,每名口歲給銀三兩六錢,小建扣除,遇閏加增;有余者裁充兵餉,不足者于地丁銀內撥給,于各年奏銷冊內分晰造報等因。臣部覆準在案。其各屬額設孤貧衣布銀兩,查歷年地丁奏銷冊內,每年給發銀二千二百八十五兩五錢零,其作何勻給,從前原未議及。今該撫既稱閩省各屬發給衣布銀兩現有偏枯,應均勻派給,以昭畫一等語。應如該撫所奏,將額設孤貧衣布銀兩,令各屬均勻派給。自乾隆十九年為始,每名歲給衣布銀五錢四分五厘六毫零,于額編地丁項下支給,俾無告窮民,均沾實惠。其各屬原編地丁有余者裁歸起運解司,不足者于起運地丁銀內給發,仍于奏銷冊內分晰造報查核可也。謹奏請旨。乾隆十九年六月初十日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乾隆十九年六月日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事務戶部尚書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加一級臣蔣溥、經筵講官吏部右侍郎署左侍郎事務降三級留任又革職留任臣裘曰修、經筵講官左侍郎降二級留任臣嵇璜、御前侍衛右侍郎兼管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內務府總管署理步軍統領事務革職留任又革職留任紀錄三次臣阿里袞,經筵講官右侍郎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加一級臣劉綸。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一頁。

三七、戶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奎林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奎林等奏前事一折,相應抄錄原奏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十四日。

提督銜臺灣總兵臣奎林、布政使銜按察使兼臺灣道萬鍾杰跪奏為澎湖遭風情形、恭折奏聞事:竊臣等于本年六月二十八日,據澎湖通判王慶奎、護理副將事游擊黃象新稟報:六月初六日申刻,陡起颶風,半夜風雨,逾加狂猛。文武衙署、倉廒、暨兵房、民房俱有損壞倒塌,壓斃兵丁一名。商哨各船亦有擊損等語。臣等即委原署臺灣縣羅倫配船赴澎湖,協同該通判王慶奎、護理副將黃象新確勘,星馳稟復,以憑辦理。茲于七月二十日,該委員回郡稟稱:會同黃象新、王慶奎查勘確實,造冊前來。內開:倉廒倒壞二間,其余二十間瓦片全行掀落,鹽倉瓦片亦俱掀落,軍裝庫、火藥局及炮臺九座全行吹倒,文武衙署坍塌過半,城內及各汛兵房塌倒過半,余俱損壞,壓斃兵丁洪國平一名,大小民房共倒壞一千六百五十六間,損壞九千五百六十二間,人口間有被傷,尚無壓斃,該協營哨船三只篷索刮損,船身尚無損壞,又擊破商船囗只。再查各澳栽種小米、膏粱,業已收獲,蕃薯、花生現已補種等情。臣等查倉廒、軍裝、火藥庫局均關緊要,急宜修葺,未便俟詳明赴省領項,往返耽延,臣等飭臺灣府先行撥庫存銀一千兩解赴該通判,即行修理。其坍倒損壞兵房,應歸入臺灣建造兵房案內建蓋修理。至鹽倉瓦片被風掀落,所貯鹽一萬一千余石被風消化若干之數,查明飭臺灣府通融酌補。所有炮臺、文武衙署、民房倒壞間數及壓斃兵丁洪國平,臣等造具細冊,詳咨督撫,照例動項修理恤賞。至哨船損壞篷,已飭該營即行補換。理合將澎湖遭風情形,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閩浙總督臣伍拉納跪奏為澎湖一隅。被風、委員勘辦、恭折奏聞事:竊臣于七月二十二日接據澎湖通判王慶奎、護副將黃象新等稟報:六月初六日申刻,颶風陡作,繼以大雨。至初八日晴霽。民間房屋多有倒塌,壓斃兵丁洪國平一名。衙署、倉廒、營房庫局,亦有坍損。哨船三只篷囗〈纟索〉刮損,船身無壞。擊碎商船三只。該處不產稻禾,所種地瓜、花生,滋長暢茂,間有損傷,即堪補種,秋成可望有收等語。臣查澎湖孤懸海島,民人猝被風災,家室飄零,殊堪憫惻。查該廳協來稟,遲至月余方始遞到,實由風信不順所致。若再待覆查,已恐緩不及濟。且核覆該處倉廒止有兵谷,并無備貯閑款。臣隨飛飭藩司提銀三千兩,委署南勝同知曾中立管帶起程,配渡前往。并飭臺灣府楊廷理親赴澎湖,會同該廳協加意撫恤,給發坍房修費,以資棲止。并查明秋成是否成熟,及此外有無壓溺人口,一體殮埋。務期仰體皇仁,不使一夫失所,以副圣主痌癑在抱之至意。容俟撫恤事宜完竣,核實另奏,并將衙署、墎房、船只等項照例分別辦理外,所有澎湖一隅被風、提取庫項、委員勘辦緣由,理合恭折奏聞,伏祈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俱于本月初七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四九~一五○頁。

三八、兵部「為內閣抄出福水提兼臺灣總兵哈當阿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水提哈等奏前事一折,并奉上諭一道,相應恭錄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七年九月日。

福水提兼臺灣鎮臣哈當阿、福建臺灣道臣楊廷理跪奏為嘉義、彰化二縣地震、及現在籌辦并地方寧貼情形,恭折具奏事:本年六月二十二日申時,臺灣府城地震,其勢頗重。臣等當即飭委員弁分赴城廂內外查勘。據報倒壞民房五十四間,所幸動在日間,人多奔逸,僅止傷斃男婦三口。再查郡城城垣、衙署、監獄、倉廒均皆完好,惟城內及安平營房墻壁間有損壞等情。二十三日未時,風聞嘉義縣地方大震,有倒屋傷人之事。當委臺灣府楊紹裘星夜馳赴查勘去后。二十四日,據鳳山縣營具報:二十二日申時地震,縣城內外及各莊房屋,俱無損壞,惟阿公店街倒壞營房三間,店屋三間,阿里港街坍倒草屋八間,傷斃民人一名。又據嘉義縣營稟報:二十二日未、申二時,連次地震,申末尤甚,東、西、北三門倒壞民房十分之八,南門倒壞民房十分之四,人口俱有壓斃。聞得近山一帶村莊,亦有震倒房屋,傷斃人口。現在分頭確查,并飭委營弁巡典各官,分赴各鄉查明另報。再倉廒倒壞七間,軍裝、火藥各局及堆卡兵房俱有倒壞,壓斃兵丁一名。其在監人犯,先因墻裂將人犯提禁在外,撥役防護,并無損失。二十五日,又據彰化縣營稟報:二十二日未時地震數次,其勢甚重。文武衙署、民房坍倒十居其六,壓斃兵丁二名。聞得遠鄉民廬,俱有震坍,以及傷斃人口。現在往查另報。至監犯先已防護,并無損傷。又據淡防廳營稟稱:二十二日未時地震,城鄉各處并無倒壞房屋,傷損人口等情。當即飛飭臺灣府督同嘉義、彰化二縣上緊勘明具報。并飭設立粥廠,逐日指米煮給,并多為搭蓋棚寮,俾安棲止,以恤災黎。茲于七月十二日,據該府楊紹裘查明回郡稟稱:嘉義、彰化二縣地震被災情形,近山村莊較重,沿海各莊稍輕。且自五十一年逆匪滋擾之后,民間新建房屋,類皆筑土墻垣,木料細小,易于倒壞。并據開造各縣倒壞房屋,分別有力、無力及傷斃人口清冊前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新田县| 延寿县| 丹阳市| 金堂县| 安宁市| 外汇| 察隅县| 枞阳县| 瓮安县| 宜兴市| 永城市| 康平县| 融水| 广平县| 吉木乃县| 景东| 高阳县| 福建省| 石河子市| 定南县| 清丰县| 许昌市| 临汾市| 东至县| 五大连池市| 城固县| 宜章县| 连云港市| 瓮安县| 马尔康县| 建平县| 基隆市| 易门县| 平原县| 宜州市| 丹棱县| 临江市| 瑞昌市| 太谷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