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4評論

第1章 序

序一

《素書》原序

作者:張商英

《黃石公素書》六篇,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傳之者誤也。

晉亂,有盜發子房冢,于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

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于人間。然其傳者,特黃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盡哉。

余竊嘗評之:“‘天人之道,未嘗不相為用,古之圣賢皆盡心焉。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傅說陳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設天地四時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陰陽。孔子欲無言,老聃建之以常無有。’《陰符經》曰:‘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則鬼神變化,皆不逃吾之術,而況于刑名度數之間者歟!’”

黃石公,秦之隱君子也。其書簡,其意深;雖堯、舜、禹、文、傅說、周公、孔、老,亦無以出此矣。

然則,黃石公知秦之將亡,漢之將興,故以此《書》授子房。而子房者,豈能盡知其《書》哉!凡子房之所以為子房者,僅能用其一二耳。

《書》曰:“陰計外泄者敗。”子房用之,嘗勸高帝王韓信矣;《書》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嘗勸高帝侯雍齒矣;《書》曰:“決策于不仁者險。”子房用之,嘗勸高帝罷封六國矣;《書》曰:“設變致權,所以解結。”子房用之,嘗致四皓而立惠帝矣;《書》曰:‘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嘗擇留自封矣;《書》曰:‘絕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嘗棄人間事,從赤松子游矣。

嗟乎!遺粕棄滓,猶足以亡秦、項而帝沛公,況純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自漢以來,章句文詞之學熾,而知道之士極少。如諸葛亮、王猛、房喬、裴度等輩,雖號為一時賢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佛。此《書》所以不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也。

離有離無之謂“道”,非有非無之謂“神”,有而無之之謂“圣”,無而有之之謂“賢”。非此四者,雖口誦此《書》,亦不能身行之矣。

序二

《素書》相傳是黃石公傳于西漢名臣張良的一部傳奇著作。《素書》的體例類似于語錄體,流傳至今,影響甚廣。《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

因為歷經年代久遠,《素書》有很多的版本。比如明朝竄眇閣刊《先秦諸子合編》本、《漢魏叢書》本、明朝唐琳刊本、《說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書》本、明朝王士祺本、明朝溪香館刻楊慎評本等。

《素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包含很廣。有作者本人的人生觀,作者認為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潛居抱道,以待其時”是重要的處世哲學。明確地告訴讀此書的人,要想建立絕代之功,先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這樣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一定可以極人臣之位。

作者還闡明了用人原則,他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這些用人之道,都是領導階級應該掌握的。作者將人才分為俊、豪、杰三類,依據這三個標準來判斷人才可不可用。

在個人修養方面,作者說明了自己的見解。比如“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不但包含儒家思想,還闡述了道家思想的含義,可謂兼容并蓄。

書中還收錄了作者對治國安邦的見解,比如“短莫短于茍得”、“后令繆前者毀”、“足寒傷心,人怨傷國”、“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鐘”。這些對于君王治理國家,以及人們參與政治都有一定的啟發。

作者還闡述了處世為人的道理,“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對人們處理上下級之間的關系,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給出的見解言辭懇切。

《素書》可謂包羅萬象,時至今日,再讀此書,依然有受益匪淺之感。

——編者

上架時間:2016-01-05 17:28:34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名山县| 文安县| 巴楚县| 观塘区| 清河县| 肥城市| 万载县| 吉林省| 韩城市| 灌云县| 康乐县| 龙泉市| 昌邑市| 桦南县| 舞阳县| 嘉荫县| 锡林郭勒盟| 古交市| 绩溪县| 聂拉木县| 林西县| 台东县| 军事| 东莞市| 康定县| 搜索| 和静县| 会昌县| 克山县| 红桥区| 河北区| 柳江县| 名山县| 武功县| 洱源县| 迁西县| 亳州市| 澄迈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