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18章 關于盛和塾
- 第17章 提升自己,貫徹正義(2)
- 第16章 提升自己,貫徹正義(1)
- 第15章 培育后人,繼往開來(3)
- 第14章 培育后人,繼往開來(2)
- 第13章 培育后人,繼往開來(1)
第1章 前言
一個組織的命運由這個組織的領導者決定。企業(yè)的領導者對眾多員工的生活負有責任,領導者必須自覺地意識到這種使命的重要性,將員工們的心凝聚起來,帶領團隊朝前奮進。
通過日本航空公司(簡稱日航)的重建,我再次認識到這一條有多么重要。2010年2月,當我就任日航會長時,我首先感覺到的,就是日航受國家保護的那種“鐵飯碗”的企業(yè)體制,在日航總部與各個工作現(xiàn)場之間,完全缺乏“一體感”,缺乏彼此間的理解和配合。
因此,我上任以后,很快就到各個現(xiàn)場:航運、空乘以及飛機的維護保養(yǎng)等部門,向他們講述每一位員工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思維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同時,為了提升剛剛破產的日航員工們低落的士氣,我還向他們講述了各個部門的工作意義。
接著,我們制定了日航集團的經營理念,把公司的經營目的確定為“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然后,又制定了“日航哲學”,作為整個公司共同的行動指針。為了讓全體員工都掌握日航哲學,我利用一切機會,竭盡全力展開教育活動。
通過這樣的意識改革,員工們都自發(fā)地行動起來,決定要用自己的雙手重建日航。其結果,日航脫胎換骨了:改革了官僚主義的體制;改變了所謂“文書主義”的刻板的服務態(tài)度;全體員工都具備了經營者意識,都主動地參與到企業(yè)經營中來。
日航的經營業(yè)績迅速好轉,在宣布破產后僅僅兩年八個月就重新上市,同時成為全世界航空行業(yè)中屈指可數(shù)的高收益企業(yè)。由此可見,只要領導者和員工齊心協(xié)力,任何企業(yè)都可以獲得重生。
在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經濟長期持續(xù)低迷,原因并不是日本缺乏技術或者資金不足,日本擁有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而且他們都很勤奮;許多日本企業(yè)都有卓越的技術??上У氖牵浩髽I(yè)領導者沒有將企業(yè)具備的力量充分地引發(fā)出來。就是說,將組織引向正確的方向,讓員工以同自己一樣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這種領導能力不夠,領導作用沒有發(fā)揮。
順應中小企業(yè)年輕經營者們的強烈要求,我于1983
年創(chuàng)建了“盛和塾”,是學習企業(yè)經營的“塾”。
“盛和塾”現(xiàn)在已經有塾生9000名,日本國內外有分塾71家。在盛和塾里,我不但講解經營哲學—那是企業(yè)經營的基礎,而且進行“經營問答”,就是針對塾生們當前面臨的經營上的問題,提出我的意見和建議。
其中,眾多塾生感到煩惱的問題就是如何引導團隊正確前行。
本書就是“經營問答”的匯總。
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提出要求出版這本書,他們認為本書不僅對盛和塾的塾生,而且對直面同樣問題、感覺同樣煩惱的人,都有參考的作用。有關經營問答的書籍我已經出版了兩本,即《創(chuàng)造高收益》和《活用人才》。
這是第三本。
本書1章“回歸經營的原點”,回歸經營的原點是經營者的本分和義務。所謂經營的原點,就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方法”,我論述了自己的觀點。這是讓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第一步,也是企業(yè)經營永恒的課題。作為企業(yè)領導者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具體方法,我從七個方面做了闡述。
接下來的第2~6章,是從許多次的經營問答,或者是在懇親會中塾生提問和我的解答中挑選出來的有代表性的問答,都是在各種各樣的經營環(huán)境中,領導者引領團隊的指針,都是針對具體問題的問答。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要向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的伊藤公一先生表示感謝。還要向在盛和塾參與經營問答的塾生們,向平日里支持盛和塾活動的各位朋友,向盛和塾事務局諸橋賢二局長和宮田昇,以及京瓷公司常務董事大田嘉仁、秘書室經營研究部木谷重幸、巖友彥表示感謝。
通過本書的出版,我衷心祈愿有更多的人理解真正的領導力是什么,并掌握正確的領導方式,把組織搞活,引導團隊成長發(fā)展,推動低迷的日本經濟恢復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