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回歸經營的原點: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七個關鍵(1)

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經營無法回避的問題,經營者再努力,其個人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希望公司持續發展壯大,必須激發調動所有員工內在的積極性,共同努力,拼搏進取。

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經營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不管經營者個人多么努力,他能做的事情總有限度,想讓公司發展,就需要志同道合的員工一起努力工作。只有員工具備主人翁意識,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拼命工作,企業才能發展壯大。

這就是企業經營的原點。

如果想把企業做得更大,就要回歸到這個原點,清楚地認識這一條。

同樣,如果你是想創辦一個小企業,并想讓它發展成長,那么這個原點你也必須思考清楚。

把員工當作經營伙伴

企業經營最初級的形態,就是經營者自己單槍匹馬,或者與夫人一起創業,開個家庭作坊或個體商店。

但是靠這種形式,不管個人多么勤奮,也很難有余力來拓展經營。想要擴大事業規模,就不能不雇用員工。哪怕是招聘一兩名員工,與他們一起工作,謀求企業的成長發展。這時候,作為雇主,經營者應該與員工建立怎樣的關系呢?

比如,在聘用員工時,作為雇主,經營者會開出條件,比如月薪是多少。應聘者如果接受,就會同意在這種條件下提供自己的勞動力。但是,這不過是由簽訂雇傭合同形成的一種買賣性的勞資關系。但是,經營者所需要的是能與自己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伙伴”—分擔經營責任的“共同經營者”。要以這樣的心態將員工迎入公司。特別是小企業,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只能將僅有的員工當作伙伴,讓他們與自己想法一致,努力工作,支撐事業的發展。

因此,不管員工是一名也好兩名也好,從錄用那一刻起,就要把他當作共同經營的伙伴迎入公司。并對他說:“我就依靠你了!”而且平時就要用這種誠懇的態度對待他們。

這么做的話,員工會小看我吧!無意間我們常會這么去想。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從正面對員工直言相告:“我要依靠你。”這樣一種態度才是構筑公司內部正確的人際關系的第一步。

“各位員工,讓我們齊心協力把公司發展起來,請大家從各個方面來幫助我。我把大家當兄弟,當父子,與大家一起工作。”這些話必須當面對員工講清楚。

“我要依靠你”,講這一句話,接著,經營者把員工當作共同經營的伙伴。只要這么做,就能夠點燃員工的熱情。

我在創立京瓷(京瓷株式會社)后不久,就利用各種機會,敞開胸懷,積極地向員工們講述自己的想法,講述公司將如何發展。我這么做,就是因為我把員工當作了共同經營的伙伴。既然是我的經營伙伴,就必須讓他們理解我的想法。

“這樣的社長,我甘愿追隨。雖然公司的待遇并不高,但這個人我跟定了,我愿意一輩子跟他走”。為了讓員工們萌生這樣的心意,為了在企業里構建如此牢固的人際關系,我殫精竭慮,拼命努力。

正因為我把員工當伙伴,員工們才會認真地、用心地傾聽我的講話。打開胸懷,建立心心相通的關系,這就是點燃員工熱情的第一步。

讓員工愛戴你、迷戀你

但是,盡管我們努力去構筑這樣的關系,有時,我信任的員工仍然會辭職離去。這是最讓經營者感覺悲哀的事。發生這樣的事,甚至會讓社長產生自我否定的感覺。

“這個人是可用之才!”正當你信任他、期待他,并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卻輕易地辭職而去了。“這家伙大有可望,今后或許能成為公司的臺柱”。當你看重他,目光注視他的時候,他卻瞧不起公司,嫌棄而去。對于每天全力以赴、認真工作的經營者而言,這是最寂寞、最苦悶、最無奈的事了。

為了不發生這種令人痛苦的事,與他們建立發自內心的、令人感動的、心心相連的人際關系,經營者一定要千方百計、努力再努力。

在很久以前,當KDDI成立5周年時,有這么一件事。

當時有幾位從KDDI退休的經營干部相約,招待我們夫婦倆一起外出旅行。他們在京瓷幼小時期就進了公司,勤奮工作,后來又被派到KDDI。對京瓷和KDDI的發展都是有功之人。

行程安排打高爾夫球,在旅館住一宿,晚上舉辦謝恩會。我接受邀請,大家一邊喝酒,一邊推心置腹,深入交談。我說道:

“當初的京瓷只是京都的一家小企業,毫無名氣。那時的大學畢業生是不肯進京瓷這種小型企業的,除非他們別無去處。但是你們卻進來了。所謂‘破鍋配破蓋’,也算門當戶對吧。當時聚集到京瓷門下的,都是資質平庸的人。就靠著大家拼命努力,才有了京瓷的今天。”

我說到這里,他們就說,當時親戚朋友都著實為他們擔心:“什么京都陶瓷公司,從來沒聽說過。這公司可靠嗎?還是找一家靠譜一點的企業吧。”

但是,接著他們卻這么說:“不錯,我們對未來很擔憂,但在見到稻盛以后,心里就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是這個人的話,我們甘愿追隨,無怨無悔。就憑這一信念,我們一直努力奮斗,直到現在。我今年已經65歲了,和老婆孩子過得悠然自得,感覺很幸福。正因為遇到了你,才有了我的今天。大家都為在京瓷度過的這段人生由衷地高興。”在京瓷上市前,我把京瓷的股票按面額分給他們。一旦變現后,他們都成了中產階級。

可我說:“其實,了不起的是你們。來到京瓷這個破公司,信任我這個沒有經營經驗、沒有工作業績、才30歲出頭的青年,任勞任怨,心無旁騖,一直跟隨我,才有了今天。這不是我給的恩賜,是你們自己奮斗的結果。”

于是,他們這么說:“不!我們真的很幸運。當時,我們有些同學進了好公司,一時很得意,神氣活現的,可如今好比落敗的公雞,蠻可憐的。一開同學會,他們就很羨慕:‘你這家伙運氣好!運氣好!’無論碰到誰,都贊嘆我們人生幸福。從年輕時開始,一味相信稻盛,跟著稻盛打拼,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創業不久,進入還是小企業的京瓷,隨即辭職的人很多。當時留下來,堅持到退休的這些人,前后經過40年,還特意為我開謝恩會,說這些情深意切的話。

作為經營者,就是要培育這樣的員工。必須在公司內構建這樣的人際關系。愛戴你這個社長,迷戀你,去哪里都愿追隨你,要培養這樣的員工,必須讓他們獲得幸福。這就是企業經營者的責任。

那么,要獲得員工們的愛戴,該怎么做才好呢?

很簡單。如果你只愛自己,那么誰也不會愛你。忘卻自我,樂于自我犧牲,優先考慮員工,只要你這么做,員工就會愛戴你。

在工作中必須比所有的員工更努力、更拼命,經營者要有這種工作態度。另外,下班以后,錢少點沒關系,要自掏腰包來犒勞員工,主要是為了體現對部下的關愛體諒。用這樣的自我犧牲來打動員工的心。首先,這是前提。

闡述工作的意義

當然,僅做這些還不夠。在京瓷的創始期,我不僅在感情上打動員工的心,而且訴諸理性,努力用道理來說服員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那就是講述“工作的意義”。這對中小企業的員工而言,可以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創業時期的京瓷就是這么做的。

現在的京瓷,是精密陶瓷行業首屈一指的企業,被稱為擁有尖端技術的高科技企業。確實如此。但在精密陶瓷的制造現場,卻與高科技的形象有落差。特別是在京瓷創業初期,連廠房都是借來的老舊木房,根本感覺不到高新技術企業的氛圍。

精密陶瓷所用原料是極細顆粒的金屬氧化物,制造工序有原料的調配工序、用壓機壓制的成型工序,還有將燒結后的產品加工到符合尺寸精度的研削工序等,工作現場全是粉塵飛揚。

還有,將成型后的產品燒結的燒制工序,要用一千幾百度的高溫。當溫度超過一千幾百度時,火焰不是紅色,而是一片白光,如果不戴作業專用的眼鏡,連爐內也無法窺視。因為溫度太高,在夏季,勞動環境異常惡劣。當時被稱為“3K”工廠(苦、臟、危),一進車間馬上就是滿身粉塵滿身汗。員工們一點也感覺不到這是高科技的活兒,體會不到工作的意義。

我最初工作的企業松風工業是一家制造絕緣瓷瓶的公司,當時進廠的一批人,后來同我一起創建了京瓷。

當時我就覺得一定要想辦法提高他們對工作的熱情,提升并維持他們對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為此,我采用的辦法就是向他們講述工作的意義。

在晚間工作結束之后,我經常把他們召集在一起,講下面一番話:“大家日復一日,或揉粉、或成型、或燒制、或研削,或許大家覺得這是又單調又枯燥的工作。

但決非如此。

“現在大家手頭的研究,具有學術上的價值。無論是東京大學的教授、京都大學的教授,還是從事無機化學研究的專家們,至今沒有一個人在著手進行這種氧化物燒結的實用性研究。我們現在是在研究最尖端的技術,我們的工作意義重大。

“還有,我們現在所做的課題,全世界也只有一兩家公司在做,堪稱全世界最先進的研究開發。這種研發一旦成功,我們的產品將被廣泛使用,將對人們的生活做出巨大貢獻。而這個社會意義重大的研發工作成功還是失敗,完全取決于你們,取決于你們每天每日的工作。拜托你們了!”

如果只是簡單地下指示:“在乳缽中將這粉末和那粉末研磨混合!”那么員工們產生不了任何工作熱情。

所以,我總是諄諄地告訴他們“混合粉末”這一行為中蘊含了多么重要的意義。

當時還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剛過去10年。又逢經濟蕭條,日本還很窮困,找工作也很困難,高中畢業后,好歹進了公司,只要每個月能領到薪水就滿足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這么想。

但是,當他們發現了自己的工作中所包含的意義,他們就會熱情高漲,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潛力。

我就是這么想的,所以在工作結束后,每天晚上我都把他們聚集起來,不厭其煩,向他們訴說工作的意義。

揭示高目標

向員工闡述工作的意義,加上我開始時講的,樂于付出、自我犧牲,這兩條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員工們因此愛戴我這個經營者。在這基礎之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鼓足他們的干勁,我采取的措施就是揭示企業的愿景目標,也就是“Vision”。從京瓷還是中小企業的階段開始,我就一直向員工們訴說自己的夢想。

“我們生產的特殊陶瓷,對于全世界電子產業的發展不可或缺,讓我們向全世界供貨吧!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么,雖然起步時,我們是一個毫不起眼的街道工廠,但我想把它變為街道第一,就是原町第一的公司;成為街道第一后,就要成為中京區第一;成為中京區第一后,就要成為京都第一;成為京都第一后,就要成為日本第一;成為日本第一后,就要成為世界第一。”

京瓷在京都市中京區西面的京原町創立,所以先說“原町第一”。借他人廠房的一角,員工只有幾十人,是年銷售額不足1億日元的小企業。從那時起,我就不斷向員工們鼓吹“要立志成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企業”。

但是實際上,從最近的市營電車站到公司這一段短短的距離中,就有一家大型企業—京都機械工具公司。從早到晚,“當!當!”的壓機聲響個不停,一派生氣蓬勃的景象。這家工廠生產維修汽車用的扳手、鉗子等車載工具。而我們借人家的木結構倉庫,跌跌撞撞,剛剛投產,不過是一個才起步的小企業。

因此,嘴上說要成為街道第一,但員工聽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卻是:“要做到比上班路上的那家大型企業還要大,怎么可能呢?”就連說豪言壯語的我自己,當初脫口而出說這話的時候,也沒相信真的能做到。

更不用說“中京區第一”。中京區有一家上市企業島津制作所。這家企業是全世界分析儀器制造商中非常出名的公司。要成為中京區第一,就必須超越島津制作所。這簡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盡管如此,我依然不知疲倦地、不厭其煩地向員工們訴說夢想:“要成為中京區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世界第一。”

于是,起初半信半疑的員工們不知從何時起就相信了我所訴說的夢想,并且為實現這一夢想齊心合力,努力奮斗。而我自己也逐漸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確實的目標。

其結果,京瓷在精密陶瓷領域超越了原本領先的巨型企業,成長為世界第一的公司。同時,展開了多項事業,成長為年銷售額超過10000億日元的企業。

聚集在企業里的人們,是不是具備共同的夢想、共同的愿望,企業成長的能力將大相徑庭。企業的全體員工共同擁有美好的愿景、遠大的目標,大家都具備“非如此不可”的強烈愿望,那么,強大的意志的力量就能發揮出來,組織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朝著夢想實現的方向前進,超越一切障礙。

實現夢想、實現愿望的力量的源泉就是“愿景和目標”。“要把公司做成這種理想的模樣!”描繪這樣的愿景,與員工共同擁有這樣的愿景,把他們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就能獲得推動企業發展的巨大力量。

明確企業的使命

再進一步,為了維持員工的熱情,保持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不動搖,不松勁,就需要“Mission”,換句話說,就是明確公司的使命,并與全體員工共同擁有這一使命。

讓我理解這個“Mission”,也就是明白京瓷公司目的、使命的契機,就是公司設立后第三年發生的員工的反叛事件,當時京瓷還是一個很小的企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璧山县| 卢湾区| 铁岭市| 黄山市| 长泰县| 林州市| 盐亭县| 叶城县| 甘洛县| 琼海市| 南江县| 广东省| 吉首市| 兖州市| 崇左市| 尼木县| 江油市| 桃园县| 平南县| 木兰县| 志丹县| 华蓥市| 如皋市| 江口县| 伽师县| 永登县| 桐柏县| 都兰县| 黄山市| 灵宝市| 黄陵县| 凤城市| 沾化县| 阿坝县| 道真| 鹤岗市| 泉州市| 大悟县| 山阳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