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對不起,我要改封瓊州王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春。
新生的大明王朝已經渡過了二十三年。
這二十幾年來,大明王朝表面風調雨順,但即將迎來驚天動蕩。
應天府皇城,奉天殿。
大殿內,兩側站著文武百官及幾個應召回京的藩王。
八王爺朱梓站在藩王一列,他臉色平靜,但內心卻已是翻天覆地般變化。
“看個短劇,我居然穿越了?”
通過原主的記憶,他得知自己成了老朱的第八個兒子,潭王朱梓,只是這個潭王歷史上好像沒什么評價。
前世他是南大歷史系畢業的,當年研究明朝正史的時候,曾經翻到過這個潭王的寥寥幾句記載。
【四月,因胡惟庸案中潭王妃兄弟於琥牽涉其中被誅,王妃之父於顯雖已死,然因兒子的緣故,被追列于胡黨之中,故梓不自安。太祖遣使者至潭王處進行撫慰,并召潭王入宮,不料潭王驚懼萬分,竟攜王妃一同自焚而死,年僅二十二歲,死后無謚。因潭王朱梓無子,故國除。】
眼下是三月份,還有一個月,那場震驚朝野的胡惟庸案余波就要再次襲來,而自己,也會因為潭王妃的關系被迫牽連進去。
但是,朱梓不想就這樣死去。
按照后世對朱元璋的研究,他這個人極重親情,除非萬不得已,他在世時,從沒有真正處死過哪怕一位自己的血親。
所以,按照老朱的性子,此番召見,估摸著也只是迫于朝野壓力,做個樣子,責罰一番,最差最差,軟禁降爵,很大概率并不會真的處死他。
即便如此,前世的朱梓仍然無比畏懼自家老爹的威名,就在朱元璋詔其回京的旨意剛到,他便自焚而薨。
剛剛穿越的朱梓搖了搖頭,這斯這般懦弱,竟然還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幾個兒子之一?
他從來不喜歡將主動權交給旁人,哪怕局勢如何兇險,他也希望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畢竟伴君如伴虎,指不定哪天蔣瓛這個兔崽子再查出什么對他不利的栽贓之詞,到那時可就真的自身難保了。
朱梓思來想去,還是想要主動自救。
他思慮許久,只聽得大殿上,一個尖利沙啞的聲音傳入耳中,“即日起,禁止商民與外藩進行貿易,各地沿海民戶內遷五十里,違者一律處斬,株連九族,發配邊疆!”
朱梓心中一動,機會來了。
眼下他想要破局,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長沙府,遠離老朱,做出一副改過自新、不涉任何黨政的形象,免得真被牽連進胡惟庸案,老朱虎毒食子,可就麻煩了。
于是,他一個跨步站出來,朗聲道:“父皇,兒臣有本啟奏!”
他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幾個兄弟瞬間投來目光,他們眼神中多有驚訝與不解,仿佛在說大家一起擺爛當王爺,你怎么偷偷努力了。
而大臣們也是投來目光,潭王往日上朝不都是跟幾個藩王一起當啞巴的嗎?今日怎么變了?“說!”
高臺龍椅上,老朱看著這個平日里沒什么表現的兒子,想著他應當是想表現一下,便同意了。
“父皇,兒臣以為,禁海之策不妥,自兩宋以來,沿海民眾都以海為生,如果禁海,那么他們失去了賴以為生的資源就會成為流民,而且對于國家財政也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每年多少外藩通過海上航行攜帶大量貨物與資金來我大明進行貿易,如果將這一切都禁止,那么會少很多稅收,于國家不利,兒臣懇請父皇三思!”
作為后世人,當然明白此時禁海對大明百害無一利,而且,他還想借此機會被老朱罰回封地,以免被老朱念叨。
“潭王殿下想的是否太過復雜?不過是海邊小民而已,一個禁海就能滋生禍端了?再說了,不禁海,如何處理倭寇襲擾?”
在朱梓說完,老朱尚未答復的時候,重新入仕的李善長便下意識地出言駁斥。
朱梓看著李善長蒼老的身軀,不禁想到再過不久,他也將被牽連進胡淮庸案,以至于不得善終,全族受累枉死。
不過,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朱梓坦然應對,“李相此言差矣,如果禁海是為了不被倭寇襲擾,那萬一倭寇不依不饒呢?你又如何保證內遷的海民生存?如果由咱朝廷提供幫扶,那么每年財政需要支出多少?如果不提供幫扶,一旦那些海民活不下去到處流竄形成流民群體,你又當如何?”
“如果這些你都無法保證,那么海禁就未必是一計良策!”
朱梓那清朗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讓文武百官都陷入思考,當然,主要是文官思考,而武官則是吃驚平日里話不多的小子,今日怎么話多了起來。
“這...”李善長被說得啞口無言,他沉吟了片刻,忽然跪下,“陛下,不可取消海禁啊!浙江,福建等地被倭寇襲擾不堪重負,已經滋生許多流民了?!?
“你...”
朱梓還想爭辯,不過被老朱打斷了。
“好了,海禁乃是咱登基之時便定下的,就不要再爭論了,此事就這樣吧!”
朱元璋那渾厚而又帶著威嚴的聲音,讓朱梓感慨,帝皇就是帝皇,憑一言便可決定人的生死,但,他還不想放棄。
“父皇,如果您一定要實施海禁,那,兒臣請改封瓊州!”朱梓跪在地上,頂戴觸地,俯首帖耳。
他這一下,直接讓朝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瓊州?那不是遠的沒邊了?”
“瓊州那蠻夷之地,自古都是流放重犯的地方,潭王這是何故?”
“潭王這是失心瘋了?好端端的要開海,現在還要改封。”
“不知道,要不讓太醫瞅瞅。”
“或許,這是咱們陛下設的計謀呢?”
“唉,多好的人啊,咋就想不開呢?”
群臣之間捂嘴嗡響,嘴唇微動。
龍椅上,朱元璋一拍御案,怒道:“潭王,你今天話太多了!咱看你是在應天待太久了,閑的,既然如此,你先回府待著,蔣瓛—”
“父皇,八弟他不懂事,請父皇收回成命吧。”朱棣一聽蔣瓛二字,便知不妙,立馬搶先站了出來,強行打斷了朱元璋話語,想替自己這個一根筋的八弟求情。
他隱約知道些關于胡惟庸案和自己這個老八的牽扯,一旦自己這個老子真的喊出蔣瓛,把下面的話說完,事情可能就真的沒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他剛才也是一時氣話,此刻被老四打了個岔子,總算冷靜了下來,若真的在朝堂之上將潭王妃胞弟私通胡惟庸,蓄謀造反一事說出來,那自己這個兒子勢必會成為這群江南士紳口誅筆伐的核心對象。
到時候,就是自己想保也很難保下來了。
太子朱標也急匆匆從御案跟前走來,站在朱梓旁邊,悄聲說:“八弟,你不要再犟了,趕緊給父皇認個錯?!?
“謝謝大哥、四哥,但這事兒你們就別管了?!敝扈髅蜃旎氐?。
他抬起頭,直直地盯著朱元璋,語氣堅定地說:“父皇,兒臣請改封瓊州!請父皇成全!”
“你!你要氣死咱不成?”朱元璋與朱梓對視,但從他的眼神中沒有看出半點怯懦。
朱元璋心中略微吃驚,這小子今日怎么這么勇。
但,嘴上還是做出決定,“既然潭王極力想改封,那便改封吧,擬旨,即日起潭王改封瓊州,為瓊州王,命其即刻準備就藩!”
朱標、朱棣瞧見八弟與父皇的對視,不由同時臉色一變,實在是想不通為何平日膽子怕事的八弟,能做出今日的舉動。
朱棣又仿佛回憶了剛才自己這八弟的前言后語。
開海禁,改封瓊州?
莫非?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臉色變幻幾次。
“謝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