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梓:四哥,你根本不懂我的快樂!
- 大明:我老八,打造海上日不落!
- 草莓醬丶
- 3149字
- 2024-01-30 12:31:24
“四哥,剛才在大殿上多謝你了?!钡钔猓扈鹘o四哥道謝,雖然他可能不太在意。
“八弟,你別說了,快跟我去找大哥,如今大哥剛剛出巡回來,想來只有他可以勸父皇了?!?
朱棣拉著他的手,就要去尋太子朱標。
眼下的朱棣還不是后來的永樂帝,此時的他還看重兄弟情義,所以朱梓是真心感謝他。
“四哥,不用了,我意已決,況且,去瓊州是我提出來的。”
“八弟,你...!”朱棣眼中是不解,語氣責備,“你糊涂啊,那瓊州是何地方?乃是抄家罪臣發配之地,毒瘴蟲生,餓殍遍野,你這一去,可就不一定能再回應天府了!”
“四哥,我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腦熱做出的,而是仔細思考過,如今那瓊州尚未開發,正適合我去開發,只要給我三年時間,必定將瓊州打造成海上夜明珠,不亞于應天府的繁榮程度,還能平定倭寇之亂?!?
朱梓向朱棣透露一點點想法,他這當然不是胡說,而是因為金手指的存在。
沒錯,穿越的時候,老天爺將他正在玩的一款重做游戲【帝國與時代4】帶了過來,成了他的金手指,可以根據實力階段解鎖召喚農民,士兵,建筑,船只,火器等等...
有這個系統在,他要是離老朱近了,怕是很容易就被發現,只有離得夠遠才能安穩發展。
瓊州即是后來的海南,位于大明疆域最南端,很適合他利用系統大肆發展壯大。
朱棣心里一咯噔,臉上卻表現出莫名的詫異,“八弟,你在說什么胡話??”
“四哥信我!”
“三年內將瓊州變成不亞于應天府的繁榮程度,還能平定倭寇之亂?”
朱棣復問。
平定倭寇之亂在朱棣看來,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只不過大明初定,北邊北元、南邊云南,西邊吐蕃各族都還未徹底平定,實在沒必要大炮打蚊子,去專門對付這些規模只有數百人的流竄匪寇。
但這前一句可就不得了了,甚至在當下的洪武來說,簡直是個天方夜譚的事情。
明初洪武時期,還處在災后重建的灰色時代,再加上朱元璋每隔數年必有一次北征,國庫并不充裕。
而出生草莽的朱元璋又沒能很好地設計賦稅制度,導致全國各地的稅銀、稅糧的收繳一年難似一年。
想要將瓊州這個蠻荒之地,打造成現如今應天府的模樣?
自己這個八弟要么是腦子燒成驢了?要么。。。?
自己老爹修建應天府,前前后后可是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還從兩江各地遷移了將近6萬工役和富商,足足40余萬人。
這才有了如今繁華的應天大府。
“沒錯,四哥。你可知兩宋時,光是海上貿易所帶來的財政收入每年就高達千萬貫,這才讓兩宋以偏安之地能交得起每年幾百萬貫的歲幣?!?
朱梓搞考古的,對歷史資料當然不陌生,當即便給朱棣科普,開放海上貿易于大明有利,而禁海則百害無一利。
“每年千萬貫,這.這也..太多了吧!”朱棣臉色震驚,他粗淺了解過,如今大明修養生息后,每年收上來的稅賦銀貨不過百萬兩,其余的都是布匹糧食等,如果能每年增加千萬貫的收入,那么國力將更強!
“走,八弟,跟我去找父皇說清楚,讓他多給你派些人!”朱棣拉著他的手,也不去找太子了,轉頭就要往武英殿走。
被朱梓掙脫,“四哥,你太心急了,眼下我說的一切都是虛無,你讓父皇如何相信?”
“也是,是四哥沖動了!”朱棣摸摸頭,有些失態,便搓了搓手,耐下性子說道:“那你有什么需求就跟四哥說,四哥一定幫你辦到?!?
“多謝四哥,暫時沒有需要的,如果以后有,還請四哥不要忘記!”
“那當然!四哥保證!”朱棣拍著胸脯。
-----------------
“三年打造海上夜明珠,將瓊州打造成下一刻應天府?還平定倭寇之亂?老八怎的也開始胡言亂語?”朱元璋看完冊子,搖頭惋惜。
身后一身青色素甲的蔣瓛,沉默不語。
但是,朱元璋惋惜之余又有些生氣,他以為下朝后老八會來認錯,可這等來的卻是如此狂妄之言。
于是,朱元璋喚來殿外的大太監,“傳令,不準任何人幫助瓊王,如果被咱發現,抄家流放瓊州,就去專心與瓊王作伴吧。另外,燕王近來有些閑散無事了,讓他也即刻回北平,帶兵去支援徐國公吧!”
潭王朱梓上請改封瓊州一事,傳遍整個應天府,然后又隨著市井商人的傳播,讓更多地方知道,大明朝出了個傻子王爺,居然會自己申請改封藩國到瓊州去,那里可是鳥不拉屎的蠻夷之地。
當然,這一切朱梓目前還不知道。
他正在原潭王府大肆興建土木,將原本掛著的潭王牌匾換成瓊王牌匾,正巧碰上從宮中趕來的太子朱標。
“八弟,你為何如此心急?不如我再去勸勸父皇?”
朱標昨日還讓他不要急,等他去勸勸父皇再說,哪知他今日就開始拆王府換牌匾了。
“大哥,你來了?!敝扈髯屜氯朔€重點將牌匾換上,這才走到朱標跟前。
“大哥,不用去勸了,父皇已經下令不許你們幫忙了,這樣也好,我還樂得清靜。”
他笑著說,但落在朱標眼中,這就是八弟強撐的表現。
不過,朱標一想到父皇下了嚴令,他如今也不太好再去勸,只是拍了拍朱梓的肩膀,“八弟,你這一去,多保重!”
“大哥,我沒事?!?
朱標珍惜與弟弟待在一起的最后時間,而朱梓同樣也是這個想法,于是差人去喊來四哥朱棣,三人在瓊王府喝了個大醉。
第二天。
朱梓站在王府后院,眼前是他昨日假借改換門庭的理由,差人采買的少量木材,因為擔心走漏風聲,朱梓并未采購太多。
只見朱梓靠近木材,伸手一揮,一根根木材迅速消失。
他的眼前浮現一個光幕:
【宿主:朱梓】
【時代:黑暗時代】
【木材:50】
【黃金:1000】
【糧食:30】
【石料:80】
這就是他的金手指,帝國與時代的界面,上面記錄的是他這兩天讓下人采買和變賣一部分王府藏品換來的。
有了這些,去了瓊州的啟動資金便有了,而且,朱梓并不想帶太多人去,因為王府之中可能有老朱的眼線,他又分辨不出,所以決定應天府內的親衛侍從一個也不帶。
只帶上陪伴他從小到大的貼身親衛徐欽輝和剛從牙行買來的一個小丫頭,給她取名竹兒是準備用她為貼身丫鬟的,便乘馬車獨自出城。
這次離開,他誰也沒告訴,但想來應該是瞞不過老朱,老朱知道后應當會很生氣吧。
也是,自己搞了個先例,主動申請改封,而且還是封去蠻夷之地。
不過老朱倒還是愛自己兒子的,就連自己最后提出的,想要兼任廣東布政使司左參政,分管瓊州府一地,雖說按品階,按實缺,廣東并不缺一個左參政,但朱元璋竟然也給了。
料想如此行徑,老朱應該也能明白自己的意思,想必應該不會太過為難自己的王妃了。
一路出了應天城,朱梓撩開簾子,最后看了眼幾十米高的應天府南大門聚寶門,那高聳的城墻,往來絡繹不絕的百姓,給他心頭徒添了幾分傷感和彷徨。
怎么說呢,穿越過來也不過幾天時間,也才剛剛適應了基本的古代生活,但要說誰人心大到突然穿越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卻毫無心理壓力,朱梓是不信的。
此前行為,最關鍵的還是為了解決自己王妃胞弟闖下禍事后引發的連鎖反應。
同時,覺醒了這帝國系統,也只有遠離老朱的朝堂,才有可能實現。
倒不是說朱梓真想如何如何,而是以他現代人的思維,明知道明初有很多弊病,但自己僅僅是個八皇子,還剛剛因為胡惟庸案被牽連,屬實沒有什么政治資本和家國覺悟,能頂著朱元璋的暴怒,去硬剛他定下的這么多國策。
封藩之策,被后人指摘無數。
剛剛過去不久的空印案,本質上就是賦稅政策的弊病。
重農抑商之國策,硬生生將唐宋元以來的經商氛圍一打而空。
路引戶籍制度,把所有人牢牢地拴在了自己的那塊土地之上,再次壓制了商業的發展。
海禁之法以及對周邊藩國的蔑視輕信,導致原本可以趁著小日子南北混戰之際,提前600年解決這個心腹大患。
還有大明寶鈔所代表的貨幣政策、基本沿用唐宋的兩稅法、即將人頭滾滾的裁撤宰相等等。
朱梓作為一個考古工作者,能夠重生回到自己研究了十幾年的明朝,如何不想將這些積弊一掃而空。
但,他也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眼下,先確保自己能夠安安穩穩的活下去,不受朝堂紛爭的影響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以后的未來,朱梓輕嘆了口氣。
還是等未來再說吧。
“應天府,我會再回來的!”朱梓拉開馬車布簾的一角,再次回頭看了眼逐漸遠去的應天府,輕聲喃道。
“王爺,我們這是去哪兒?。俊瘪R車內,竹兒細聲問道。
“去一個很遠的地方?!?
“王爺為什么要去那兒?。苛粼趹旄缓脝??”
“因為,那里有很多寶貝等著我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