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朝九晚五,老朱被我氣炸了
最新章節
- 第66章 發動御史,彈劾蘇泓!
- 第65章 金鑾殿表演淋尖踢斛
- 第64章 老朱:難道你覺得我老到昏聵了?
- 第63章 胡惟庸的頭腦風暴,要主動出擊
- 第62章 馬皇后:莫不是殺了蘇泓?
- 第61章 胡惟庸的自信,拿捏蘇泓
第1章 這太平縣縣令,咱好好好查一查才是!
明洪武八年。
寧國府。
郊外,一輛輛馬車正在疾馳。
看前面護衛的裝扮,像是個商隊。
而在商隊的最中央,一輛最為寬大的馬車里,有倆人位于其中。
一個年長一些,看起來是個老者,還有一個中年,皆為男性。
他倆雖身著布衣,不過氣度都是頗為不凡。
尤其是這老者。
雖只是端坐,臉上沒有什么表情波動。
但在平靜的表情中,仍是能夠看得出來一副不怒自威的景象。
“父皇。”
“咱們這次巡視,目的地并沒有此處吧。”
“這突然改路來寧國府,還如此裝扮,是何用意?”
中年男性不解。
這二人,正是當今太子朱標以及皇帝朱元璋。
本來他們二人是東巡杭州,沿路視察受災情況。
但朱元璋突然改路,讓他有此一問。
“嗯。”
朱元璋捋了一下胡須。
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詢問起來:“你知道今年寧國府的賦稅是多少?”
“足足有其他周邊府的兩倍之多。”
“你不覺得有些蹊蹺么?”
“兩倍?”朱標略微一愣,而后立刻就是反應過來。
“父皇的意思是……”
“是說這寧國知府,有可能是為了政績,而強行提高賦稅?”
“今番天下剛定,百廢待興,各地都有賦稅減免,這寧國府卻收了兩倍于其他府的賦稅,確實蹊蹺。”
“兩倍賦稅,在此種情況下可以說是橫征暴斂,敲骨吸髓都不過分!足以壓的老百姓喘不過氣來!”
“這寧國府離應天府不過六百余里地,知府竟如此大膽?”
“父皇是想通過此種微服出訪的形式,來此地探一探虛實?”
朱標說著話便眉頭緊蹙,語氣更是不由得重了起來。
但他轉念一想,又是提出自己的疑問:“可是如此的話,我們應當在寧國府之中,見到的是蕭條破敗之景象。”
“可這寧國府,我們已經走了五個縣,未發現有什么不妥之處。”
“要知道,這兩年此地可是有過旱災!”
“連富庶之地杭州府的民眾,過的也都是較為貧苦。”
“但這寧國府與其他府縣相比,民眾看起來更是要富裕一些……在遭受了旱災尚且如此,如果是橫征暴斂的話,斷然不會是如此景象!”
“這又是為何?”
朱標回問。
這兩年天生異常。
一向雨水豐沛的江南地區,竟然出現了罕見的干旱。
縱然不是大旱,也使得一些稻田干涸,莊稼欠收。
此次朱元璋東尋杭州,也是為了探查受災情況。
“確實如此,可是你忽略了,我們還有一縣之地未去。”朱元璋點點頭。
“這寧國府現轄統共有六個縣。”
“其中五個縣的賬目,在這兩天過路之時,我已讓親軍都尉司之人悄然收集。”
“并未有什么不妥之處。”
“便是這最后一個縣太平縣的賬目……可是真讓人觸目驚心啊!”
說到這里。
朱元璋的語氣陡然之間提高了八度。
語氣森寒,讓這寬敞的馬車之中,甚至都多了幾絲寒意。
他說完。
身旁的朱標似乎感受到了濃濃的殺意,縱然是他,都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不過他更多將注意力,是集中在朱元璋的話中。
“父皇的意思是……”
“這寧國府現轄的其他縣,賦稅都是正常水平。”
“只有這太平縣,賦稅高到離譜?!”
“以區區一縣的賦稅,將整個寧國府,總共六縣的賦稅拉高兩倍?!”
“還有這種事情?!”
縱然是心地仁慈的朱標,說出的話也變得冰冷起來。
“卻是如此!”朱元璋點點頭,語氣之中的寒意,似已將這馬車凍透。
“這太平縣的賦稅,足足有正常縣城的十四倍之多!”
“咱難以想象,這太平縣現在究竟是怎樣的人間煉獄!”
“十四倍的賦稅……”
“怕是把整個縣的百姓都煉成渣,都榨不出這些油水來!!”
“這太平縣縣令倒真的是好本事……”
“倒真是朕的好大臣,老百姓的好父母官啊!”
“如此好官,你說咱有沒有必要親自去一趟看看?”
“親自給這蘇泓封賞?!”
朱元璋語氣森寒。
這些字,幾乎都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而他雖然說的是封賞……
但一旁朱標聽到,卻已經是清楚的很。
這太平縣令蘇泓怕是要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朱元璋跟朱標二人,可以說是草根天子。
自然是清楚這賦稅的其中道道,知道這太平縣問題絕對很大。
朱元璋給農商稅定的稅收很低,三十稅一。
即30分之一的抽成。
但每個縣都是根據其戶口有賦稅目標的。
且是成為其中官員的考核標準。
在正常情況下足額繳納幾年,便可獲得升遷。
如果是遇見災害,像是旱災、水災……那么賦稅自然也會降一些。
相對應的。
如果這縣賦稅收的破了目標,也就是當地官員的政績。
升遷就更容易一些。
所以就會出現一些縣官,為了升遷而加大征稅的力度的情況。
往往導致民不聊生。
“你爺爺奶奶,都是因為當地縣官,不顧當地遭災的情況。”
“還橫征暴斂,把咱家底最后一點糧食給征走了,這才導致餓死。”
“沒想到,現如今還有這種貪官……這太平縣令蘇泓,當真是辜負了咱的期待!”
“咱是沒有想到,他是這種人!”
朱元璋語氣慢慢平靜下來。
只不過話里面。
好像還有別的一些意思。
“父皇的意思是……您跟這太平縣縣令,還有一番淵源?”
朱標察覺出來,如此問道。
“不提也罷。”
朱元璋擺擺手,顯然是不想多說什么。
外面馬車還在疾馳。
在拐過了一個三岔路口后,莫名地道路變得不再顛簸起來。
如履平地一般。而朱元璋在大動肝火之后也有些疲憊。
倚在馬車之后,眼皮打架,慢慢睡著。
“唉。”
“父皇太過勞累了。”
一旁朱標看著有些心疼。
給朱元璋披上被子。
隨后他好像是反應過來什么,便是拉開窗簾。
看到所經過的道路一片漆黑,看起來很是奇怪。
但車馬經過卻平穩的很。
“為何如此古怪?”
“鋪路的是何種材料?”
朱標小聲嘀咕。
他有心想要問一下,不過看著正在熟睡的朱元璋。
便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而在這條路上疾馳的。
除了他們之外,似乎也有不少車隊經過。
讓朱標頗為好奇。
“這……似乎都是商隊啊。”
“去往這太平縣的商隊,竟有如此之多?”
他心中已十分好奇。
就這樣一直行進了數里地,已經到達了太平縣縣衙后,在朱標的提醒下。
朱元璋才是悠悠轉醒。
“已經到太平縣衙?”
“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