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太平縣的環(huán)境,比應(yīng)天府都要好啊!朱家父子震驚
- 大明:朝九晚五,老朱被我氣炸了
- 直播考古
- 2126字
- 2024-01-17 09:55:03
“滁州故人?”
蘇泓聽到衙役的話,本能地愣了一下。
只不過表情隨即就發(fā)生變化,喜道。
“這人可是商人?”
在得到衙役的肯定回復(fù)。
他直接從躺椅上蹦了起來。
“諸老爺子怎么來了?”
“這么多年杳無音訊,他是怎么找到這里的?”
蘇泓顯得很是激動。
頗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
“不行,我得趕緊去迎接他!”
隨即他就是看了看要吃的午飯。
頓時就搖搖頭。
“你趕緊去把人請到這里來。”
“這太寒酸了,遠(yuǎn)不是待客之道!我得在這里收拾一下,好好招待一番才行。”
蘇泓吩咐下去,衙役應(yīng)下。
“小昭,來廚房搭把手。”
“這可不能馬虎了!”
他又是欣喜,又是有些緊張地說道。
蘇泓這番做派,倒是讓侍女小昭好奇的很,直接開口詢問起來。
“少爺,這人是你的故交好友?”
“怎么如此緊張?”
在她印象里面。
自家少爺那是一副平淡如水的性格。
幾乎什么事情,都不能影響到他的心情。
怎么這只是來接待個客人。
就緊張成這樣了?
“當(dāng)初少爺我在滁州,因為元廷殘暴導(dǎo)致家破人亡。”
“年齡不到十歲,就流落街頭。”
“還好是這個諸老爺子,把我給救了下來,并且妥善安置。”
蘇泓解釋起來,語氣帶有感嘆意味。
他當(dāng)時穿越過來。
直接是地獄開局。
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沒激活系統(tǒng),兵荒馬亂根本活不下來。
可以說,這人救了他,簡直恩同再造。
“不過在我十幾歲的時候,他說出遠(yuǎn)路行商,此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而我也要去北方趕考,自從我離開滁州,就再也沒有見過老爺子。”
“此后想辦法托人尋找,卻都是石沉大海,再也尋不見蹤跡。”
“沒想到,他竟然是找上門來了!”
“別說了,趕緊來搭把手,定是得好好招待他一番才行!”
……
“爹,你剛才說……是這個縣令的故人?”
“還是滁州?”
“難道是……”
朱標(biāo)好生聰明,僅從朱元璋的一席話就猜測了大概。
“沒錯。”
朱元璋知道他要說什么,點點頭。
“就是咱當(dāng)時脫離郭子興郭大帥后,獨立打下來的第一座城池滁州。”
“當(dāng)時因為元廷強制征兵,城里面多了好多孤兒吶。”
“咱當(dāng)時就收養(yǎng)了不少。”
朱元璋回憶起來,頗有些感嘆。
“不過還數(shù)跟這個蘇泓關(guān)系好……”
他臉色變得復(fù)雜起來。
“沒想到多年不見,他竟然是變成了這個樣子,讓咱痛心,痛心吶!”
說完這句話。
他也就不再言語,臉色流露出百感交集的意味。
這把一旁的朱標(biāo)看的愣住,同時越發(fā)好奇。
自家親爹什么時候出現(xiàn)過這種表情了?
“貴客,請隨在下去往蘇縣令家。”
“你先替我值班一會,我去去就來。”
在衙役回來,并且跟他說了一下蘇泓的話后。
黃師爺頓時是恭敬的朝著朱元璋鞠躬。
要帶他去蘇泓家里。
而至于黃師爺說的什么值班,讓朱元璋聽的云里霧里。
不過現(xiàn)在也不是糾結(jié)這個的時候。
便是跟隨黃師爺,去往蘇泓家里。
“這……”
在路上走的時候。
朱元璋才是終于得空,看一下太平縣的大概樣貌。
不過這一看,卻是讓他整個人心驚。
不對勁啊!跟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標(biāo)兒,你看一下,這太平縣有哪里不對?”
朱標(biāo)也注意到了這點。
“爹,這縣城百姓,好像并不處于橫征暴斂下……”
“眼里有光!”
“不光這樣,縣城環(huán)境似乎也太好了一些,井井有條啊!”
朱標(biāo)開口,朱元璋表示贊同。
“說得對。”
“咱是知道,老百姓活不下去是一個什么情況。”
“每天都在為吃食奔波,家里甚至有人餓死。眼神里面,都是掩飾不住的絕望……可看這民眾的樣子,眼里面滿是樂觀啊!”
“再就這縣城樣貌,簡直比應(yīng)天府都要整齊!”
“怎么街道上聞不見一點異味?連垃圾也不曾看見?”
“一切都井井有條!”
倆人談話的聲音越來越大,到了后面是被前面帶路的黃師爺聽到。
在他聽來。
這父子二人簡直就是鄉(xiāng)巴佬進了城。
讓他很是暗爽,忍不住有些優(yōu)越感。
他沒憋住,忍就是想要炫耀一番。
“這您就有所不知了。”
“街道沒有垃圾以及異味,是因為咱蘇縣令每月都會搞衛(wèi)生評比。”
“每家每戶分甲、乙、丙三等。”
“評為甲等的,那都是有獎勵的。”
黃師爺指了指前面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門口,打理的可以說很是細(xì)致。
在門上還掛了個匾額。
《衛(wèi)生之家》
“您看,這匾額就是作為甲等的獎勵。”
黃師爺說完。
直把朱元璋聽的發(fā)愣。
還可以這樣搞衛(wèi)生的?
“那異味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聞不見一點?應(yīng)天府有大量挑糞人,也無法做到這點!”朱標(biāo)好奇問道。
在這個時代,城市屎尿的處理可以說是個麻煩事。
大戶人家,都是有獨立廁所。
有人負(fù)責(zé)按時挑出去。
可是大多數(shù)百姓家里面,最多就只有個便桶。
拉完尿完了,就往自家門口放著。
等待著挑糞人來挑走。
可那挑糞人也不是每天都來,可想而知,那攢多了會是一個什么情況。
尤其是現(xiàn)在炎熱的時候。
哪怕是應(yīng)天府,空氣之中都是帶著濃濃臭味。
像是一些縣城自不必多說。
可是這太平縣,怎么沒有這種事情?
“這您就有所不知了。”
黃師爺聽到朱標(biāo)把應(yīng)天府跟太平縣做比較。
自豪之心油然而生。
“咱縣里面,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公共廁所。”
“有需要去那里就可以,就算是忍不住在自家用了便桶,那倒進去就行。”
“公共廁所之中有人勤打掃,除此之外都是有燒艾草祛味,故而是聞不見異味!”
“???”
“公共廁所,還有此設(shè)施?”
朱元璋父子二人對視一眼。
他倆并沒有聽過這個名詞。
不過僅從名字上就可以判斷,這大概是個什么東西。
“這好東西啊爹。”
“感覺應(yīng)天府也可以推廣!”
“嗯……”
朱元璋點點頭。
他是經(jīng)常喜歡微服私訪,去應(yīng)天府街道看一下民情。
別的都好說,這夏天到來味道確實讓人受不了。
這個叫什么公共廁所的。
確實有必要推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