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站在樓頂的人

初春的上午,陽光從薄云層里露出來。尤暨站在融興大廈樓頂的平臺上,裹緊了夾棉風衣的領子。棉風衣的右邊袖口已經被磨破了,露出黃色的蓬松棉,人造棉亂糟糟的,如同尤暨40多天沒剪的頭發。

在十度左右的氣溫里,尤暨穿著一條看不出顏色的牛仔褲,黑黢黢的布面板鞋在粗糲的樓頂平臺上踱步。板鞋是三年前買的,常年穿著,鞋底磨薄了不說,鞋幫還裂開了幾道紋。

平臺上的碎玻璃碴子到處可見,綠色的瓶子底被風刮著跑,在水泥地上發出的聲響沉悶又刺耳。

有點煩躁的尤暨,循著聲音伸出腳,故意踩住了一顆碎玻璃。腳底板頓時清晰地感受到異物的存在。他用右腳蹭著這顆碎玻璃,一步一挪地走到平臺邊。

下面,是天安老城的中心街道。這個上下六行道的十字大馬路上正在穿梭行駛著過往車輛。人行道很窄,并肩走三個人就顯得擁擠了。

這個城市,路很寬,人能走的道卻很窄。

尤暨穿著一件露著人造棉花的風衣,冷風灌進袖口和脖頸。額頭前一縷頭發被風吹的遮擋住了左眼。他伸手扒拉開,手指從衣袖里伸出來,感受到了更加劇烈的寒意。

尤暨站在十層大廈的樓頂。高處不勝寒,雖然這里不是市區最高的樓,但還是很冷。比地面更冷。

他站立的融興大廈就矗立在天安老城區的中心。

20年前,融興大廈剛剛建成、投入使用的時候,著實風光了一陣子。

那個時候,10層高的融興大廈是天安的地標性建筑,是市中心的制高點。

20年前,天安還是個存在感不強的城市。它是中部省的省會,城市建設的速度慢慢悠悠,天安人的生活也慢悠悠的。

天安建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天安市博物館里常年展出一副修復后的城市平面圖。城市的布局四四方方,東西南北各有一個城門。

1000多年過去了,天安的布局沒有大變,只是城門沒有了,中心區的面積不斷以畫圓的方式向外擴張。

千年風霜,歷史的印記早就褪去,只剩下一段長達500米的古城墻遺址橫亙在市中心的西南角上。

據老人們說,解放天安的時候,那段城墻還有十多里地,墻上滿是整塊的城磚。八十年代初期,下鄉回城的知識青年一下子從城外涌進城里,一夜之間,全天安市的房子都不夠住了。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打起了古城墻的主意,連夜扒了城磚,回家蓋起了小平房。

天安市的小平房就是那時候冒出來的。高矮不一,大大小小,但大多都是灰不拉幾的。無須仔細端詳,也能看出它們都是這段古城墻下的崽。

融興大廈20年前建成的時候,它的腳下還是一片低矮小平房。它的主人是政府招商引資到天安的第一個地產商。那個講著粵語的港商至今是老一代天安人的偶像,他的穿著打扮、衣食住行就像一本字典,形象地給這個城市的老百姓詮釋了什么叫做“有錢”。

20年前的融興大廈還叫融興大酒店。它的建成、開業都趕上了這個城市的快速成長期。經濟騰飛的腳步是天安千百年未曾經歷的。掙死工資的老百姓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世上最賺錢的行當叫“房地產”。

那個時候天安的老百姓中流傳著一段傳說,說這個大富翁港商,沒花一分錢就建成了這個酒店。他把從政府那里低價買來的地皮抵押給了銀行,用銀行的貸款建成了酒店。

這家全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家五星級酒店是體面人的消費首選。無緣來這里消費的小老百姓,熱衷于傳送關于這里的一切傳說。城市里流傳著關于酒店的餐飲、酒水、客房的床單、總統套房里的馬桶……所有細節都和錢聯系在一起。就連在這里工作的女服務員都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酒店的主人很快賺了錢,在還款期來臨之前,他又把酒店轉手賣了。繼任者接手了酒店,也接手了未還清的貸款。港商帶著用開酒店掙的錢奔赴了下一個風口。

全天安市的人都看見了,融興大酒店的第一任東家在用這個房地產項目掙了盆滿缽滿后成功將它轉手,又狠狠賺了一筆。

直到人都走了,天安的老百姓還在傳,這個港商其實并不是香港人,而是個會說香港話的天安人。

人走了,融興大酒店留了下來。但它不再是天安的地標。在它身邊,一棟比一棟雄偉的大廈像是雨后春筍,紛紛冒了出來。融興大廈外立面上貼的瓷磚顯示出它的年紀和落伍,在這個灰蒙蒙的城市里,逐漸黯然失色。

融興大酒店就變成了融興大廈。

酒店里的格局被一改再改。眼下,它是個“多業態綜合體”,意思就是,啥都有。啥都可以是,也啥都不是。

尤暨的公司就在這個用酒店改造的大廈里。這家名叫“樂起來”的喜劇公司里,有十幾個尤暨這樣的編劇。夏天,他們穿著黑T恤和沙灘褲,踩著夾腳丁字拖,懶洋洋地從公交車上蹭下來,慢悠悠地晃進大廈。冬天,他們穿著帶帽羽絨服,小跑著魚貫而入。

他們出現的時間,大多是下午三點。

他們里有男有女。但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行動的儀態,看上去都相差無幾。

尤暨從公交車或是馬路對面冒出來的時候,通常會在大廈一樓的便利店里停留一陣子。這個便利店掛著24小時的招牌,白底藍字,大老遠就能看見。可它從來沒有真正24小時地開放過。尤暨只能在進入大廈的時候走進這里,在柜臺上尋找能激發他味蕾興趣的食物。

尤暨進來的時間通常在下午。便利店的貨架剛剛經歷了中午的掃蕩,那些能看到食物本來模樣的蔬菜沙拉、當天的三明治、盒裝壽司幾乎都被大廈里的上班族選走了。留在貨架上的,要么是臨期的三明治,要么是被挑剩下的飯團。

尤暨拿到手里最多的是沙拉醬被擠出吐司片的三明治。三片軟踏踏的三角吐司,中間夾著的菜葉子蔫不拉幾的,看不出本來顏色的火腿片和奶油色的沙拉醬黏糊糊地擠在一起,溢出在包裝紙上。

三明治的品相不佳,一副軟弱無力的樣子,就和那個時段,剛剛睡醒、餓著肚子,又被迫出門上班的尤暨一樣。在角落里剩下的三明治,在中午被很多人揉捏過,他們拿起它看看、攥幾下,眼睛但凡在貨架上尋到了更有食欲的貨品,便毫不猶豫地又把它放下。

早上的便利店里有熱騰騰的包子豆漿和紫米粥,中午的貨架上有新鮮的蔬菜沙拉和速食。便利店還會冒出新鮮的花樣食物。若不是沒得可選,大多數人不會帶走這種看上去就不太想吃的三明治的。

尤暨沒得可選。他來店里的時間,正好是食物最匱乏的時段。

當天上的食物都在早上和中午賣掉了。距離晚飯還有一段時間,配送的食物還在路上。便利店里只有一個店員,坐在收銀臺后面盯著自己的手機屏幕肆無忌憚地“咯咯”樂著。

這個十八歲的姑娘,從老家來到天安只有三個月。她梳著馬尾辮,穿著店里白色的工作服,在不看手機的時候,臉上是沒有笑模樣的。白色的工裝洗的不太勤,左邊袖口有一片油漬,右邊小臂上有塊紅暈。那是關東煮和辣椒油的手筆。

年輕的姑娘并不在意這些。她對那些食物興趣不大。她干這份工作的最大原因是“不累”。這個便利店,只有在早上和中午時熱鬧些。那些從樓上乘著電梯下來的上班族會光顧這里,買一份食物,在自助咖啡機前自行煮一杯咖啡,然后付錢離開。

即便是在人最多的時候,店里也不會喧鬧呱噪。購買食物的人很少交流,他們只用眼睛在貨架上搜索,找到目標就拿走。

他們中有一些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可他們之間的交流很少。

年輕的店員姑娘一度還對他們的工作有點好奇,在剛做這份工作的時候,還支棱起耳朵想聽聽他們彼此間會說點什么。

但是他們并不談工作,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樣,離開工位,他們的腦子和嘴巴就被清空了。

便利店在一樓,門外就是鬧市區的路口,可外面的行人很少走進來。這要怪這里的布局,外面車水馬龍,行車道越修越寬,人能步行的小路越來越窄。

走的人少,進店的人自然也少。店員姑娘的注意力也很少在大門外。便利店最常用的門,是同往大廈的玻璃門。那道門,從營業起便是開著的。反而是開在大馬路上的正門,是關閉的。真有人來光顧,還要動手推開大門才可以。

店員就那么面朝大門坐在收銀臺后面。她正在興致勃勃地看著抖音的短視頻。下午三點多,便利店里沒有一個顧客,就連經常在這個時間段出現的尤暨也沒來。

此時的尤暨,正在大廈的樓頂平臺上徘徊。他站在了平臺的外沿。初春乍冷還寒,額頭上一小撮頭發被吹到了眼前。他伸出右手捋了一下頭發,看到了自己破漏的袖口。

尤暨猶豫著,要不要把手機留在樓頂。手機里有姥姥的照片,有他和姥姥在家里的合影。他可以追隨姥姥而去,但是這個留著記憶的手機,卻讓他猶豫了。

風大了起來,尤暨在樓頂上有點站不穩。那顆在他腳下磨礪了很久的玻璃碴被他蹭了出去。既然它也身無可依,不妨就在這個春天,先自己一步粉身碎骨吧。

玻璃碴子從十層高的地方自由落體,被風裹著,砸到了便利店門前的人行道上。

玻璃碴摔得粉粉碎,聲音并不很大,并沒有引起店里店員姑娘的注意。她的注意力都在手機屏幕上,一段現場脫口秀剪輯而成的小視頻正把她逗得前仰后合。

視頻里,一個叫曉樂的女孩子正在繪聲繪色地說著自己和男友的那點小故事。店員姑娘正在一段曖昧的感情里小步行進,她覺得段子里的生活距離自己很近,她聽了很想笑。

玻璃掉在人行道上,掉在了一個行人的腳邊。這個背著雙肩包的小伙子也正在看手機。他在這個老街的路口迷路了。

初次來到這個城市,他還沒有熟悉這里的方位。小伙子認不清東南西北,調出地圖應用。地圖顯示,他要去的“樂起來”公司就在他身后的大廈里。大廈的名字叫“融興”。

小伙子轉身、抬頭、張望,想找到大廈的招牌,就在這時,玻璃碴摔在他腳邊,聲音和碎渣都近在咫尺。小伙子嚇了一跳,不由得順著掉下來的方向向上望去。

他看見了站在樓頂平臺上的尤暨。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阳东县| 建瓯市| 桐城市| 搜索| 永靖县| 西充县| 南开区| 抚顺县| 张家界市| 南宫市| 宁阳县| 岐山县| 吉林省| 沁阳市| 温泉县| 沙河市| 华亭县| 永春县| 建水县| 黔西县| 岳阳县| 马山县| 永福县| 咸宁市| 从化市| 荔波县| 沐川县| 福清市| 黎城县| 曲沃县| 都兰县| 潢川县| 横峰县| 苏尼特右旗| 厦门市| 仁寿县| 敖汉旗| 天全县| 习水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