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銀行信息科技:構建銀行數字化發展新圖景
最新章節:
47.2 正確面對金融科技
《銀行信息科技:構建銀行數字化發展新圖景》基于作者30多年銀行信息科技工作的實踐、探索與研究,系統而翔實地介紹了銀行科技管理與系統建設的方方面面,旨在引發銀行信息科技建設相關人員的關注與思考,以及對銀行數字化發展前景的期待。《銀行信息科技:構建銀行數字化發展新圖景》共6篇47章。第1篇主要介紹中國銀行業的信息化進程、銀行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及銀行信息化的評價指標;第2~4篇詳細介紹了銀行科技架構、信息系統架構,以及信息系統的組成、設計原則、規劃實現等;第5篇介紹了銀行科技管理的相關內容,包括研發流程、項目進度管理、質量管理、軟件測試管理、效益分析等;第6篇介紹了銀行金融科技的發展、挑戰和機遇等。《銀行信息科技:構建銀行數字化發展新圖景》可作為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銀行科技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銀行的首席信息官、信息系統架構師及信息系統相關產品的技術負責人等了解銀行數字化發展的參考書,也可作為銀行信息科技崗前培訓手冊。
最新章節
- 47.2 正確面對金融科技
- 47.1 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 第47章 金融科技新形勢下的銀行與科技
- 46.3 自主、安全、可控案例
- 46.2 系統架構安全可控
- 46.1 產品與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
品牌:人郵圖書
上架時間:2022-12-20 18:01:22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人郵圖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47.2 正確面對金融科技 更新時間:2022-12-20 18:09:07
- 47.1 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 第47章 金融科技新形勢下的銀行與科技
- 46.3 自主、安全、可控案例
- 46.2 系統架構安全可控
- 46.1 產品與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
- 第46章 信息系統自主、安全、可控
- 45.2 如何提高研發效率
- 45.1 影響研發效率的因素
- 第45章 提高信息系統的研發效率
- 44.2 向數字化轉型
- 44.1 什么是數字化銀行
- 第44章 銀行數字化轉型
- 43.3 新金融科技給銀行帶來的機遇
- 43.2 新金融科技給傳統銀行帶來的挑戰
- 43.1 金融科技的內涵
- 第43章 金融科技
- 第6篇 金融科技時代
- 42.3 提高銀行科技效益的方法
- 42.2 報表使用情況
- 42.1 聯機交易使用情況
- 第42章 銀行科技的效益分析
- 41.6 自動化測試
- 41.5 非功能性測試
- 41.4 測試的進度管理
- 41.3 測試工作
- 41.2 測試階段與測試內容
- 41.1 測試目標
- 第41章 軟件測試管理
- 40.3 變更管理
- 40.2 風險管理
- 40.1 質量管理相關因素
- 第40章 質量管理
- 39.4 生產(項目)例會
- 39.3 項目人力資源投入管理
- 39.2 項目進度量化管理
- 39.1 制訂項目進度計劃
- 第39章 項目進度管理
- 38.6 配置管理工具
- 38.5 履歷管理的修改內容
- 38.4 版本的兼容
- 38.3 備注與內嵌版本號
- 38.2 配置管理的內容
- 38.1 配置管理的必要性
- 第38章 軟件履歷管理與配置管理
- 37.3 版本與項目規劃
- 37.2 項目預算
- 37.1 生產指標
- 第37章 銀行研發規劃管理
- 36.3 各研發階段的時間及人力資源投入
- 36.2 銀行研發流程
- 36.1 一般研發流程
- 第36章 銀行科技的研發流程
- 35.4 研發管理的模式
- 35.3 項目與產品的關系
- 35.2 管理架構
- 35.1 管理模式、考核方式及其選擇
- 第35章 銀行科技研發管理
- 第5篇 科技管理
- 34.2 如何建設后臺管理系統
- 34.1 信息系統的內部客戶
- 第34章 銀行的后臺管理系統
- 33.6 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的架構舉例
- 33.5 銀行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架構模型
- 33.4 法人信息
- 33.3 個人客戶信息
- 33.2 銀行的客戶與信息系統的客戶
- 33.1 客戶信息系統的作用
- 第33章 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
- 32.5 核算工廠
- 32.4 產品工廠
- 32.3 銀行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 32.2 銀行產品與核算的關系
- 32.1 銀行產品與銀行賬戶的關系
- 第32章 銀行產品與銀行賬戶、核算的關系
- 31.5 其他產品屬性和分類維度
- 31.4 銀行產品的第一層分類
- 31.3 銀行產品的分類
- 31.2 銀行產品體系的現狀
- 31.1 建立完整的產品體系的意義
- 第31章 銀行產品體系
- 30.5 管理模式
- 30.4 產品管理架構
- 30.3 產品管理
- 30.2 銀行產品與銀行科技信息系統產品的關系
- 30.1 銀行產品的相關概念
- 第30章 銀行產品管理架構
- 29.6 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適用范圍
- 29.5 如何選擇與建立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 29.4 建立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可行性
- 29.3 建立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必要性
- 29.2 中小銀行的發展狀況
- 29.1 銀行信息系統的建立條件
- 第29章 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選擇與建立
- 28.5 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 28.4 定制研發外包
- 28.3 主導研發
- 28.2 自主研發
- 28.1 外購、外包產品
- 第28章 信息系統的建設模式
- 27.4 自主可控
- 27.3 運行指標
- 27.2 技術水平
- 27.1 業務能力
- 第27章 新一代信息系統
- 第4篇 信息系統
- 26.4 銀行信息系統的產品化
- 26.3 如何將軟件產品化
- 26.2 軟件產品化的好處
- 26.1 什么是軟件產品化
- 第26章 軟件產品化
- 25.2 應用系統一體化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 25.1 應用系統一體化的意義
- 第25章 國際化應用系統
- 24.6 批量程序
- 24.5 聯機批量與聯機小批量
- 24.4 聯機與批量的應對策略
- 24.3 當前的聯機交易與批量處理的分工
- 24.2 早期的聯機交易與批量處理的分工
- 24.1 聯機與批量的相關概念
- 第24章 聯機與批量
- 23.5 外聯設計
- 23.4 聯機程序的接口
- 23.3 聯機程序的設計
- 23.2 數據庫設計
- 23.1 系統設計
- 第23章 聯機交易處理系統的系統設計
- 22.4 面向服務的IT基礎設施架構
- 22.3 中小銀行IT基礎設施架構
- 22.2 銀行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架構的發展歷史
- 22.1 計算機的種類
- 第22章 基礎設施架構
- 21.3 各種交易場景的處理流程舉例
- 21.2 規劃宏觀的流程架構
- 21.1 銀行電子化前后的流程架構
- 第21章 流程架構
- 20.4 技術架構的構建要點
- 20.3 分層技術架構的優點
- 20.2 整合技術架構
- 20.1 3層架構
- 第20章 技術架構
- 19.7 數據治理
- 19.6 數據架構的規劃
- 19.5 信息系統數據庫的分類
- 19.4 銀行數據模型舉例
- 19.3 數據模型
- 19.2 業務概念與數據主題
- 19.1 數據架構的相關概念
- 第19章 數據架構
- 第18章 程序架構
- 17.5 應用架構規劃
- 17.4 SOA的應用架構
- 17.3 應用處理流程
- 17.2 應用架構各層次的內涵
- 17.1 應用架構分層
- 第17章 應用架構
- 16.4 企業服務總線的架構
- 16.3 銀行服務總線的標準功能
- 16.2 建立銀行的企業服務總線
- 16.1 服務總線相關的概念
- 第16章 服務總線
- 15.3 標準接口
- 15.2 松耦合
- 15.1 高內聚
- 第15章 服務組件
- 14.5 標準接口的實施策略
- 14.4 如何建立標準接口
- 14.3 使用標準接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 14.2 什么是標準接口
- 14.1 什么是接口
- 第14章 標準接口
- 13.5 建立標準元數據面臨的問題
- 13.4 定義元數據
- 13.3 標準元數據的重要性
- 13.2 元數據的發展現狀
- 13.1 元數據的相關概念
- 第13章 元數據
- 12.4 松耦合的代價
- 12.3 銀行信息系統中的松耦合
- 12.2 松耦合的度量
- 12.1 松耦合的相關概念
- 第12章 松耦合
- 11.5 SOA建設路線圖
- 11.4 正確評價SOA
- 11.3 服務內涵與架構的關系
- 11.2 SOA的構成
- 11.1 面向服務的內涵
- 第11章 面向服務的架構概述
- 10.3 系統架構的發展
- 10.2 信息系統架構的維度
- 10.1 好架構追求的目標
- 第10章 信息系統架構概述
- 第3篇 信息系統架構
- 9.3 銀行科技部門的企業文化
- 9.2 企業文化的內涵
- 9.1 企業文化
- 第9章 銀行科技的企業文化
- 8.3 團隊建設
- 8.2 科技團隊存在的問題
- 8.1 科技團隊的核心競爭力要素
- 第8章 科技團隊
- 7.5 產品研發團隊與業務部門產品團隊緊密結合
- 7.4 科技研發架構存在的問題
- 7.3 理想的科技研發架構
- 7.2 科技研發中心內部架構
- 7.1 科技研發體系架構
- 第7章 科技研發架構
- 6.5 科技架構存在的問題
- 6.4 信息系統架構與基礎設施架構
- 6.3 組織架構
- 6.2 業務架構
- 6.1 戰略架構
- 第6章 銀行的科技架構
- 5.4 建立和提升銀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 5.3 什么是銀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 5.2 什么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 5.1 什么是核心競爭力
- 第5章 銀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 4.5 IT治理的標準
- 4.4 IT治理的范圍與內容
- 4.3 IT治理的組織架構
- 4.2 IT治理的相關概念
- 4.1 IT治理的背景
- 第4章 銀行IT治理
- 第2篇 銀行科技架構
- 3.6 基本評價
- 3.5 各階段的詳細定義
- 3.4 自主可控
- 3.3 運行指標
- 3.2 技術水平
- 3.1 業務能力
- 第3章 銀行信息化的評價指標
- 2.2 中國銀行業電子化與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
- 2.1 諾蘭模型
- 第2章 銀行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
- 1.2 從電子化邁向數字化
- 1.1 人民銀行、工行30年信息化進程
- 第1章 中國銀行業的信息化進程
- 第1篇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發展進程
- 前言
- 推薦序二
- 推薦序一
- 內容提要
- 版權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版權
- 內容提要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前言
- 第1篇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發展進程
- 第1章 中國銀行業的信息化進程
- 1.1 人民銀行、工行30年信息化進程
- 1.2 從電子化邁向數字化
- 第2章 銀行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
- 2.1 諾蘭模型
- 2.2 中國銀行業電子化與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
- 第3章 銀行信息化的評價指標
- 3.1 業務能力
- 3.2 技術水平
- 3.3 運行指標
- 3.4 自主可控
- 3.5 各階段的詳細定義
- 3.6 基本評價
- 第2篇 銀行科技架構
- 第4章 銀行IT治理
- 4.1 IT治理的背景
- 4.2 IT治理的相關概念
- 4.3 IT治理的組織架構
- 4.4 IT治理的范圍與內容
- 4.5 IT治理的標準
- 第5章 銀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 5.1 什么是核心競爭力
- 5.2 什么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 5.3 什么是銀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 5.4 建立和提升銀行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 第6章 銀行的科技架構
- 6.1 戰略架構
- 6.2 業務架構
- 6.3 組織架構
- 6.4 信息系統架構與基礎設施架構
- 6.5 科技架構存在的問題
- 第7章 科技研發架構
- 7.1 科技研發體系架構
- 7.2 科技研發中心內部架構
- 7.3 理想的科技研發架構
- 7.4 科技研發架構存在的問題
- 7.5 產品研發團隊與業務部門產品團隊緊密結合
- 第8章 科技團隊
- 8.1 科技團隊的核心競爭力要素
- 8.2 科技團隊存在的問題
- 8.3 團隊建設
- 第9章 銀行科技的企業文化
- 9.1 企業文化
- 9.2 企業文化的內涵
- 9.3 銀行科技部門的企業文化
- 第3篇 信息系統架構
- 第10章 信息系統架構概述
- 10.1 好架構追求的目標
- 10.2 信息系統架構的維度
- 10.3 系統架構的發展
- 第11章 面向服務的架構概述
- 11.1 面向服務的內涵
- 11.2 SOA的構成
- 11.3 服務內涵與架構的關系
- 11.4 正確評價SOA
- 11.5 SOA建設路線圖
- 第12章 松耦合
- 12.1 松耦合的相關概念
- 12.2 松耦合的度量
- 12.3 銀行信息系統中的松耦合
- 12.4 松耦合的代價
- 第13章 元數據
- 13.1 元數據的相關概念
- 13.2 元數據的發展現狀
- 13.3 標準元數據的重要性
- 13.4 定義元數據
- 13.5 建立標準元數據面臨的問題
- 第14章 標準接口
- 14.1 什么是接口
- 14.2 什么是標準接口
- 14.3 使用標準接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 14.4 如何建立標準接口
- 14.5 標準接口的實施策略
- 第15章 服務組件
- 15.1 高內聚
- 15.2 松耦合
- 15.3 標準接口
- 第16章 服務總線
- 16.1 服務總線相關的概念
- 16.2 建立銀行的企業服務總線
- 16.3 銀行服務總線的標準功能
- 16.4 企業服務總線的架構
- 第17章 應用架構
- 17.1 應用架構分層
- 17.2 應用架構各層次的內涵
- 17.3 應用處理流程
- 17.4 SOA的應用架構
- 17.5 應用架構規劃
- 第18章 程序架構
- 第19章 數據架構
- 19.1 數據架構的相關概念
- 19.2 業務概念與數據主題
- 19.3 數據模型
- 19.4 銀行數據模型舉例
- 19.5 信息系統數據庫的分類
- 19.6 數據架構的規劃
- 19.7 數據治理
- 第20章 技術架構
- 20.1 3層架構
- 20.2 整合技術架構
- 20.3 分層技術架構的優點
- 20.4 技術架構的構建要點
- 第21章 流程架構
- 21.1 銀行電子化前后的流程架構
- 21.2 規劃宏觀的流程架構
- 21.3 各種交易場景的處理流程舉例
- 第22章 基礎設施架構
- 22.1 計算機的種類
- 22.2 銀行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架構的發展歷史
- 22.3 中小銀行IT基礎設施架構
- 22.4 面向服務的IT基礎設施架構
- 第23章 聯機交易處理系統的系統設計
- 23.1 系統設計
- 23.2 數據庫設計
- 23.3 聯機程序的設計
- 23.4 聯機程序的接口
- 23.5 外聯設計
- 第24章 聯機與批量
- 24.1 聯機與批量的相關概念
- 24.2 早期的聯機交易與批量處理的分工
- 24.3 當前的聯機交易與批量處理的分工
- 24.4 聯機與批量的應對策略
- 24.5 聯機批量與聯機小批量
- 24.6 批量程序
- 第25章 國際化應用系統
- 25.1 應用系統一體化的意義
- 25.2 應用系統一體化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 第26章 軟件產品化
- 26.1 什么是軟件產品化
- 26.2 軟件產品化的好處
- 26.3 如何將軟件產品化
- 26.4 銀行信息系統的產品化
- 第4篇 信息系統
- 第27章 新一代信息系統
- 27.1 業務能力
- 27.2 技術水平
- 27.3 運行指標
- 27.4 自主可控
- 第28章 信息系統的建設模式
- 28.1 外購、外包產品
- 28.2 自主研發
- 28.3 主導研發
- 28.4 定制研發外包
- 28.5 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 第29章 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選擇與建立
- 29.1 銀行信息系統的建立條件
- 29.2 中小銀行的發展狀況
- 29.3 建立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必要性
- 29.4 建立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可行性
- 29.5 如何選擇與建立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 29.6 中小銀行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適用范圍
- 第30章 銀行產品管理架構
- 30.1 銀行產品的相關概念
- 30.2 銀行產品與銀行科技信息系統產品的關系
- 30.3 產品管理
- 30.4 產品管理架構
- 30.5 管理模式
- 第31章 銀行產品體系
- 31.1 建立完整的產品體系的意義
- 31.2 銀行產品體系的現狀
- 31.3 銀行產品的分類
- 31.4 銀行產品的第一層分類
- 31.5 其他產品屬性和分類維度
- 第32章 銀行產品與銀行賬戶、核算的關系
- 32.1 銀行產品與銀行賬戶的關系
- 32.2 銀行產品與核算的關系
- 32.3 銀行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 32.4 產品工廠
- 32.5 核算工廠
- 第33章 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
- 33.1 客戶信息系統的作用
- 33.2 銀行的客戶與信息系統的客戶
- 33.3 個人客戶信息
- 33.4 法人信息
- 33.5 銀行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架構模型
- 33.6 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的架構舉例
- 第34章 銀行的后臺管理系統
- 34.1 信息系統的內部客戶
- 34.2 如何建設后臺管理系統
- 第5篇 科技管理
- 第35章 銀行科技研發管理
- 35.1 管理模式、考核方式及其選擇
- 35.2 管理架構
- 35.3 項目與產品的關系
- 35.4 研發管理的模式
- 第36章 銀行科技的研發流程
- 36.1 一般研發流程
- 36.2 銀行研發流程
- 36.3 各研發階段的時間及人力資源投入
- 第37章 銀行研發規劃管理
- 37.1 生產指標
- 37.2 項目預算
- 37.3 版本與項目規劃
- 第38章 軟件履歷管理與配置管理
- 38.1 配置管理的必要性
- 38.2 配置管理的內容
- 38.3 備注與內嵌版本號
- 38.4 版本的兼容
- 38.5 履歷管理的修改內容
- 38.6 配置管理工具
- 第39章 項目進度管理
- 39.1 制訂項目進度計劃
- 39.2 項目進度量化管理
- 39.3 項目人力資源投入管理
- 39.4 生產(項目)例會
- 第40章 質量管理
- 40.1 質量管理相關因素
- 40.2 風險管理
- 40.3 變更管理
- 第41章 軟件測試管理
- 41.1 測試目標
- 41.2 測試階段與測試內容
- 41.3 測試工作
- 41.4 測試的進度管理
- 41.5 非功能性測試
- 41.6 自動化測試
- 第42章 銀行科技的效益分析
- 42.1 聯機交易使用情況
- 42.2 報表使用情況
- 42.3 提高銀行科技效益的方法
- 第6篇 金融科技時代
- 第43章 金融科技
- 43.1 金融科技的內涵
- 43.2 新金融科技給傳統銀行帶來的挑戰
- 43.3 新金融科技給銀行帶來的機遇
- 第44章 銀行數字化轉型
- 44.1 什么是數字化銀行
- 44.2 向數字化轉型
- 第45章 提高信息系統的研發效率
- 45.1 影響研發效率的因素
- 45.2 如何提高研發效率
- 第46章 信息系統自主、安全、可控
- 46.1 產品與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
- 46.2 系統架構安全可控
- 46.3 自主、安全、可控案例
- 第47章 金融科技新形勢下的銀行與科技
- 47.1 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 47.2 正確面對金融科技 更新時間:2022-12-20 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