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個。其中,內篇為莊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該書包羅萬象,對宇宙大道、人與自然萬物的關系、生命的價值、道德的標準等,都有詳細的論述。內容廣博而不散雜,自始至終都圍繞一套哲學觀點來闡述自然、生命、政治和社會。作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莊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一起并稱為“老莊思想”。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勢,影響了中國文化兩千多年。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關于莊子的生平,人們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是楚國貴族,因戰亂逃往宋國,在宋國當過漆園吏。

莊子的書在三國時期開始盛行,阮籍、嵇康等文學家都曾為其文章做注釋。莊子繼承并發揚了老子“道”的學說。在哲學方面,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齊物論”。在莊子看來,事物之間的差異雖然明顯,卻并非絕對,人不可能用某個固定標準衡量天下所有事物。人的認識有局限,常人多只看到事物的“異”,看不到事物的“同”。而宇宙萬物都出于大道,也都歸于大道,究其本質,并沒有什么差別,人應學會站在道的角度觀望世界。

莊子曾說:“貧也,非憊也。”相比物質生活的豐足,莊子更重視精神生活的自由,他希望能超越世俗,進入“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同一”的境界。其筆下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他心目中美好人格的化身,他們都拒絕和世俗同流合污,都擺脫了世俗的羈絆,不問名利,不懼生死,暢游于絕對自由的精神世界。

而說起生死,無疑和名利一樣,為世人記掛于心。莊子一早意識到,人一天放不下對死的恐懼,就一天無法實現真正的逍遙。他提醒世人,死生一體,并將天地比作一個大熔爐,將人比作爐中的金屬。人由生入死,無非是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是自然使然,不需驚慌。人可以通過和自然合而為一,實現生命的永恒。事實上,莊子的生死觀有一定樂死惡生的色彩,“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疣潰癰”,生成了拘束,死反倒成了解脫。

莊子的哲學觀、人生觀、生死觀和其所在的時代有很大關系。殺伐四起的戰國時期,百姓苦不堪言。莊子試圖找到擺脫苦難的辦法,他雖沒有從政為官的想法,卻很有自己的政治態度。他指責諸侯君主利用仁義危害百姓,“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他激烈地批判現實,認為即使是得道之人,在亂世之中,也只能“僅免刑哉”。他將儒家推崇的仁義禮法當作天下大亂的根源,認為“圣人不死,大盜不止”。而在批評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的同時,他大力推崇無為之治,十分向往寧靜樸拙的古代。

莊子的文章不僅極富思想性,還有很高的藝術性。先秦諸子散文之中,數莊子的成就最高。他的文章瑰麗奇美,富于幻想,即便是描寫平凡小事,也能寫出排山倒海的氣勢。南宋文學家劉辰翁稱莊子“不隨人觀物,故自有所見”。莊子在文學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非常擅長運用比喻、寓言,他因事譬喻,隨物賦形,寓中設寓,同時又文情奔放,行文多變,將恣意飛揚的文風和張揚的想象力、深沉的思想完美交融。

《莊子》一書歷來備受推崇,此版為精編精校版,將原著的三十三篇全部收錄其中,并參考了大量和《莊子》有關的資料,以確保全書的嚴謹性、權威性。人們不僅可以把該書當作了解莊子的讀物,還可以當作學習古文的參考。真正的經典不會因時間流逝褪色,相反,還會被新的時代賦予新的光彩。對生活壓力巨大、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人來說,《莊子》就如一付養心良藥,它提倡的安時處順、順其自然、返歸真我,會讓人暫放追逐名利的腳步,審視內心,到底何為自己真正所需,避免在行進的路上迷失自我。

品牌:中智博文
上架時間:2020-12-03 16:01:37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智博文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柘荣县| 仲巴县| 阜康市| 彭州市| 鄂托克前旗| 时尚| 淮安市| 澄迈县| 榆中县| 江油市| 吉林省| 钦州市| 根河市| 余庆县| 定远县| 遂川县| 江安县| 阿合奇县| 镶黄旗| 灵璧县| 沂南县| 惠东县| 英山县| 上饶市| 阿瓦提县| 锡林郭勒盟| 平果县| 呼图壁县| 那曲县| 五华县| 丹寨县| 永川市| 新兴县| 建德市| 文化| 诸城市| 法库县| 延安市| 海盐县|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