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誰將主宰帝國
最新章節:
第十四章 何者永存:歐洲危機及后續
縱觀1815年的歐洲協調到19世紀的國際主義,以及“一戰”期間的國家聯盟和“二戰”后的聯合國,可以看出國家地位決定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在英國強盛時期,國際聯盟是英國的附庸,而隨著美國逐漸強大并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早期的聯合國也不得不聽命于美國。但自20世紀60年代始,第三世界開始作為真正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美國開始失去世界話語權的統領地位。20世紀90年代的那些華而不實、夸張滑稽的期望也在書中再現,并展示了千禧年后樂觀主義的分崩離析及其此后衍生出的令西方世界談之色變的恐懼情緒。在200年左右的時間里,歐洲和美國相繼在世界上取得了某種主導性地位,卻不復從前。一個多中心的全球平衡新體系正在成形,一個思想的新世界正在降臨。這本著作不僅從根本上重新定義了我們對過去的理解,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當下的機會。在中國崛起之際,對中國讀者來說,尤其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能為國際政治提供什么有影響的思想。所有關心人類處境的人都不應錯過這本書。
目錄(20章)
倒序
推薦閱讀
- 良知與擔當: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史
- 帝國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戰爭史
- 拿破侖·波拿巴與反法同盟戰爭
- 日本早期的人口、疾病與土地(645-900)
- 羅馬的命運:氣候、疾病和帝國的終結
- 平成時代(1989—2019):日本衰退的虛與實
- 歐洲的擴張1415—1789(上)
- 王者之劍:歐洲超級帝國興衰史
- 法蘭西世界史
- 漫長的八月:印巴分治以來的對抗(歷史學堂)
- 我們人類的進化:從走出非洲到主宰地球
- 茶葉與帝國:口味如何塑造現代世界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
- 核戰邊緣
- 古埃及的終結
- 中信經典歷史之世界史篇(共6冊)
-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 高清日本古代史1
- 劍橋古代史·第十三卷:晚期帝國(337—425年)
- 蒙古帝國興亡錄
- 第三帝國的最后十四天
- 日本國志
- 美國演義3
- 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上(世界歷史百科)
- 震驚世界的100次變革(上)(破解人類文明之謎)
- 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100件大事(耀世典藏版)(悅讀坊)
- 菊與刀
- 拜占庭帝國的故事
- 滔天洪水(理想國譯叢45)
- 馬爾代夫(第2版)(列國志(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