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免費
形色外診簡摩
最新章節:
第16章 色診面色總義(9)
診斷學著作。2卷。清·周學海撰于1894年(光緒20年)。本書以望診為重點,兼談問診、聞診。周氏首先將《內經》有關望、聞、問三診的原文予以編錄,并將《難經》以下有關論著,選其切于實用和重要的內容加以補充后綜合整理而成。上卷專談“望形”,首敘“形診總義”,包括身形內應臟腑部位及其病癥;次述“生形”(生理的)、“病形”(病理的)以及絡脈形色等,作者系統引證《內經》論述,有不少個人的見解和發揮。下卷以“望色”為主,先談“面色總義”,包括面部內應臟腑、外應肢節,面部臟腑、肢節分位圖說明等;次述面色,分析面色吉兇情況,并介紹傷寒、溫病、雜病的面色見證等;又次為目色、舌色及外診雜法類等。其中“目色”介紹目部內應臟腑部位,目胞、目睛的形色見證等;“舌色”以論述舌苔和舌質為主,并辨傷寒、溫病、雜病的舌苔所見。外診雜法包括診毛發、鼻、人中、唇、齒、耳、爪(指甲)等,并介紹按、溴、聞、問四法。全書內容豐富,反映了周氏鉆研“形色外診”具有一定的深度,對臨床辨證頗有參考價值。現有《周氏醫學叢書》本等。
目錄(16章)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