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44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獻詞
- 新版前言
- 引子
- 第一部分 反抗的精神
- 1 目標:巴黎或寫作的野獸(1960—1966)
- 2 在女人堆里:阿雷基帕、柯恰潘巴、皮烏拉、利馬(1936—1958)
- 3 從袋鼠谷到化身明星(1966—1970)
- 4 巴塞羅那:權力與名望(1970—1974)
- 5 兩朵獻給你的梔子花:胡利婭姨媽和帕特麗西婭表妹
- 6 龐大的家庭部落
- 7 突厥與印第安人,或加西亞·馬爾克斯與巴爾加斯·略薩(1967—1976)
- 8 從這里到利馬:回歸記憶(1974)
- 9 在“成熟女人”的懷抱中(1988—1990)
- 第二部分 政壇過客
- 10 我們的主人公在哈瓦那(1971)
- 11 頂風破浪:偉大的政治頭腦(1984—1986)
- 12 烏楚拉凱事件:報告之外(1983)
- 13 競選中的魔鬼(1988—1990)
- 14 大主教到訪(1990)
- 15 加西亞與極權的誘惑(1985—1987)
- 16 不能當總統的作家(1990)
- 17 巴爾加斯·略薩和自由的宣言(1987—1991)
- 第三部分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 18 英雄與騙子:《城市與狗》(1962)
- 19 催眠記憶:《綠房子》(1966)
- 20 維克多·雨果在“恐怖之城”利馬:《酒吧長談》(1969)
- 21 弒神之理論(1971—1991)
- 22 軍人與叢林娼妓:《潘達雷昂上尉和勞軍女郎》(1973)
- 23 鮮活的自畫像:《胡利婭姨媽與作家》(1977)
- 24 回歸全景小說:《世界末日之戰》(1981)
- 25 另一些“魔鬼”敘事人(1958—1987)
- 26 “被詛咒的部分”頌(1988)
- 27 舞臺上的魔鬼(1981—1986)
- 第四部分 弒神者回歸
- 28 多年之后
- 29 馬爾羅綜合征(1993)
- 30 對抗古老的烏托邦(1996)
- 31 關于古老的魔鬼:記錄幽靈(1997)
- 32 2000年效應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25-08-19 1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