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心理學與生活·第1冊(第20版)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心理學與生活》是心理學導論類教材的典范之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全世界心理學界一直享有盛譽。相比于第19版,第20版有了大幅的修訂,新增了近120個貫穿全書的“研究特寫”專欄,新增或修訂了“生活中的心理學”與“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兩個專欄的主題或內容,更新了數萬字正文內容和數百篇參考文獻,以反映心理學領域日新月異的發展成果。同時,譯者團隊和編輯團隊以更高更嚴苛的標準,對譯文進行了精心翻譯和編校。由于原書部頭比較大,為了方便讀者攜帶和閱讀,更好地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我們將全書分拆為4冊出版,分別對應原書第1~5章、第6~9章、第10~13章和第14~16章。
目錄(134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插圖
- 內容提要
- 中譯本序言
- 致中國讀者
- 前言
- 教科書的主題: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 生活中的心理學
- 研究特寫
- 教學專欄
- 第20版的更新內容
- 各章變化
- 個人致謝
- 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 心理學為何獨具特色
- 定義
- 心理學的目標
-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安慰食物”真的能給人以安慰嗎
-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 心理學的歷史根基
- 作為先驅研究者的女性
- 心理學的不同視角和觀點
- 心理學家們做些什么
- 生活中的心理學 心理學家以哪些方式參與司法體系
- 如何使用本書
- 學習策略
- 學習技巧
- 要點重述
- 第2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 研究過程
- 觀察者偏差和操作性定義
- 實驗法:備選解釋和控制的必要
- 相關法
- 生活中的心理學 愿望思維會影響你如何評估信息嗎
- 心理測量
- 獲得信度和效度
- 自我報告法
- 行為測量和觀察
- 人類和動物研究中的倫理問題
- 知情同意
- 風險/收益的評估
- 故意欺騙
- 事后解釋
- 動物研究中的問題
- 成為有批判精神的研究消費者
-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為什么數字技能如此重要
- 要點重述
- 統計學附錄 理解統計學: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
- 分析數據
- 描述統計
- 推論統計
- 成為一個明智的統計數據消費者
- 第3章 行為的生物學和進化基礎
- 遺傳與行為
- 進化與自然選擇
- 人類基因型的變異
- 神經系統的活動
- 神經元
- 動作電位
- 突觸傳遞
- 神經遞質及其功能
- 生物學與行為
- 對腦的竊聽
- 生活中的心理學 你的大腦如何確定信任與否
- 神經系統
- 腦結構及其功能
- 半球功能偏側化
- 內分泌系統
- 可塑性和神經發生:變化的大腦
-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文化如何“化入大腦”
- 要點重述
- 第4章 感覺與知覺
- 關于世界的感覺知識
- 近距和遠距刺激
- 心理物理學
- 從物理事件到心理事件
- 視覺系統
- 人眼
- 瞳孔和晶狀體
- 視網膜
- 大腦的加工
- 顏色視覺
- 聽覺
- 聲音的物理特性
- 聲音的心理維度
- 聽覺的生理基礎
- 其他感覺
- 嗅覺
- 味覺
- 觸覺和膚覺
- 前庭覺和動覺
- 痛覺
- 生活中的心理學 痛苦的分手真的會讓人感到疼痛嗎
- 知覺的組織過程
- 注意過程
- 知覺組織原則
- 空間和時間上的整合
- 運動知覺
- 深度知覺
- 知覺恒常性
- 錯覺
-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開車時使用手機會分心嗎
- 辨認與識別過程
- 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加工
- 情境和期望的影響
- 最后的復習
- 要點重述
- 第5章 心理、意識和其他狀態
- 意識的內容
- 覺知與意識
- 研究意識的內容
- 意識的功能
- 意識的作用
- 研究意識的功能
- 睡眠與夢
- 晝夜節律
- 睡眠周期
- 為什么需要睡眠
- 睡眠障礙
- 夢:心理的劇場
- 生活中的心理學 你是晨鳥型還是夜貓子型
- 意識的其他狀態
- 催眠
- 冥想
- 改變心理的藥物
- 依賴和成癮
- 各種精神活性藥物
-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我們能從“極度饑餓感”中學到什么
- 要點重述
- “停下來檢查一下”答案
- 專業術語表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5-08-06 17: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