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生活·第1冊(第20版)
- (美)理查德·格里格
- 947字
- 2025-08-06 17:55:22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安慰食物”真的能給人以安慰嗎
《心理學與生活》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提高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本書可助你“就你應該相信什么以及應該如何行事做出明智的決定”(Appleby, 2006, p. 61)。為了朝這個目標邁進,我們來考慮一個真實生活中的場景。你經歷了艱難的一天,所以決定放縱一下自己,去吃點兒安慰食物(comfort food)。現在后退一步。你有何證據判斷“安慰食物能讓你感覺好一點”。讓我們看看研究者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
如果安慰食物真的能給人以安慰,那么人們應該在經歷痛苦情緒時吃更多的安慰食物。為了檢驗這一假設,研究者讓女大學生觀看一部“血腥暴力”的電影片段(Evers et al., 2010)。研究者希望該電影片段能喚起參與者的負性情緒——事實確實如此。不過,一組參與者被告知在觀看時要抑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以使任何觀察她們的人都無法確定她們在觀看什么電影”(p. 797)。另一組參與者則沒有被要求隱藏自己的感受。在看完電影后,學生們以為自己開始了另一項與之無關的味覺研究。她們既可以吃安慰食物(如巧克力),也可以吃非安慰食物(如無鹽餅干)。結果,抑制情緒組的女生吃的安慰食物是另一組的兩倍;而兩組女生吃的非安慰食物的量差不多。這一模式表明,當人們經歷痛苦情緒時,他們確實更喜歡安慰食物。
但為什么安慰食物有助于緩解負性情緒呢?另有研究者認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大多是在家人或愛人的陪伴下吃安慰食物的(Troisi & Gabriel, 2011)。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在記憶中建立了聯系,所以安慰食物會讓我們想起那些關系帶給我們的情感溫暖。為了檢驗這一假設,研究者召集了兩組學生:一組學生此前報告說雞湯是一種安慰食物;另一組學生則不認為雞湯是安慰食物。實驗開始時,一些學生喝雞湯,另一些學生不喝。然后,學生們完成一項任務,在這項任務中,研究者呈現給他們一些單詞片段(如li_),可以將它們補全為關系詞(如like)。研究者證明,當雞湯被認為是一種安慰食物時,食用雞湯的學生生成的關系詞最多。對這組學生來說,喝雞湯的經歷使他們很容易在記憶中聯想起關系。
這些研究表明,與食用安慰食物有關的記憶有助于人們應對負性情緒?,F在,請運用你的批判性思維技巧。在你盡情享用安慰食物之前,你還想知道什么?
- 在第一項研究中,為什么研究者只選取了一種性別的樣本?
- 根據研究者的理論,為什么雞湯沒有成為每個人的安慰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