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生活·第1冊(第20版)
- (美)理查德·格里格
- 2223字
- 2025-08-06 17:55:17
中譯本序言
《心理學與生活》第20版中譯本即將問世,與廣大讀者見面了。
就在為這個最新譯本寫序的前幾天,有人問我,如何分散注意力,減少緊張。方法是背誦,比如《滕王閣序》,但如果已經會背了,要改為手寫。為什么會背了就要改為寫呢?
心理學告訴我們,要分散注意力,就要從事另一項活動,而所從事的活動本身必須能占據足夠的注意資源。然而,要占據足夠的注意資源,所選的活動不能太熟練,因為那樣的話,它幾乎可以自動化地進行,無須分配過多的注意力。如果能把《滕王閣序》背得非常熟練,甚至都不用走心,那就不會占用太多的注意力資源,也就起不到分心的作用。
所以,按照心理學的原理,這時可改用手指,以練習書法的方式,在桌面或膝蓋上抄寫《滕王閣序》。這就不容易了,因為你必須用眼睛緊緊地盯著手,看如何走筆,看清每一筆每一畫,看清字的間架結構是否精準。這就需要付諸極大的注意力資源,因為你其實看不到寫的任何東西,只是根據走筆的軌跡來判斷每一個字寫得好不好,這是非常耗神的,也就成功地起到了分心的作用。
這就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有效運用心理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我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每一位讀者,心理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之中,它是一門非常有用的科學。而學好這門科學,需要一本好的教科書。
說起來,《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教科書從最初2003年翻譯出版第16版,到現在第20版問世,整整過了20年!這前前后后,中國心理學經歷了非常不容易的發展,特別是這20年和之前的20年相比,《心理學與生活》的出版好似個分水嶺,令人感慨,我不妨就借用《滕王閣序》來解讀一下。
從20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考到21世紀初的20多年里,我國心理學的經歷可以說是“命運多舛”,令人有那種“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的感覺。那時候,學心理學的人很是少見,書店里的心理學書籍更是不多,社會公眾對心理學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帶有偏見,以為心理學就是算命的,以致一些心理學人都不好意思向周圍的人披露自己是學心理學的。那時,心理學資料相當匱乏,好的心理學教科書一部難求。在那個年代,選擇和堅持心理學確實不容易。它是個冷門兒,而且還遭受歧視。
然而在那個年代,很多心理學人都在不斷地堅持,無論是老一輩學者,還是剛入門的新人,正所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在那個氛圍下能夠堅持下來,真的是因為熱愛。
本世紀初以來,也就是近20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及成功申辦奧運,心理學開始走向一個新時代,“雄州霧列,俊彩星馳”“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心理學越來越重要,人們越來越需要心理學,越來越多的人向心理學求索、奔赴,其勢猶似“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心理學與生活》就是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誕生了它的第一個中文版,它是根據英文第16版翻譯的。隨后就有了第19版以及現在的第20版。可以說,《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教科書的一次又一次翻譯出版,是中國心理學不斷走向繁榮的見證。
心理學是一門可以幫助每一個人的科學。它每幫助一個人,助力人們更高效、更快樂、更健康、更精彩,其意義就越發凸顯和宏大。而每一個人學習、運用心理學幫助自己,也就是幫助了心理學。
而今,心理學在中國已經成為顯學,人們越來越多地了解了這門學科,渴望學習心理學,希望得到心理學的幫助。在今天,如果你認識的某個人是搞心理學的,你會覺得慶幸,你知道你能從對方那里得到幫助、支持。心理學已從40多年前的“調味品”,成為今天社會生活的必需品。現如今,如果你不懂點心理學,都不好意思,都沒底氣和別人談人生。
這一切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中國心理學發展的必然,是中國心理學學術與生活實踐不斷結合的必然,正所謂:學術與民生齊舉,知識共實踐一堂。
《心理學與生活》來到第20版,原作者之一津巴多教授年事已高,不再參與寫作了。但這部教材的精彩依然如故,它保留了原書的所有特色,同時又充實了最新的心理學進展和材料,反映了心理學的最新成果。
全書共16章,涵蓋了心理學的四方上下、古往今來,既有心理學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生物基礎,又有感知、意識、注意、學習、記憶、言語、能力、情緒、動機、人格,以及畢生發展、社會心理、心理異常與治療等具體板塊。全書論道精巧,得科學之美感,內容厚實,享生活之親近,可以說是給讀者的一份大禮。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異,心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興趣及應用領域也有所不同,在不影響全書科學性、系統性的前提下,我們在中譯本中對極少部分做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以更好地反映中國社會的心理學學習和應用的特色與需要。
在此要特別感謝我的同事們!我們的翻譯團隊在過去20年中始終精誠合作,相互支持。他們都有著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和社會服務工作,他們在繁忙之中抽時間來從事翻譯工作,實屬不易。我在每一版的翻譯工作中與每一位同事溝通時,都得到了他們的鼎力相助。我對他們的熱情和幫助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特別感謝新曲線出版咨詢公司的劉力先生、陸瑜女士、謝呈秋女士、陶建勝先生、劉冰云編輯以及其他各位參與相關編輯和設計工作的同人們,他們的辛苦付出,執著、敬業,令人贊賞。還要感謝出版社和版權方的同人們,沒有他們的大力支持,這本教科書也不可能順利付梓。
祝中國的心理學發展得越來越好,也希望這本教科書為此付出綿薄之力。相信各位讀者會喜歡這本書。希望這本書為各位讀者的人生提供重要的幫助和支持,成為生活中的好伴侶、好幫手!
王壘
及譯者團隊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