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亞研究:理論基礎與研究議題
最新章節:
后記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來區域國別研究浪潮的興起,近年來中國的中亞研究獲得了強勁且良好的發展動力。不過,中亞研究的學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是學界的一個共識。本書的主要目標在于討論有助于提高中亞研究學理化水平的若干理論路徑和攸關中亞地區穩定的部分核心議題。其中,第一部分考察了三十年來中亞研究的基本狀況,并基于此分析了可針對中亞地區開展學理研究的兩條路徑:比較區域研究的運用和中層概念的創新;第二部分則討論了三個或許可衍生相關學術命題的涉中亞研究議題:“顏色革命”、地區治理、地區秩序。通過在研究中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內”“外”互動的結合,本書希望能在倡導并促進國內的中亞學理研究上做出初步探索。
目錄(8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文前輔文
- 獻詞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亞研究的理論探討
- 第一章 中國中亞研究30年來進展評估
- 第二節 構建新的區域研究成果評估框架
- 第三節 中國中亞研究成果評估
- 第四節 中亞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 第五節 結論
- 第二章 比較區域研究視域下的中亞研究
- 第一節 比較區域研究的類型及其異同
- 第二節 中亞研究中的區域內比較
- 第三節 中亞研究中的跨區域比較
- 第四節 中亞研究中的區域間比較
- 第五節 結論
- 第三章 中亞研究中中層概念的創新
- 第一節 區域研究中中層概念創新的具體路徑
- 第二節 中亞研究中層概念創新的基本狀況
- 第三節 結論
- 第二部分 中亞研究議題之一:“顏色革命”
- 第四章 “顏色革命”衰退的路徑與機制
- 第一節 “顏色革命”既有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 第二節 研究假設、案例選擇與數據分析
- 第三節 “顏色革命”衰退的路徑分析
- 第四節 消解與阻遏:“顏色革命”衰退的機制探究
- 第五節 結論
- 第五章 吉爾吉斯斯坦“革命”反對派的動員基礎
- 第一節 吉爾吉斯斯坦“革命”動員的獨特性
- 第二節 反對派政治動員的基礎
- 第三節 反對派利用三種非正式政治力量進行政治動員的過程
- 第四節 吉爾吉斯斯坦非正式政治力量動員的機制
- 第五節 結論
- 第六章 “顏色革命”中的路徑依賴
- 第一節 研究背景:“顏色革命”與吉爾吉斯斯坦的三次政權更迭
-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案例選擇
- 第三節 理解“反復”:路徑依賴機制中的關鍵節點與正反饋
- 第四節 關鍵節點: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對“顏色革命”的應對
- 第五節 正反饋:“政權—社會運動”互動模式的形成與固化
- 第六節 結論
- 第三部分 中亞研究議題之二:地區治理
- 第七章 作為研究議程的中亞地區治理
- 第一節 深入研究中亞地區治理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 第二節 考察中亞地區治理變遷需要重點關注的四個維度
- 第三節 中亞地區治理變遷研究涉及的四個主要研究議題
- 第四節 結論
- 第八章 中亞地區治理模式的變遷
- 第一節 2005年之前中亞地區治理中的規則治理
- 第二節 2005年之后中亞地區治理中的關系治理
- 第三節 中亞地區治理模式轉變的動力與影響
- 第四節 中亞地區治理模式轉變的影響
- 第五節 結論
- 第九章 外部行為體參與中亞地區治理的困境
- 第一節 歐盟在特定地區踐行“規范性力量”身份成效的分析框架
- 第二節 歐盟在中亞地區的民主推進計劃與實踐
- 第三節 歐盟民主推進計劃面臨的第一重困境:規范績效不佳
- 第四節 歐盟民主推進計劃面臨的第二重困境:規范競爭激烈
- 第五節 歐盟民主推進計劃面臨的第三重困境:規范共鳴不高
- 第六節 結論
- 第四部分 中亞研究議題之三:地區秩序
- 第十章 歐亞秩序的套娃模式
- 第一節 歐亞秩序的套娃模式:內涵及其組成
- 第二節 套娃秩序在歐亞地區的運作及分異
- 第三節 套娃秩序與高加索、東歐次區域的動蕩
- 第四節 套娃秩序與中亞次區域的大致穩定
- 第五節 結論
- 第十一章 相互尊重與大國互動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文獻回顧
- 第二節 俄羅斯在其“近鄰”地區追求尊重與承認
- 第三節 蔑視與反抗:俄羅斯與歐盟在共同周邊地區的互動模式
- 第四節 尊重與合作:俄羅斯與中國在共同周邊地區的互動模式
- 第五節 結論
- 第十二章 大國在中亞的互動模式
- 第一節 域外大國在中亞進行“無聲的協調”
- 第二節 大國在中亞進行“無聲的協調”的具體體現
- 第三節 大國在中亞開展“無聲的協調”的主要原因
- 第四節 結論
- 結語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4-28 17:49:38
推薦閱讀
- 世界主要政黨規章制度文獻·印度
- 國會政體:美國政治研究
- 烏托邦(新華先鋒黑金系列)
- 全球治理機制復合體的演變:人類基因信息議題探析
- 亞非研究(總第15輯)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俄羅斯
- 敵人與鄰居: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 《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締約國的義務
- 可控的緊張:中日美之間的認知與誤認知(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美國的社會主義運動與思潮
- 中情局絕密檔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報告
- 科學技術與國家安全
- 美國的社會主義運動與思潮(居安思?!な澜缟鐣髁x小叢書)
- 中亞研究(2016年第1輯/總第三輯)
- 21世紀的中國與非洲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
- 雅典政制
-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日本與東亞
- 埃及與中東
- 國家政策轉變與日本未來
- 揭秘有史以來動蕩世界的“超級陰謀”
- 非洲研究(2019年第1卷/總第14卷)
- 非洲研究(2019年第2卷/總第15卷)
- 跟奧巴馬學從政
- 社會主義工作價值觀的時代構建
- 亞太崛起與國際關系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Volume 4 Number 2 Winter 2018) =國際安全研究(2018年第2輯·英文版)
- 為什么美國人恨政治
- 日本和朝鮮封建政權改革比較:1850~1860年代
- 亞太國家研究(第3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