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于忠肅集
免費

十三卷。明于謙撰。于謙,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任監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普平反冤獄,賑濟災荒。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后,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調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加少保。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他以和議難恃,努力整頓京營軍制,創立團營,加強訓練。景泰八年(1457),英宗復位,誣以“謀逆罪”殺之。籍沒時家無余資。都督同知陳逵收埋遺體。后由婿朱驥葬于杭州。成化初,追復原官。弘治初,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肅愍。萬歷中,改謚忠肅。事跡具載《明史》本傳。于謙平生著述甚多,其歿時遺編已多散佚。禍變之余所存,僅千百之什一。世所刊行者,乃后人掇拾而成,故其本往往互有異同。《明史·藝文志》載于謙《奏議》十卷、《文集》二十卷。又嘉靖中河南刊本詩文共八卷,而無疏議。此本前為《奏議》十卷,分北伐、南征、雜行三類,與《明史藝文志》相合。后次以詩一卷、雜文一卷,附錄一卷,與《明史·藝文志》迥異。與嘉靖刊本亦不相同。蓋又重經編次,而非其舊本。于謙遭逢厄運,獨抱孤忠,憂國忘家,計安社稷。其大節炳垂竹帛,本不藉文字以傳。然集中所載奏疏,明白洞達,切中事機,較史傳首尾完整,尤足觀其經世之略。其詩風格遒上,興象深遠。雖未嘗于吟詠求工,而品格乃出于一般文士之上。又案王世貞《卿績記》,李之藻序于謙集,皆稱于謙嘗再疏請復儲。而集中實無此疏。《明史》亦不著其事。惟倪岳神道碑稱:“景帝不豫,于謙同廷臣上章乞復皇儲。”蓋因當時所上乃廷臣公疏,非于謙一人,故集中不載其稿。有嘉靖年間刊本行世。

于謙 ·國學 ·25.9萬字

最新章節 第64章 序(5) 2015-12-27 09:45:47
說呼全傳
免費

小說。清“半閑居士、學圃主人同閱。”卷七、卷八改題“培杏居士、學圃主人同閱”,卷九改題“半癡道人戲編,筆耕老叟加點”。作者無考。十二卷四十回。書敘宋仁宗時,忠孝王呼必顯之子呼守勇、呼守信,因右丞相龐集之子龐黑虎強搶民女,將他打傷致死。龐集為了報仇。獻女媚君王,呼家遭滿門抄斬,死三百余口,僅守勇、守信逃亡。呼守勇得包拯庇護,喬裝成繡女闖過刀兵關,得退歸林下的王汝南,妻之以女王金蓮。后又逃去屬金蓮生子取名延慶,長大后至新唐國尋父。后呼守勇被民女鳳姑及山寨大王趙虎臣夫婦相救,擊敗追兵,并與鳳姑結婚。呼延信自太華進香到太行山叩見佘太君,得楊家將救護,來到西羌,與定天山寨主女兒齊月娥擂臺結情,配為夫妻。后呼延慶長大,母子偕同去新唐國尋守勇,路過西差與月娥相認,呼必顯顯圣囑兒輩赴京上墳。呼守信即攜侄兒延慶與兒子延龍、延豹扮作乞兒到京上墳,見呼王墳石碑上寫著“奉旨剿除反賊呼必顯獄囚墳”,便將碑打碎,口罵龐妃,龐集將呼延慶拿獲,綁赴法場,幸被包拯得機放走。其時鳳姑所生碧桃、梅仙二女亦來上墳,一家相認。后得復仇,龐妃想借機殺害養在八王府內的太子,得碧桃姊妹相救,被留八王府中。呼延慶投新唐拜見父親守勇及異母兄弟延壽,值狼主比武招親,被招為駙馬。后與龐軍大戰得勝,入京見八王陳情,八王代呼面君,仁宗聽八王與包拯之奏,縊死龐妃,革去龐集官職,召呼家將上殿,降旨加恩,重建功臣府,祭墳慰忠魂。龐集亦被呼延慶梟首伸冤雪恨。有乾隆己亥(1779)全閶書業堂刊大字本,又乙亥寶仁堂本、嘉慶乙亥(1815)全閶書業堂翻刻本。

佚名 ·國學 ·11.2萬字

最新章節 第41章 呼家將力殲龐奸宋仁宗封贈團圓 2015-12-24 14:57:49
史通
免費

唐朝史學家劉知幾撰。二十卷四十九篇。書成于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內篇三十六篇,多論史書源流、體例和編撰方法;外篇十三篇,多論史官建置沿革和史書得失。劉知幾在該書中批判了史學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論觀點,強調人事在歷史上的作用。對于《漢書》之類史籍專列五行、符瑞等《志》,把災異、圖讖、神怪故事作為天命的征兆,穿鑿附會,大量記載,則斥之為“言無準的,事涉虛妄”,主張廢除。認為歷史是變化發展的,應從當時的客觀形勢出發去評判人物和事件,決定寫史的詳略。還反對是古非今,認為不應“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認為史家必須兼有才、學、識“三長”,而特別重視“史識”。對于寫史,則提倡直筆,主張“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要求做到“不掩惡,不虛美”,“不避強御”,“無所阿容”,并對迎合權勢或從個人恩怨出發進行諱飾的史書,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史通》中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卓越見識,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史通》在重視人事作用的同時,往往把某些統治人物的性格、道德、智能等看作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說明作者的史觀仍屬唯心主義的范疇。注本有清代浦起龍《史通通釋》,新標點本又附錄《史通補釋》、《史通通釋補》和《史通增釋序》三種。

劉知幾 ·國學 ·10.5萬字

最新章節 第47章 自敘(11) 2015-12-27 00:09:37
婦人大全良方
免費

中醫婦產科專著。全書24卷。宋·陳自明撰。陳自明(公元1190~1270年),臨川(今江西省撫州縣)人,世醫出身,他認真學習總結了其前代有關婦科,產科方面的成就,結合個人長時間的豐富經驗,撰成本書,于1237年寫成。全書分成八門,260余種病證。八門為調經、眾疾、求嗣(此三門屬婦科)、胎教、候胎、妊娠疾病、難產、產后(此五門屬產科)。本書是集宋以前婦產科大成的著作,其中有相當多的寶貴材料,表明我國在公元十三世紀以前這方面的科學成就。如在婦科方面,書中強調調經,認為婦人如經脈不調,眾病就會叢生,除對生理性月經有詳述外,還專門論述了閉經、月水不斷、崩漏、痛經等病癥。在產科方面,書中提出用艾湯調川芎末內服的方法,試驗是否有胎動的感覺,因川芎具有增強受孕子宮肌肉收縮的作用,故本法具有一定科學道理。在胎教門中,主要講述孕期衛生,包括禁服的各種藥物如牛膝、干漆、巴豆等多種藥物,孕期保持精神愉快,調攝情志,注意飲食及勞動要適中等。在當時他即已強調,男女分別在十六歲及十四歲雖均有性發育的征象,但必得等到30歲和20歲再娶嫁,才算合理,所育子嗣后代才會健壯,這樣早就提倡優生優育晚婚,也是難能可貴的。本書在我國婦產科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現有鉛印本行世。

陳自明 ·國學 ·22.3萬字

最新章節 第25章 2015-12-07 17:59:48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遵义县| 贵德县| 旺苍县| 达拉特旗| 济阳县| 南城县| 禹城市| 东明县| 德兴市| 五大连池市| 威远县| 织金县| 英吉沙县| 乌什县| 保德县| 循化| 鄢陵县| 德令哈市| 合作市| 大新县| 平度市| 张掖市| 化州市| 康平县| 南木林县| 揭东县| 夏邑县| 宣武区| 安仁县| 西丰县| 桂阳县| 隆子县| 岱山县| 沙田区| 颍上县| 尖扎县| 高碑店市| 浠水县| 彭阳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