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要
外科醫書。別稱《外科寶鑒》。3卷。宋·陳自明(良父)撰。約刊于1263年,是宋代有代表性的一部外科專著。陳氏三世業醫,在醫學方面有較深造詣,曾任建康府明道書院醫學教授。陳氏鑒于當時專攻瘍科的醫生,多只重視外癥而忽視醫理方脈,每遇癰疽之癥,“無非對病閱方”,甚而“心中惶惑,當下不下,悠悠弗決,遷延日久”,以致發生“輕者重,重者死”之不良后果,遂決心廣輯古今醫家之“得效方論”并結合其個人的經驗編撰而成。《外科精要》一書較早見于明·《文淵閣書目》,傳于后世者有明·熊宗立校本及薛己注本,熊本流傳甚少,今廣為流傳者為薛己注本。薛氏在注釋的同時,又增補個人治驗及附錄一卷,厘為四卷,暢發了原著的義理,提高了原著內容的學術水平,成為歷代習外科者必讀之書。本書在論述癰疽病因、病機、診斷、預后等內容的同時,強調按八綱辨癥而選方,反對拘泥于熱毒內攻而專用寒涼攻伐之劑;并對瘍科用藥次第作了恰如其分的歸納、整理,從而使后學在辨癥治療上有所遵循,對中醫外科學術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全書有55論,選方70余首,雖屬個人撰著,但它較好地反映了當時的外科水平,有其一定的參考價值。
·3.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