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國學概論》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講授國學的記錄稿。書中精辟論述了國學的內涵以及研治國學的方法,系統介紹了傳統經學、哲學、文學的流變、對各時期學術發展的特點、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獨到的評價,可視作一本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簡史。由本書足可窺見國學總體概貌之一斑,是國學愛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書。湯志鈞的導讀兼及思想史、近代史,對章太炎研究十分熟稔,故所論允切。
章太炎講演 曹聚仁整理 湯志鈞導讀 ·古籍整理 ·6.1萬字
本書是研究魏晉玄學的重要參考書,為湯用彤先生在1938年至1947年十年中所寫的八篇論文和一篇講演記錄稿合成的文集。作者鉤沉描繪出魏晉思想的變遷、發展之跡,既凸顯了本期思想之特質及其內在的發展理路,又注重其與前期思想間的因革損益。自用彤先生始,學界統稱魏晉思想為魏晉玄學。
湯用彤 湯一介等導讀 ·古籍整理 ·15.7萬字
該書原是梁于1902年312月、1904年912月時在《新民叢報》上陸續發表的一些文章,后由北京大學中文系夏曉紅教授從該報及《飲冰室文集》等出版物中整理而成(具體見“導讀”)。但這些文章上下連綴成體系,可以組成小冊子,并非簡單的文集。
梁啟超 夏曉紅導讀 ·古籍整理 ·8.9萬字
《國故論衡》是章太炎重要的國學著作,分小學、文學、諸子學三卷,系統論述文字音韻學、文學、文獻學、周秦諸子學、經學及佛道之學等,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章太炎 陳平原導讀 ·古籍整理 ·11萬字
《顏氏家訓》,南北朝時文學家顏之推(53l—約595)著。本書是顏之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本著“務先王之道,紹家業之業”的宗旨,用以訓誡子孫的雜著類散文作品集。全書共七卷,二十篇,內容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究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他還有訓詁、音韻等方面內容。
(北朝齊)顏之推撰 顏敏翔校點 ·古籍整理 ·16.6萬字
《尚書》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匯編,分為虞、夏、商、周四書,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關于堯、舜、禹、皋陶、啟等人的遠古歷史傳說;關于周朝建國初年的重要文獻,尤其重點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動;一些零散孤立的檔案。它內容博大精深,文字卻佶屈聱牙。此次整理時加入曾運乾《尚書正讀》的內容。
曾運乾 黃曙輝校點 ·古籍整理 ·18萬字
《人間詞話》一書乃是王國維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向來極受學術界重視。本書約請當今著名專家黃霖為之導讀,不僅梳理其理論框架,剔抉其精義要眇,更著重揭橥其學術源流、歷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當時特定的情境與心態,從而在幫助讀者確切理解原著的同時,凸現詞學大師王國維的學術個性。
王國維 黃霖等導讀 ·古籍整理 ·5.8萬字
法家是我國古代與儒家、道家齊名的重要思想學術流派,對中國社會政治和思想學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韓非子》則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俄n非子》全書共十萬余字,分為五十五篇。就其主體而言,它實在是一部政治學巨著,主要論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穩坐江山、富國強兵乃至稱王稱霸,亦即古人所謂的“帝王之學”。書中除了論述法術、權勢等主要內容外,也論述了一些君主應該注意的道德修養、政治策略。
張覺等 ·古籍整理 ·47.2萬字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第一部宏偉巨制,對文學起源、文體類別、神思、風格、修辭、鑒賞、作家人品、文學語社會變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作者劉勰的文學觀,以儒家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對人物和作品的評點,見解精辟,開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作品風格剛健,富有詩意。是譯注本以王利器《文心雕龍校正》為底本,并參考范文瀾《文心雕龍注》、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拾遺》、詹锳《文心雕龍義證》等各家校語,對錯訛、奪訛的字和部分有異文的字進行了校改。每篇有題解,力求簡明扼要;有注釋和翻譯,力求簡潔。
王運熙 周鋒 ·古籍整理 ·31.8萬字
《格言聯璧》是清代金纓編纂的一部格言集成。共分為學問、存養、持躬、攝生、敦品、處事、接物、齊家、從政、惠言、悖兇十一類,內容廣博,語言精練,意蘊深厚,涵蓋了社會人生的各方面和傳統中國社會各個時代的思想精髓。《格言聯璧》的篇章編排也體現著一定的內在邏輯和順序。大體上遵循著宋代以來君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脈絡。每類的首要思想都是告誡人們要立德為先、修身為要,也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先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而這種立德修身又不是靠空談得來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通過不斷約束改進自己來實現的?!陡裱月撹怠冯m然成書于清朝中晚期,但因書中的許多格言側重生活實際,所以今天讀起來仍不失實用意義。“攝生類”中的格言都有著中醫理論依據,對當下人的身體保養仍大有裨益?!岸仄奉悺薄疤幨骂悺薄敖游镱悺钡日略跒槿颂幨婪矫娴闹笇Ш透嬲],對現在人們的交往仍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
馬天祥譯注 ·古籍整理 ·10.3萬字
《黃帝四經》,春秋戰國時期帛書,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作為《老子》乙本前的古佚書而舉世矚目。包含《經法》《十六經》《稱》《道原》四篇。體現了道家學說由老子一派變成黃老學派的轉變,對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關尹子》,據傳為春秋時期關尹子著。關尹子字公度,名喜,曾為關令,與老子同時。老子《道德經》五千言,系應其請而撰著?!蛾P尹子》大要在貴本重神,清靜自守。其書文辭博麗,深遠雋永,充分體現了“道”的內涵,極宜修身養性。今本《關尹子》,分為一宇、二柱、三極、四符、五鑒、六匕、七釜、八籌、九藥共九篇?!妒印?,戰國時期商鞅的重要謀士尸佼著。尸子對道家思想多有繼承和發展,同時熱衷于治國理政,一生中對于社會改革、對于哲學思想都有重大的貢獻。
張景 張松輝譯注 ·古籍整理 ·18.1萬字
《校讎廣義》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強調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全書共四編,分別為版本編、??本?、目錄編、典藏編。??本幹饕榻B??睂W的界義與功用、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钡馁Y料、從事??彼鶓邆涞闹R、校勘的方法、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等內容。版本編主要介紹版本學的名稱與功能,文獻載體,紙書的裝式,雕印本的品類,雕印本的鑒定,非雕印本的區分與鑒定,版本的變異與傳承等內容。目錄編主要介紹目錄與目錄學、目錄的結構及其功用、目錄的著錄事項、目錄的分類沿革、綜合目錄、學科目錄、特種目錄、目錄的編制等。典藏編主要介紹典藏學的建立與典藏的功用、典藏單位、圖書收集、書籍亡佚、圖書保管、圖書流通?!缎W噺V義》是代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內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從出版至今,一直享有較高的榮譽和地位。該書被譽為“校讎學重建的奠基之作”,曾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一等獎。此次修訂本,作者在原版基礎上糾正文字訛誤,吸收新觀點與新材料,調整部分章節,內容更加完善。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1.6萬字
《校讎廣義》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強調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全書共四編,分別為版本編、??本?、目錄編、典藏編。校勘編主要介紹??睂W的界義與功用、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校勘的資料、從事??彼鶓邆涞闹R、??钡姆椒?、??背晒奶幚硇问降葍热?。版本編主要介紹版本學的名稱與功能,文獻載體,紙書的裝式,雕印本的品類,雕印本的鑒定,非雕印本的區分與鑒定,版本的變異與傳承等內容。目錄編主要介紹目錄與目錄學、目錄的結構及其功用、目錄的著錄事項、目錄的分類沿革、綜合目錄、學科目錄、特種目錄、目錄的編制等。典藏編主要介紹典藏學的建立與典藏的功用、典藏單位、圖書收集、書籍亡佚、圖書保管、圖書流通?!缎W噺V義》是代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內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從出版至今,一直享有較高的榮譽和地位。該書被譽為“校讎學重建的奠基之作”,曾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一等獎。此次修訂本,作者在原版基礎上糾正文字訛誤,吸收新觀點與新材料,調整部分章節,內容更加完善。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4.3萬字
《校讎廣義》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強調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全書共四編,分別為版本編、校勘編、目錄編、典藏編。校勘編主要介紹??睂W的界義與功用、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校勘的資料、從事??彼鶓邆涞闹R、校勘的方法、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等內容。版本編主要介紹版本學的名稱與功能,文獻載體,紙書的裝式,雕印本的品類,雕印本的鑒定,非雕印本的區分與鑒定,版本的變異與傳承等內容。目錄編主要介紹目錄與目錄學、目錄的結構及其功用、目錄的著錄事項、目錄的分類沿革、綜合目錄、學科目錄、特種目錄、目錄的編制等。典藏編主要介紹典藏學的建立與典藏的功用、典藏單位、圖書收集、書籍亡佚、圖書保管、圖書流通。《校讎廣義》是代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內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從出版至今,一直享有較高的榮譽和地位。該書被譽為“校讎學重建的奠基之作”,曾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一等獎。此次修訂本,作者在原版基礎上糾正文字訛誤,吸收新觀點與新材料,調整部分章節,內容更加完善。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2.7萬字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至于《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也”。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本褪钦f,“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吨杏埂吩恰缎〈鞫Y記》中的一篇,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孔子及其弟子 ·古籍整理 ·11萬字
《焚書》又稱《李氏焚書》,共六卷,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所著。收錄了書答、雜述、讀史等文章及詩作,體現了李贄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該書中,李贄對儒家經典和假道學家進行了猛烈批評,表現出反封建壓迫、反傳統思想的斗爭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響下寫出的談佛論道之文,表現出作者思想的復雜性。該書出版后,歷遭封建統治者的查禁焚毀。但禁者自禁,傳者自傳,《焚書》仍有多種版本傳世。此次出版的《焚書》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的一種,是面向廣大讀者的經典普及版本。注釋精準,譯文簡明。
(明)李贄 ·古籍整理 ·39.7萬字
一部兵法奇書,與《孫子兵法》合稱我國古代兵法謀略學的雙璧,被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廣泛研習、應用。三十六計共分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六套,合三十六個計策。很多軍事家利用《三十六計》中的謀略,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為世人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戰例。
佚名著 趙中媛譯注 ·古籍整理 ·9.8萬字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由呂不韋主持,其門客編訂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傳世名作,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集中體現了呂不韋的思想。書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遺文逸事和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戰國)呂不韋 ·古籍整理 ·12.2萬字
本書選取了顧炎武的勵志佳作,系統闡述了他在政治、經濟、政事等方面的觀點,始終貫穿著“經世致用”的思想。這些作品質樸方正,在總結歷史教訓的同時也構建了對未來的美好藍圖,表現了顧炎武高潔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愛國主義精神。
(明)顧炎武 孫曉春 ·古籍整理 ·17.1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先生語錄、書信的簡集,是一部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該書包括了王陽明學說的所有重要觀點,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也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于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
(明)王陽明 陸東風 ·古籍整理 ·2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