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并而成。它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全書共22卷,錄詩1281首。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5.5萬字
《歷代筆記小說大觀:清異錄江淮異人錄》介紹“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瑯滿目,真是萬象包羅。文筆有的簡潔樸實,有的情文相生、美麗動人,常為一般讀者所喜愛。
(宋)陶穀 吳淑撰 孔一校點 ·集部 ·5.4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叢書,旨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叢書延聘饒宗頤為名譽主編,邀請香港本地及海內外知名學者承擔經典的選編和導讀工作,確保叢書的學術價值。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大學》講大學之道,雖遠在先秦時代,但它的道理卻有永恒而普遍的價值,值得現代人好好學習。它的教訓可以用以下的話概括:“萬丈高樓從地起,為學做人同一理。”《中庸》說的便是中國人教人立志發心,教人做君子、做圣人的教育。《中庸》說盡性立誠,就是要去除人心中夾雜的羨慕和卑屈,然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成就自己,成就別人,成就世界。《中庸》對今天的中國人是別具意義的。
饒宗頤名譽主編 劉桂標 方世豪導讀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5.4萬字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中國道家的主要經典。《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兩篇,通常稱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合稱《道德經》。全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發前人所未發,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奠基之作。
(春秋)李耳 ·國學普及讀物 ·5.3萬字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據考為春秋戰國時人,大約生于公元前三九〇年左右,卒于公元前三二〇年前后。他是一位活動在戰國中期的著名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更是縱橫家的鼻祖,精于心理揣摩之謀,深明剛柔相濟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5.3萬字
道家以無為治天下,無為就是以天下之心為心,不執迷自己的主張。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種不同的見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為方向。無為與中庸,其實質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讀了無為,解讀了中庸,解讀了自然,解讀了生命的真諦、道家豐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劉強 ·子部 ·5.3萬字
本書是寂音尊者覺范慧洪禪師之語錄。此類文體的著作在宋代頗為流行。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作品主要寫的是慧洪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有關尊宿之高行、叢林中各種遺訓、諸佛菩薩之微旨及賢士大夫之余論等之語要共三百余篇。有人說本書為參禪學道之指南,自古時起就在禪林中廣為流傳。本書根據作者在與釋子名賢抵掌清淡時所作的札記,經過近十年的積累編成。內容充實,可讀性強。
釋惠洪 ·國學普及讀物 ·5.2萬字
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身為中國人,了解點中國文化很有必要。不管是學生為了考試提分還是成年人為了豐富自身文化素養,都要經常讀點國學常識。本書精選了我國文化經典里的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所選警句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是必須傳習的文化精髓,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書中所收錄的趣味典故,行文言簡意賅,熔趣味、知識、文化于一爐,對格物致知有極大的幫助。是了解古代文化,傳習古代經典,掌握古人智慧的優秀普及讀本。不管是參加考試還是日常閑談,國學常識都是一個人要了解的。不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養,也能在不經意間給自己帶來驚喜。本書內容精煉,適合碎片化閱讀。尤其對于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實用性更強。對于寫作者來說,完全可以拿本書作為寫作素材的來源。隨意摘取的一句話,就能讓文章更多文采。如能把其中的知識嫻熟于心,更能增添個人魅力。
王克忠 ·國學普及讀物 ·5.1萬字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龍若飛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5.1萬字
《聲律啟蒙(套裝上下冊)/快樂國學經典讀本》從《聲律啟蒙》中精選了二十韻,在每韻的三首對子文中選擇一首編寫教學內容。在傳承《聲律啟蒙》中優秀傳統文化觀念的同時,還將其中的歷史典故和優美風物作為美育的重要內容,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進行對聯和詩歌創作打下基礎。
張小寧 ·國學普及讀物 ·5萬字
本套圖書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工具書,又適合不同層次讀者作為故事閱讀,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馬藝天主編 ·古籍整理 ·5萬字
劉強 ·子部 ·4.9萬字
《素書》《黃帝陰符經》是兩部鮮為人知的道家秘典。書中滲透著古代圣賢“天人同源”“天人一貫”“天人合一”的哲學智慧,貫串著古人對整個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整體思考。告誡人們應按“道”的原理行事,否則必遭兇禍和失敗。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漢)黃石公等 ·國學普及讀物 ·4.8萬字
《文字學ABC》是胡樸安先生在持志大學、國民大學、上海大學、群治大學歷次講授文字學知識的講義結集,分上、中、下三編。上編從文字的原起講到文字的變遷、廢棄和增加,涉及甲文、古文、篆文、隸書等。中編說明六書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別用實例闡明各自的內容。下編是研究文字學的書目,指出各書優缺點,給讀者和學者以參考。該書理論明晰、舉例生動,可謂文字學愛好者、研究者的入門參考書。正如胡樸安先生在序言說的那樣:“我這本《文字學》,并無新奇可喜的議論,但自信可為研究文字者入門的書。”《文字學ABC》曾多次再版,本次出版選用世界書局1929年“ABC叢書”版為底本,將書名改為《文字學入門》,封面亦參考該版。在保留當時語言文字習慣的基礎上,對文字、標點等進行了錯訛訂正和現代規范處理,同時以頁下注的形式對生僻字詞進行注音和解釋,以幫助讀者更好理解。
胡樸安 ·國學普及讀物 ·4.8萬字
劉強 ·子部 ·4.8萬字
《三十六計》是古代兵家計中國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三十六計》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三十六計》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譯注》對《三國志》進行白話的翻譯和注釋,是具有堅實學術基礎的普及性讀物。內容簡介:《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語源于南北朝時期,約成書于明清。本書根據計名,多選取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實例,加以說明,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簡介:文軒,男,80后人,畢業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喜愛中國古代文化,向往先秦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心服儒家仁者風度,欲“為往圣繼絕學”,作品有《人間詞話注釋》《三十六計譯注》等。
文軒 ·國學普及讀物 ·4.7萬字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千字文,是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的。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馮國超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4.7萬字
《了凡四訓》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給子孫的家訓,闡述了個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袁了凡以畢生所學,融合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種高超的為人處世哲學,以他本人由信命認命到積德改命的經歷來勉勵世人奮發向上。“命由己作,福自己求”,當個人的心性狀態發生改變,人生也會隨之而改變。
(明)袁了凡 ·國學普及讀物 ·4.6萬字
《滄浪詩話》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也是中國著名的詩歌理論著作。作者嚴羽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詩文批評家,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部分,并附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對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征和藝術性方面的探討,論詩標榜盛唐,主張“詩有別裁、詩有別趣”之說,重視詩歌的藝術特點,批評了當時經文字、才學、議論為詩的弊病,對江西詩派尤表不滿。全書理論以禪理喻詩,強調“妙悟”,對明清的詩歌評論影響頗大,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現當代。本次評注由國內文學理論名家擔綱主持,重點注釋了相關名詞術語典故,并應用現代文藝理論闡發評析,配有相關詩意插圖五十余幅,幫助讀者領略原著思想魅力。
嚴羽 ·集部 ·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