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前言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晶瑩璀璨的瑰寶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最早見于《南齊書?王敬則傳》:“……有告敬則者,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宋人惠洪《冷齋夜話》始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語,至元代已經成為民間俗語,關漢卿《竇娥怨》中有“常言說得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至明清時有心者搜集各種兵家常用計策,編纂成為《三十六計》。

現傳《三十六計》較早版本系1941成都瑞琴樓發行、興華印刷廠土紙翻印,封面書“三十六計”,旁注“秘本兵法”,篇首有一簡短說明,說明原書是手抄本。未見作者或編者姓名。后此書被叔和(身份不詳)所得,并于1961在《光明日報》上撰文對上述發現加以介紹,又將這土紙本贈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此后無谷(姚煒)先生對這個孤本進行了整理譯注,印刷成冊,現今市面上流行的眾多《三十六計》出版物皆源于此。該書將三十六計分為六套,每套有六計。其中前三套為處優勢所用之計,后三套為處劣勢所用之計。每一計均由計名、解語、按語三部分組成。解語主要點明本計要義、實施條件和辦法;按語則是對計名和解語的闡釋與發揮,多引宋以前的戰例加以印證。

本書是根據無谷先生整理本而作的普及型讀物,在原書基礎上將體例擴充為計名、原文解語、注釋、譯文、計名探源以及用計案例六個部分。注釋和譯文助益讀者對計名和原文解語的理解;“計名探源”,盡量追溯這一計策最初使用的情況,以及最初得到這一計名的時期;“用計案例”則多選中國古代使用相應計策的精彩實例,以便讀者能夠更直觀更透徹地理解這些玄妙的計策。

本文成書過程中參考了眾多前輩學者的注釋和解讀,并吸收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謹在此表示感謝。

文軒

2012年10月

品牌:鳳凰壹力
上架時間:2019-08-01 17:18:20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本書數字版權由鳳凰壹力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吉安县| 大余县| 卢龙县| 泰兴市| 什邡市| 孝义市| 泰来县| 衡南县| 堆龙德庆县| 吉木乃县| 涡阳县| 科尔| 高唐县| 武威市| 资阳市| 融水| 镇巴县| 红安县| 翁源县| 临湘市| 南丰县| 上杭县| 鸡西市| 左云县| 都昌县| 大化| 吉首市| 洛宁县| 呼和浩特市| 岢岚县| 滦南县| 武宣县| 土默特右旗| 海原县| 新泰市| 阿拉尔市| 奉节县| 临夏市| 垦利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