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吳震是治宋明理學,尤其是陽明學的名家,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他把近年重讀朱子的心得體會匯集成書,在持論所見、立論取徑方面與此前朱子研究確有所不同,應該會引起朱熹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廣泛關注。書稿涉及朱子思想中的仁學、心說、敬論、本體與工夫以及政治文化等問題領域,展現了專題性研究的風格,具有哲學、思想、歷史以及政治文化等多重詮釋視角,擺脫了以往就“理氣心性”等框架來切入朱子思想研究的傳統格套,對于重新解讀朱子思想之特質及其價值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吳震 ·子部 ·17.1萬字
《國學小叢書-宋儒與佛教》林科棠著商務印書館1928年10月。本書由宋學之勃興,宋儒之宇宙論性論實際論(附佛性論),末儒之學佛,宋儒之排佛論,宋學與佛教之關系,共五章組成。作者認為,禪宗通宋代興隆無比,謂佛教統干禪宗,亦無不可。所謂宋學與佛教之關系,不過末學與禪之關系。一,指心見性。禪不走干教相,不陷于文字,單刀直入,徹求自己之心性,由此以得大悟之鍵鑰,蓋即直接修道之方法。此與老子之守靜復歸契合,又能與儒教之盡心知性調和。此書乃綜合易、中庸、老莊,佛教而成,闡明儒教之道,非常明了,宋儒學說之大體,殆祖述李翱。蓋對于易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老子之復歸,中庸之誠明,而以佛教之止觀的內容以統一之,且以之分配于性情者,無論周子、程子,悉其共同之思想也。但性情之對立,佛教即以為善惡之對立,而在儒教則不定以為善惡之對立,且分配之于寂然感通,此由兩者立腳點不同,故主張亦異。情之研究,宋儒較進一步,乃其特色;就此點而言,謂宋儒能脫離佛教,亦無不可。
林科棠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死后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整理而成。《論語》全書共20篇,內容涉及廣泛,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經濟、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儒家學說的主要資料。數千年來,孔子的思想對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產生了重要影響,他也因此被后世尊稱為“至圣先師”。
孔丘 ·國學普及讀物 ·8.9萬字
《國學小叢書-墨學十論》陳柱商務1928年版陳柱(1890-1944),宇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人。著名史學家、國學家,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種,議論遍及經史子集四部。本書是史學家、國學家陳柱先生最知名的代表著作之一,從體例、內容再到歷代墨學研究狀況的評述等各個方面,都對墨學進行了詳盡的梳理和探討,是墨學的重要研究資料之一。也是從事諸子百家研究的必讀書。全書共分十章:墨子之大略、墨學之大略、墨子之經學、墨經之體例、墨子之教育主旨、墨子之政治學說、墨子之文學、墨子與諸子之異同、諸子墨論述評、歷代墨學述評。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四庫學》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連續性出版物。本書系第三輯,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四庫閣本研究、《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四庫全書》的整理與傳播、《四庫全書》與中國傳統文化,具體內容涉及南三閣的社會作用、《四庫全書》與清代前期政治、《四庫全書》文化傳播的途徑、毛澤東與《四庫全書》的史學智慧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學術參考價值。
陳曉華主編 ·古籍整理 ·15.2萬字
《溫氏母訓》由明末賢才溫璜編訂,其真實作者是溫璜的母親陸氏。這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讓兒子終生踐行著母親說教的為人處事之準則,并編輯整理成書,供子孫后世瞻仰。對家長朋友來說,本書不可不讀。本書包括祖業的守成、家道的維系、子女的教育等內容。細細品味,能發現其文章的主干,便是人情世故。作品概括了社會間的種種關系,又可貴地抒發了作者自己深有感悟的見解。即便在今天讀來,仍然具有極深的啟發意義。本書寫的是一位母親對子女的關愛與教導,也是一位古代女性對社會世故的獨到見解。家訓雖然是日用的常言,但對于立身處事的要點、理家應對的方法,簡要完備而又懇切周到,字字都是從閱歷當中而來,含義深刻,發人深省。
溫璜 ·國學普及讀物 ·5165字
《漢魏六朝文》選文上起漢初,下終陳末,甄錄之文,不拘駢散,以作者之先后為次,諸家之同異,時代之升降,均可于此覘之。全書共收錄古文79篇,皆精心選輯,其關于論事者,如賈誼《過秦論》、江統《從戎論》之類是;其關于諷諫者,如賈山《至言》、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諸賦是;其關于萬言者,如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陶潛《桃花源記》之類是;其關于世道人心者,如劉峻《廣絕交論》、范寧《罪王何論》之類是;其關于文學者,如許慎《說文序》、郭璞《爾雅序》、陸機《文賦》、鍾嶸《詩品序》之類是;其關于道德者,如崔瑗《座右銘》蔡邕《女誡》之類是;游戲之文,亦酌收一二,以備一格。各家文字,有以傳大稱者,有以宏麗稱者,有以奇峭稱者,有以澹宕高潔及風華清艷稱者,本編所選,擇其思深旨遠、骨勁氣完、情韻兼至者為主,其腴而近俗、纖而傷雅者,概不羼入。本書所選,俱從善本中選出,訛奪異同,皆詳慎考正,衍文俚字,悉從刪削。
臧勵穌選注 李潤生校訂 ·國學普及讀物 ·19.5萬字
本書收錄《教坊記》、《隋唐嘉話》、《唐國史補》、《劉賓客嘉話錄》、《尚書故實》、《北里志》、《幽閑鼓吹》、《中朝故事》共八種。
(唐)崔令欽等撰 曹中孚等校點 ·集部 ·10.2萬字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的文學理論專著。本編為民國學人莊適特為初學者選編,選原道、宗經、神思、體性、風骨、通變、定勢、情采、镕裁、聲律、章句、麗辭、比興、夸飾、事類、練字、指瑕、養氣、附會、總術、時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序志二十六篇以供初學入門。注文多為選注者自注,以精妙簡當為要,又旁采諸家,取其長者。要其選目注釋,皆以津逮初學為目的。現又經當代學人校訂考釋,可謂初學上選。
莊適選注 卜帥霞校訂 ·國學普及讀物 ·6.9萬字
《俠隱記》又譯《三個火槍手》、《三劍客》,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故事主角為達達尼昂,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這部歷史小說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朝代和權傾朝野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掌權這一時期的歷史事實為背景,描寫三個火槍手阿多斯、波爾朵斯、阿拉宓斯和他們的朋友達爾大尼央如何忠于國王,與黎塞留斗爭,從而反映出統治階級內部勾心斗角的種種情況。小說時間起止是1624-1628年。
(法)大仲馬 ·古籍善本 ·60字
本書作者自我界定為在中國土地上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傳教士。基于他在國外多所著名大學研究、教學、學術交流的心得,從理念和操作的雙重層次上,縱論建設一流大學的關鍵環節:世界一流大學的精神氣質;一流大學的核心制度;一流大學如何聘請優秀教員;一流大學的才源和財源間的互動;一流大學與大國的興衰;全球化對中國大學的挑戰;中國大學改革的國際標準。作者的這些言論激發了,并且還在激發著熱烈的討論。
丁學良 ·經部 ·17萬字
陸游為南宋著名詩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著作。他的詞,前人稱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超爽處似辛棄疾。本書輯錄陸游現存全部詞作,編年箋注,后附各本題跋、傳記及年譜簡編。箋注者夏承燾、吳熊和師徒二人都是著名詞學家。這次重印,由吳熊和弟子陶然負責訂補,新增輯評、總評兩個部分,正文箋注和附錄題跋亦有增補,從而使本書更趨完備。
(宋)陸游著 夏承燾 吳熊和箋注 ·國學普及讀物 ·10.1萬字
本書是了解和研究詩歌的基本指南;詩歌是文學森林中的鮮花,中國的詩歌是中國文學大花園中的一只藝術奇葩。本書是一本詩歌學介紹的專門研究著作的第一本書。本書中的詩歌,其中包括詩、詞,散曲,民歌,新詩,戲曲等項,是專門為了解與研究中國詩歌的人們而作。中國歷代詩歌的變化,不單是形式上的變化,實質內容上的變化也很多。本書對于形式與內容的探討獨具一格。詩歌是感情的表現,與民族性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國詩歌里,因民族關系而發生的變化有很多,書中都一一探究,實為詩歌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專書。
胡懷琛 ·古籍善本 ·82字
《百科小叢書-諸子概論》陳柱商務《百科小叢書》之一名家論著,國學津梁,使讀者置身于博大精微的古人智慧之中,獲致心靈的文化滋養。《諸子概論》論述先秦諸子學說,以司馬談所論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法家、墨家六家為限。整理各家流派之起源、基本觀念,詳述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學說內容,并分析其在中國歷史上經世致用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價值。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宣室志》,唐張讀撰,蕭逸校點。《宣室志》取名于漢文帝在宣室召見賈誼問鬼神之事,故此書多記載神仙鬼怪狐精、佛門休咎故事,為古代神怪小說之集大成者。《裴铏傳奇》,唐裴铏撰,田松青校點。本書多記神仙怪異之事,尤以豪俠故事最為著名,如《昆侖奴》等。
(唐)張讀 裴铏撰 蕭逸 田松青校點 ·集部 ·10.2萬字
本書又名《河南邵氏聞見錄》,或《聞見前錄》,本書主要以紹述并闡揚其父及其密友的為人品性和政治見解為歸旨的。
(宋)邵伯溫 邵博撰 王根林校點 ·史類 ·19.7萬字
《孟子》是儒家經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書中所主張的“性善”“仁義”“民本”等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人傳統思想與道德觀念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如此,《孟子》全書譬喻生動、辯議恣肆、氣勢雄渾,也代表了先秦散文藝術的杰出成就。為了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這部經典的哲思與文字之美,《孟子精譯:誦讀版》參考了很多學者的著作,在原典的基礎上進行了注釋,并以適合今人理解的方式進行了翻譯與闡發,希望能與廣大古代文化的愛好者們一起走進偉大先賢的思想世界。
馮大建 蘇靖雯 ·國學普及讀物 ·14.8萬字
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身為中國人,了解點中國文化很有必要。不管是學生為了考試提分還是成年人為了豐富自身文化素養,都要經常讀點國學常識。本書精選了我國文化經典里的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所選警句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是必須傳習的文化精髓,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書中所收錄的趣味典故,行文言簡意賅,熔趣味、知識、文化于一爐,對格物致知有極大的幫助。是了解古代文化,傳習古代經典,掌握古人智慧的優秀普及讀本。不管是參加考試還是日常閑談,國學常識都是一個人要了解的。不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養,也能在不經意間給自己帶來驚喜。本書內容精煉,適合碎片化閱讀。尤其對于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實用性更強。對于寫作者來說,完全可以拿本書作為寫作素材的來源。隨意摘取的一句話,就能讓文章更多文采。如能把其中的知識嫻熟于心,更能增添個人魅力。
王克忠 ·國學普及讀物 ·5.1萬字
本書根據作者的教學講稿整理而成,以平實易懂的語言講透《老子》八十一章的思想精髓,以及日常應用之道,特別體現出作者對經典獨到的理解和創新性詮釋,以及對生命、生活產生影響與轉化的理念。是一本優秀的國學經典通識讀本。
吳怡 ·國學普及讀物 ·18.5萬字
《柳南隨筆續筆》,清王應奎撰,以柔校點。《柳南隨筆》六卷、《柳南續筆》四卷,為仿宋代洪邁《容齋隨筆》而成的筆記作品,近于語林、詩話。“柳南”是沈德潛取王維“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句意為王應奎所取的書齋名。二筆逾十萬言,共500多條目,文字簡潔洗練,但內容包羅萬象,有讀書札記,“考詩筆之源流,究名物之根柢”,一家之言,足資取鑒;也有月旦人物,所記名人軼事,可補史傳之不足。《柳南隨筆》初刊于乾隆五年,《柳南續筆》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后者對前者的一些錯誤做了修正,故二書略有重復,嘉慶時張海鵬將二書合刻,收入《借月山房匯鈔》。其后又有道光年間的陳璜《澤古齋重鈔》本、光緒年間的《申報館叢書》本、民國年間《叢書集成》本等,均以《借月山房匯鈔》本為祖本。本次校點即以《借月山房匯鈔》本為底本,校以諸本而成。
(清)王應奎撰 以柔校點 ·集部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