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校點。全書十五卷,詳細記載了唐代科舉制度及與此相關(guān)的遺聞瑣事、文士風氣,并保存了許多詩人別集中失載的斷章零句,是后人研究唐代科舉與文學的重要參考書,極有資料價值。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以《雅雨堂叢書》本為底本,對照《學津討原》本補正文字出版,1960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重版。此次以此本為底本,據(jù)《太平廣記》、周勛初《唐語林校證》有關(guān)條目改正訛誤。
(五代)王定保撰 陽羨生校點 ·集部 ·7.8萬字
《〈楚辭〉校證》,貴州大學副教授王偉撰,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辭》的基礎(chǔ)上,充分吸收前賢的研究成果,對《楚辭》及王逸注進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對其中的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楚辭》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有助于《楚辭》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全書以《四部叢刊》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本《楚辭補注》為底本,參考眾本,逐句比勘異文,略引前賢成果,并下己見,編為序號。
王偉 ·古籍整理 ·19.5萬字
《江淮異人錄》是一部專記異人怪事的專集,屬宋代筆記小說,為發(fā)展唐傳奇的異人傳說而著書,對后世飛仙劍俠類小說有一定影響。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書中所寫人物多是術(shù)士、俠客、道流。他們仗義行俠,且有神奇的本領(lǐng)。原書遺失,今本是從《永樂大典》中輯錄而成。
吳淑 ·國學普及讀物 ·9464字
國家語委重大項目《中華經(jīng)典誦讀與語文素質(zhì)、語文教育、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關(guān)研究》于2011年7月立項,劉明華教授負責的子項目之一是《大中小學生中華經(jīng)典誦讀定篇研究》。該子項目的最終成果形式是誦讀和閱讀本三卷。通過廣泛收集,深入調(diào)研,精選百年來最具認同感、最富文化價值、最受歡迎、最易誦讀的古詩文,分小學捐(誦讀,中英文對照)、中學卷(閱讀)、海外華人卷(閱讀)三卷出版。該書的編選是建立在對百年來各種語文教材、語文讀本古詩文篇目統(tǒng)計的基礎(chǔ)上,使選本具有堅實的學理基礎(chǔ)和文獻依據(jù)。該書不僅名學了各年齡段學生最宜誦讀的古詩文,對學校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家庭開展蒙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提供了作為一個中國人通過誦讀而積累文化素養(yǎng)的途徑。
劉明華 ·集部 ·7萬字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啟蒙的兒童讀物,作者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書最早名為《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明景泰年間的進士邱睿、清朝的嘉慶年間由鄒圣脈、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進行了增補。
馮國超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7.8萬字
《板橋雜記》是明末清初文學家余懷所著,全書分上、中、下三卷。書中收選了優(yōu)秀的小品文。記述了明朝末年秦淮南岸的長板橋一帶舊院諸名妓的情況及有關(guān)各方面的見聞。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作品故事性強,可讀性高。作品極力渲染當年的繁華,以對照今日的凄涼,是本書寫作上的特點。盡管當時明帝國風雨飄搖,二百余年的大業(yè)接近了尾聲,但大廈將傾卻無礙南都的聲色犬馬、畸形繁華,文酒笙歌也于此時達到鼎盛。隨著朝代的更迭,一切歸于破滅,志士隱跡沉淪,歌女流落星散。本書作品寫得簡樸、清艷。真實記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體形象和悲劇命運,敘述了一個個生離死別的動人故事。
余懷 ·國學普及讀物 ·1.4萬字
《俘虜》李青崖譯,開明書店1932年版。這是部短篇小說集,一共包含13篇,都是選譯自法國自然主義幾位大師的作品,有:都德,莫泊桑、左拉等李青崖(1886—1969),湖南湘陰人。1907年肄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1912年畢業(yè)于比利時列日大學。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曾組織湖光文學社,致力于法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主要譯著有《莫泊桑短篇小說全集》、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左拉《饕餮的巴黎》、大仲馬《三個火槍手》等。
(法)都德 莫泊桑 左拉等 ·古籍善本 ·58字
《了凡四訓》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他以畢生學識、經(jīng)歷與感悟為根基,講授“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人生道理。本書以漫畫的形式再現(xiàn)袁了凡一生的傳奇經(jīng)歷,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4篇。將原文轉(zhuǎn)譯為青少年喜愛的漫畫語言,幽默接地氣,畫風輕松可愛,字里行間蘊含著深刻的大智慧,有趣、有料又好玩,讓孩子愛不釋手。
(明)袁了凡著 楊棣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1.5萬字
署名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是中國傳統(tǒng)詩藝認知結(jié)構(gòu)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tǒng)詩學中具有不可移易的經(jīng)典地位和核心價值。其將詩的風格細分為二十四種,即:雄渾、沖淡、纖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個四字句的韻語,通過意象及意象組合,以感性化的意象流動,形成極具感興功能的詩意境界,讓讀者在意境的感悟中,體悟詩歌多樣化的風格特征和審美特質(zhì),并從中領(lǐng)會相應的創(chuàng)作技巧,形成一種以境悟理的風格研究。明袁枚《續(xù)詩品》,仿《二十四詩品》的形式,以詩論詩,補《二十四詩品》所未及的主體修養(yǎng)、審美取尚、創(chuàng)作態(tài)度、寫作過程、傳達手法、流派短長、門戶流弊以及去偽存真、揚長避短、學古創(chuàng)新等命題。全書分崇意、精思、博習、相題、選材、用筆、理氣、布格、擇韻、尚識、振采、結(jié)響、取徑、知難、葆真、安雅、空行、固存、辨微、澄滓、齋心、矜嚴、藏拙、神悟、即景、勇改、著我、戒偏、割忍、求友、拔萃、滅跡等三十二則,總結(jié)詩人的創(chuàng)作苦心和藝術(shù)經(jīng)驗,傳授詩法,授人以漁。
陳玉蘭譯注 ·古籍整理 ·14.3萬字
本書主要論述了18世紀之后,歐美各國各種債券、股票市場經(jīng)歷過的各種重大危機。本書原著出版于1929年共分六章。第一章研究怎樣才叫做投機事業(yè),第二章討論古代所謂的投機,譯者因為前兩章太過遙遠,并無實際價值故此刪去。
(英)摩特藍 ·古籍善本 ·61字
《東陽夜怪錄》是唐代傳奇小說。原載于《太平廣記》卷四百九十。在中國文學史、小說史及傳奇小說研究中很少被提及,但卻是一部藝術(shù)技巧高超的作品,被魯迅輯入《唐宋傳奇集》中。在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的生活遭際并不比一般人更好,他們做的是小官,常為上層統(tǒng)治者奔走驅(qū)使,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意志。而一旦年老有病,等待著他們的便是被拋棄和被冷落的命運。《東陽夜怪錄》借一群家禽動物的幻化描寫,真實地反映了下層知識分子的不幸。此外,作者還揭示了當時的門第觀念對于文人的影響以及文人之間的互輕互賤、勾心斗角。作者通過幻化描寫,比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思想的復雜性。他既同情他們的不幸境遇,又對他們身上所流露出來的某些劣根性進行了不留情面的諷刺鞭撻,具有一定典型性。在藝術(shù)上,這部作品也頗有特色。它在構(gòu)思上采用了真幻結(jié)合、由真入幻、幻中見真的方法。
王洙 ·國學普及讀物 ·5040字
《清學札記》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先生關(guān)于清代學術(shù)數(shù)十年的積累之作,按作者自序,其弱冠之后,專于清人纂述,而乾嘉諸老,又精擅筆札,是書從其畢生所積的五百余條中精選一百五十余條,內(nèi)容涉及經(jīng)學、考據(jù)學等諸多清中期學術(shù)著作及顧炎武、閻若璩、杭世駿、劉逢、戴震、錢大昕、惠棟等學者之學問、為人、處事、后世等諸多典故及考證、考評,亦有若干篇,由古而今,取古今一理之社會現(xiàn)象略作評點。文章短長不一,于學術(shù)價值頗有助益,內(nèi)容廣泛,讀來愜意、饒有趣味,是難得一尋的清代學術(shù)札記。
漆永祥 ·工具書 ·14.6萬字
《庚巳編》,明朝陸粲撰,馬鏞校點。此書內(nèi)容多為明初奇聞逸事,包括明初各種社會新聞、祥瑞災變、刑獄案件、各地風俗等。書中記載了大量的神狐鬼怪傳說,反映了作者及當時人們渴求懲惡揚善、伸張社會正義的愿望。此書文字清約雅健,部分條目如“洞簫記”等,文筆婉轉(zhuǎn)生動。本書以《記錄匯編》本為底本,以《說庫》本為參校本。《今言匯編》,明朝鄭曉撰,楊曉波校點。此書內(nèi)容所涉范圍極廣,皇室、宦官、名臣、邊事、漕運以及歷朝典故等,無所不包,可補正史之闕,訂正史之誤,是我們研究明代洪武至嘉靖年間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的重要材料。本書以《鹽邑志林》叢書本為底本,參校了嘉靖本、《紀錄匯編》叢書本和鄭心材刻本,并參考了其他叢書及《明史》、《明實錄》等材料。
(明)陸粲 鄭曉撰 馬鏞 楊曉波校點 ·集部 ·13.9萬字
這是一本宋代筆記小說,具有內(nèi)容駁雜的特點,被收入清乾隆時編集的四庫全書。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南部新書》的內(nèi)容大多記錄的是唐代事,少數(shù)是有關(guān)五代的。書中所述諸人軼事,以士大夫居多。翻開本書,唐代的官僚百相圖宛然在目。作品以記載主要官職的興廢、朝章政制的因革和官場儀式的掌故為主,對研究唐代政治史頗具參考價值。同時,書中不少有關(guān)唐代科舉制、文學家故事的著錄,又有裨于文學史的研究。
錢易 ·國學普及讀物 ·5.7萬字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軍機處、軍機大臣同進見、軍機撰擬之速、圣躬勤政、皇子讀書、慶典、煙火、木蘭物產(chǎn)、蒙古尊奉喇嘛等。
(清)趙翼撰 曹光甫等校點 ·集部 ·11萬字
本書收《竹葉亭雜記》、《今世說》兩種。《竹葉亭雜記》,清姚元之撰,曹光甫校點。《竹葉亭雜記》八卷320則,大多為朝章國事、前賢遺事、風俗民情及花果蟲魚等,內(nèi)容博而雜,但對史實和典章制度的記載也足資參考。《今世說》,清王晫撰,陳大康校點。《今世說》為王晫仿效《世說新語》之體例,以同時期文人名士之故事為題材而作。王晫創(chuàng)作此書的重要動機是為了讓同時代的名賢文士、廊廟縉紳、山澤隱逸,當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借此而傳。對于今天的讀者而言,它仍然有其價值,由此可以知道清初掌故與文風。丁澎藥園所撰《今世說序》曰:“幾與世說并時矣。”嘉許其可與《世說新語》并駕齊驅(qū)。
(清)姚元之 王晫撰 曹光甫校點 ·集部 ·14.7萬字
《癸辛雜識》,宋末元初人周密撰,王根林校點。全書六卷,是一部以記載朝野遺事和社會風俗為主的史料筆記,內(nèi)容廣泛,記敘翔實,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校以《稗海》、《津逮秘書》、《四庫全書》諸本。
(宋)周密撰 王根林校點 ·史類 ·11.1萬字
《南方草木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區(qū)系植物志,比西方植物學專著要早一千多年。書中記敘的大都是產(chǎn)于嶺南或越南的熱帶、亞熱帶植物。每種植物的記載詳略不一,各有側(cè)重,一般是介紹其形態(tài)、生態(tài)、性味、功能、產(chǎn)地和有關(guān)的歷史掌故。《南方草木狀》對我國植物史、農(nóng)學史以至嶺南地方史和越南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義,對我國熱帶、亞熱帶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也有參考價值,故有“研究栽培植物史的知識寶庫”之稱。《南方草木狀》綱目分明,條分縷析。它在形式上分條敘述,但內(nèi)容各異,互不牽連,可以獨立成篇。嵇含在軍旅中每到一處就悉心諮訪當?shù)仫L土習俗,將別人講述的嶺南一帶的奇花異草,巨木修竹,筆記下來,整理、編輯而成。著作問世后,客觀上推動了當時筆記文學的發(fā)展。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條理性和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有層次地把敘述和議論交替進行,不僅使讀者對此樹的形態(tài)、用途有所了解,也領(lǐng)會到其中包含的哲理。
嵇含 ·國學普及讀物 ·6932字
《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作者李漁,號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xié)調(diào),瑯瑯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馮國超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8.2萬字
結(jié)婚確為人們的終身大事。這關(guān)乎一生的幸福與家族的命運。本書精彩絕倫,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古今中外數(shù)位著名大師、哲人的結(jié)婚終極解決方案。是適婚男女。不可不讀的結(jié)婚戀愛權(quán)威指南。其中包括高德曼的結(jié)婚論,卡爾遜的結(jié)婚論,韋斯特-馬克的結(jié)婚論,叔本華的結(jié)婚論,艾倫-凱勒的結(jié)婚論,加本特的結(jié)婚論,貝貝爾的結(jié)婚論,以及布拉克的結(jié)婚論。全方位豐富你的婚姻認知。
郭真 ·古籍善本 ·83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shè)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lǐng)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