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面向初學者介紹智能計算的相關概念、典型應用,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和P-MASE模型,按照引入問題、尋找方法、問題分析、問題求解、效果評價的模式,講授智能計算編程、數據獲取和預處理、數據可視化、預測數據的值、分類問題、聚類分析、神經網絡、智能圖像識別、時間序列數據的處理等知識,并給出了兩個綜合案例。本書深入淺出、案例豐富、可操作性強,適合作為高校智能計算相關課程的入門教材,也適合相關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李敏 趙宏 李興娟主編 ·人工智能 ·10.1萬字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字節跳動旗下AI智能助手——豆包的使用方法,涵蓋注冊登錄流程及基本操作要點,并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場景的應用實例,如化身學習小能手、擔當高效職場助手、呈現精彩模擬人物互動等,充分展現了豆包的強大效用。此外,還深入介紹了豆包智能體及其應用實例,以及豆包App的注冊/登錄方式和便捷功能。隨書贈送學習資源,包含50個高效提問公式,40個深度提問模板、100個豆包智能體模板、100個控制答案風格提示詞模板、100個控制答案質量提示詞模板及300個提示詞(學習、工作、生活方面)模板,供讀者使用。本書為讀者全面了解和熟練使用豆包提供了極具實用性的指南,無論是在學習中助力知識獲取,還是在工作中提升效率,抑或是為生活增添便利,豆包都能成為貼心的私人助理,引領讀者步入人工智能新時代。
何華平編著 ·人工智能 ·7.1萬字
本書系統性地介紹了深度學習的原理、關鍵技術及相關應用,首先從基本概念、必備的線性代數、微積分、概率統計等數學知識等入手,這些預備知識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深度學習技術。接著對深度學習方法和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包括卷積神經網絡、反饋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生成對抗網絡等,針對每個技術都力圖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詳盡的公式推導說明和生動的圖形展示知識點,并附上應用樣例,便于讀者將概念、原理、公式和應用融會貫通。本書還考慮到初學者盡快入門的需求,對深度學習開發工具和處理技巧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和總結。最后本書對深度學習應用前景、發展趨勢、未來研究趨勢等進行了分析,具有一定前瞻性。本書涵蓋了大量深度學習的技術細節,適用于不同層次的讀者。
周中元 黃穎 張誠 周新 ·人工智能 ·12.1萬字
《AIGC:讓生成式AI成為自己的外腦》針對近期較為火熱的AIGC技術及其相關話題,介紹AIGC的技術原理、專業知識和應用。全書共分為九章。第一章介紹AIGC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第二、三章介紹AIGC的基礎技術棧和拓展技術棧;第四、五章分別討論了AIGC技術在文本生成和圖像生成兩個領域的現狀和前景;第六章列舉了目前較為熱門的AIGC技術應用;第七章描述了AIGC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及未來前景;第八章主要關注AIGC在法律和道德上可能存在的爭議與問題;第九章對AIGC技術進行了總結與展望。全書運用可視化的表達方式,對較為復雜的概念進行了生動易懂的闡述。本書適合AIGC從業人員、相關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參考和學習。
成生輝 ·人工智能 ·12.8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內容包括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概述、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基本開發方法、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模型開發、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基礎應用開發、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綜合應用開發。全書采用項目式開發的學習方法,通過貼近日常生活的開發實例,由淺入深地介紹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本書中的每個案例均有完整的開發過程,并給出了開發代碼,讀者可在這些案例的基礎上快速地進行二次開發。
廖建尚等編著 ·人工智能 ·9.5萬字
本書結合國內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zui新應用技術,在概述人工智能的定義及發展的基礎上,系統地講解了人工智能站上風口、人工智能給可穿戴設備插上翅膀、人工智能是智能家居的目標、人工智能決定機器人的未來、人工智能是“工業4.0”之魂、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人類的生產生活等內容。本書在寫作上力求保證科學性、先進性和可讀性,內容新穎、通俗易懂,適合從事發展規劃、金融投資、戰略研究、企業管理等領域的人員及對人工智能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周志敏 紀愛華編著 ·人工智能 ·17.7萬字
本書針對機械工業兩化融合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機械制造業智能工廠規劃設計通則和總體框架。單元技術包括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經營、智能服務、智能生產、智能決策6個部分,每個部分闡述了現狀、問題、設計目標、總體框架、主要內容、智化的要素、集成接口等。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結合智能決策,介紹了大數平臺結構及其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作者針對智能制造的若干模糊認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并結合即將發布的國家標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實施指南》3個文件,介紹了企業如何構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管理體系,保證智能工廠建設順利進行。
蔣明煒 ·人工智能 ·10.1萬字
自2009年至今,計算社會學步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據科學方法的快速發展以及跨空間、多模態數據的快速富集等都使得計算社會學得到蓬勃發展,讓社會科學研究呈現出嶄新面貌,為解釋人類行為、群體認知、社會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方法支撐。本書采用漸進式的組織思路,以人工智能的經典模型為基礎理論支撐,從社交網絡分析、網絡動力學、社交媒體挖掘與社群智能三個維度進行延伸,圍繞典型應用系統梳理計算社會學的代表性應用。在兼顧廣度和深度的前提下,本書深度融合計算機科學、社會學、人工智能、復雜網絡、統計學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學科的專業概念,突出社會計算學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本書為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提供了系統性的理論框架、方法體系與應用闡釋,是研究人員、專業人員以及工程、計算、AI、互聯網等領域的技術人員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郭斌 梁韻基 於志文 ·人工智能 ·24.6萬字
我們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們要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下成為更好的設計師?這正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希望通過這本書,能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解現在的人工智能是什么,尤其是為沒有開發經驗的設計師講解清楚人工智能的歷史背景和現有技術;再結合一些人工智能和設計的案例,讓大家清楚現在和未來我們能做什么、怎么做;最后通過對一些跨界設計師的采訪,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薛志榮 ·人工智能 ·11.1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機器人、水中機器人及仿生機器人的定義、分類及發展狀況,較深入的闡述了兩類水中仿生機器人(仿鯵科機器魚及單關節機器魚)的機械結構、軟硬件系統及其推進系統的運動原理及控制機理。本書深淺適宜,通俗易懂,作為教材兼科技類圖書,既可以作為大中專學生的選修課教材,也可以作為機器人相關課程的參考書籍。
謝廣明 ·人工智能 ·9.4萬字
從取代簡單機械的重復勞動到輔助內容創作、醫藥開發、科學實驗,人工智能產品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各行業大展拳腳,預示著人類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本書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助你理解人工智能產品是什么,人工智能產品是怎么創造出來的以及人工智能產品是如何進行創新迭代的。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產品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是廣泛的,從產品設計、開發、營銷到服務,無一不包括在內。產品經理需要對人工智能的原理、應用場景、發展潛力等有扎實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將人工智能的優勢轉化為產品的優勢。本書從知識體系、能力模型、溝通技巧等方面幫助大家系統地梳理了人工智能產品經理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旨在幫助產品經理找到轉型升級的最佳學習路線,以成為合格的人工智能產品經理。本書適合現階段從事產品經理工作的人士轉型做人工智能產品時學習,適合以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為職業理想的人士閱讀。另外,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和技術骨干也適合閱讀本書,以了解企業的技術人才需求。
張競宇 ·人工智能 ·10.6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AIGC提示工程師的實用指南,講解了成為優秀AIGC提示工程師所需的技術特長和知識、溝通和協作能力、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方法等。本書分為3篇,共13章。第1篇為AIGC提示工程師基礎,內容包括AI崛起下的新職業──AIGC提示工程師、設計高效提示的基本原則、常用的提示方法以及提示工程實踐中的常見問題等;第2篇為提示進階技巧,內容包括優化提示的除錯過程、解決復雜問題的高級提示技巧、提升提示效果的高級技巧以及酷炫的生成式AI繪圖與視頻平臺等;第3篇為提示應用實戰,內容包括語言和翻譯提示技巧、社交對話提示技巧、知識查詢和解答提示技巧、創意和故事寫作提示技巧以及創新應用的提示技巧等。本書適合AI開發者、數據科學家、軟件工程師,以及其他對AI及其應用領域感興趣的讀者學習使用。
周喜平 董麗莎編著 ·人工智能 ·12萬字
個性化推薦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過濾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子商務、社交服務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務等領域,隨著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原有的推薦算法存在執行效率低和數據稀疏性等問題。為了解決原有推薦算法存在的問題,本書提出了3種新的算法,分別是基于三維項集矩陣和向量的頻繁項集挖掘算法、融合懲罰因子和時間權重的協同過濾算法以及基于用戶屬性和項目評分的協同過濾算法,并介紹了一個個性化圖書推薦原型系統的構建方案。本書結構清晰、文字流暢,適合對機器學習、個性化推薦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劉超慧 李玲玲 ·人工智能 ·7.3萬字
本書聚焦如何高效運用DeepSeek這一前沿AI工具,幫助讀者在技術浪潮中把握機遇。全書從DeepSeek發展歷程切入,系統解析DeepSeek在信息處理、創意生成與決策輔助中的核心能力,并結合生活管理、職場協作、學習優化、社交互動等場景,通過真實案例講解其應用方法。同時,針對內容創作、自媒體運營、副業變現等需求,書中提供了可落地的策略與案例,助力讀者實現效率提升與價值創造。書中不僅提供技術使用技巧,更強調人與AI的協同關系,探討如何避免過度依賴技術、保持獨立思考與創造力。本書提供88個高階提示詞模板及10種(共210個)角色扮演提示詞模板等資源,供讀者參考。本書適合希望借助AI優化日常生活的普通用戶、尋求職業突破的職場人士,以及關注技術應用的學生和創作者閱讀,為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兼具實用性與啟發性的行動指南。
何華平編著 ·人工智能 ·5.5萬字
本書為您揭示:面對極速變快、復雜的社會,“三大沖突”映射到未來,人類或將面臨兩輪崩潰或翻轉的“生死”大沖擊。危機與機遇交織呈現,如何抉擇?未來,區塊鏈、時間戳與智能等技術被深度運用,社會模式或將被改寫,萬物可溯與追算“你被丟失的90%的價值”成為可能。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單一、少許維度的超級能力,“非通用”與“難破意識”的范式牢籠將會讓其長久性地被困限于工具范疇(“智能與意識的分離”子虛烏有)。不過,人工智能對未來生產力的成倍提升,或將真正開啟“讓90%的人最終徹底擺脫無用階級”的偉大旅程,而絕非淪為“無用”。當然,在過渡期內,人們將會面臨挑戰。如何應對?大數據悖論、陷阱與誤解,讓其被神話(如“數據主義”“數據宗教”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共享、透明的大趨勢下,大數據也將成為等同于電能、信息與空氣等人類生存、發展所需的一種“習慣性擁有”。如何認知?未來,互聯網或將被替代,人類將會在兩大超級“新時空”中生活、進化,成為新人類。如何準備?
王驥 ·人工智能 ·16.3萬字
智能運維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感知技術、預測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裝備維修從原來的事后維修模式、定時維修模式逐步向基于狀態的維修模式轉變,而提高裝備狀態監測和維修決策水平是實現這種轉變的關鍵。本書在基于狀態的維修模式及其技術體系基礎上,對基于狀態的維修所涉及的數據處理、狀態監測、趨勢預測、故障診斷、維修決策等關鍵技術進行闡述,為復雜裝備制造服務和智能運維提供技術參考。
鐘詩勝 張永健 付旭云編著 ·人工智能 ·27.8萬字
本書介紹設計移動機器人的不同工具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三維建模、反饋線性化、無模型控制、導引、實時定位、辨識、卡爾曼濾波器和貝葉斯濾波器等,涵蓋執行器、傳感器、導航和控制理論等方面。相比上一版,本版新增了貝葉斯濾波器的內容,在線性和高斯情況下,貝葉斯濾波等價于卡爾曼濾波,了解貝葉斯濾波有助于讀者更好地學習卡爾曼濾波。
(法)呂克·若蘭 ·人工智能 ·10萬字
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消除過度宣傳、商業炒作引發的對MBSE的扭曲,筆者力圖以通俗的文字,簡要闡述數學建模、系統科學方法、系統工程、建模與仿真、虛擬樣機等基礎知識,旨在說明MBSE是M&;S和SE深度融合的階段產物。通過對MBSE、數字孿生等進行剖析,引導大家深刻領會MBSE的本質,共同促進MBSE在復雜系統和體系研究中的應用。且需要國內專業人士根據研究進展和應用探索情況,撰寫相關方面的圖書,指導復雜系統研究與復雜產品的研制。本書面向廣大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可作為大學教材。
朱文海 郭麗琴 ·人工智能 ·21.9萬字
本書圍繞“低成本玩轉樹莓派”這個主題,講解了如何利用樹莓派、OpenCV和Python等軟硬件搭建一個低成本的智能硬件平臺,并在其上實現圖像分析、文字識別、人臉識別與追蹤、視頻監控等機器視覺功能。全書一共11章。第1~4章首先講解了機器視覺在智能硬件領域的應用場景以及智能硬件上4種常見的機器視覺技術方案;然后講解了樹莓派和OpenCV的安裝、配置以及其他準備工作;最后通過一些簡單的案例和代碼教讀者使用OpenCV。第5~11章是本書的核心內容,通過幾個具體的綜合案例講解了如何使用樹莓派低成本玩轉如下機器視覺場景:拍攝照片和視頻、處理相機的原始數據、道路和商場的人流統計、道路信息的文字識別、人臉識別與追蹤、中央AI視頻監控等。以上案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所有代碼均可在樹莓派上運行,并可輕松移植到任何ARM開發板上。
陳佳林 ·人工智能 ·9.1萬字
本書對Python在職場辦公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系統梳理與介紹。全書共12章,第1~6章主要圍繞與Python辦公自動化相關的基礎知識展開;第7~12章包括走進ChatGPT,文件操作自動化,Word、PPT辦公自動化,Excel辦公自動化,PDF文檔操作自動化和郵件發送,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內容。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并配有相關資源,以增強讀者的實戰能力。本書內容易學易懂,適合追求高效工作、對辦公自動化感興趣的產品經理、運營人員等職場人士閱讀。
楊永剛 ·人工智能 ·1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