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古代文學:漢學家白川靜代表作(套裝共3冊)
會員

《中國古代文學:從神話到楚辭》本書為日本文字學家、漢學家白川靜(1910—2006)代表作《中國古代文學》的第一部。在本書中,作者將中國文學的原點之作——《詩經》與《楚辭》的寫作和表現手法,與日本古典文學的經典之作《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進行比較研究。作者認為,《詩經》與《楚辭》誕生的時代,正是古代共同體崩解、封建制逐步確立的時代,亦是民眾命運劇烈變化的時代。本書觀點新穎深刻,視野包羅萬象,讀來饒有啟發。《中國古代文學》是白川靜研究中國上古至南北朝時期文學的普及性著作。其書被日本中央公論新社收入文庫叢書,是面向一般讀者而不做艱深學術分析的著作。原書承接白川靜性質類似的著作《中國神話》,共分《從神話到楚辭》《從〈史記〉到陶淵明》兩冊;我們此次引介,亦分兩冊獻給華語讀者。《中國古代文學:從《史記》到陶淵明》本書為日本文字學家、漢學家白川靜(1910—2006)代表作《中國古代文學》的第二部,述及西漢初期到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文學史,涉及司馬遷、漢賦與樂府、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陶淵明、謝靈運等文學派別與文學家。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字學功底與考據功力,加之日本學者嚴謹而細膩的風格,遂使本書常發他人所不能道,視角獨特,見解深刻。作者從《史記》中的“天道是耶非耶”一句入手,將其作為理解西漢至南北朝之間企圖擺脫國家羈絆、拒絕埋沒于體制的“士人”精神的鎖鑰,勾勒出中國古代士人努力把握命運、遵循自然情感而生的人文群像。《中國古代文學》是白川靜研究中國上古至南北朝時期文學的普及性著作。其書被日本中央公論新社收入文庫叢書,是面向一般讀者而不做艱深學術分析的著作。原書承接白川靜性質類似的著作《中國神話》,共分《從神話到楚辭》《從〈史記〉到陶淵明》兩冊;我們此次引介,亦分兩冊獻給華語讀者。《詩經的世界》《詩經的世界》為日本文字學家、漢學家白川靜(1910—2006)代表作。《詩經》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在《論語》《孟子》中被視為經書,雖然過早地被視為經典對于古代歌謠的后世傳承而言可謂幸事,但詩篇的解釋也因此被儒教性的詮釋所改變,失去了其古代歌謠的本來面貌。本書旨在揭示《詩經》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理解這種古代文學,還原古人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本書從山川、戀愛、社會與生活、貴族社會盛衰幾個方面,引介分析眾多《詩經》名篇,并與日本文學經典《萬葉集》的類似作品比對研究。觀點獨特深刻,極具啟發意義。

(日)白川靜 ·文化研究 ·38.8萬字

何草不黃:《漢書》斷章解義
會員

本書通過對《漢書》若干篇章的細致解讀,分析《漢書》所敘述之歷史過程與歷史認識的根源,揭示記憶、回憶、追憶及謊言在歷史敘述與認識形成過程中的意義與局限;展現皇帝、官僚、俠士與儒生以及普通百姓的思想、言行與生活,闡明歷史過程中人、社會與國家的不同作用及其局限;以現代人的思想與智慧,洞察歷史真相,認識人類歷史進程及其特征,闡發歷史敘述中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對于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和價值,思考現代社會、現代人的前世今生。全書分五章,漢書的成立及其本原、成功的天子與失意的皇帝、霸王道的治理實踐、俠客與儒生的世界、漢代農民的生活與社會。第一章,講歷史敘述的本原,探討當時的人對于歷史事實的認識。歷史事實是唯一的,也是客觀;歷史敘述則是主觀的、復數的。第二章,講皇帝,力圖通過歷史文獻和歷史敘述,將神秘的天子拉下神壇,還原其作為普通的人并進而探討皇帝的“人性”。第三章,主要講漢代的官僚,特別分析了循吏與酷吏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體現出來的文化傳統和政治現實,進而討論了漢代“霸王道雜之”的政治策略和意識。第四章,講俠士與儒生,“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仁與義均能在儒生與俠士身上看到,而其作為一種勢力恰恰是國家政權需要消滅或者馴化的。第五章,講普通百姓,“編戶齊民”,他們不僅僅是簿冊上的數字符號,更是活生生的人。有了人,才有國家,而不是相反。歷代史書上基本見不到普通百姓的存在。

魯西奇 ·文化研究 ·24.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桦甸市| 泌阳县| 阿巴嘎旗| 灵璧县| 齐河县| 邹城市| 慈利县| 新密市| 嘉义市| 台湾省| 合肥市| 望城县| 红河县| 乌兰察布市| 项城市| 湖南省| 东乡县| 花莲市| 芦溪县| 乳山市| 临邑县| 太和县| 正安县| 静海县| 鹿泉市| 澄江县| 利津县| 南宫市| 河南省| 博兴县| 冀州市| 宜城市| 乌拉特前旗| 台中县| 南澳县| 双柏县| 崇明县| 广元市| 策勒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