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研究
會員

文化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當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戰略期,如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不斷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實現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論和實踐課題。本書共分為六章:前四章是對我國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理論與實踐分析。在理論上梳理了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理論淵源與理論支撐,在實踐上立足我國社會轉型期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中出現的“共享失衡”的現狀,深入分析阻礙我國實現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深層原因。第五章是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分享文化發展成果主要做法與經驗的分析。全面分析了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公共文化政策與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述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在公共文化運行和管理等方面積累的寶貴經驗,總結提煉了可供我國借鑒的現實啟示。第六章是對我國構建文化發展成果共享機制的具體策略分析。立足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建設的實踐,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水平為基礎,在遵循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基礎上,從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治理機制、投入機制、供給機制、實現機制、評估機制和公民參與機制六個方面展開具體的機制設計。

苗瑞丹 ·理論 ·15.4萬字

茶經 續茶經(下冊)
會員

要想了解中國茶文化,有兩部經典不能不讀,一是唐代陸羽的《茶經》,一是清代陸廷燦的《續茶經》。陸羽《茶經》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和十之圖組成,詳細介紹了茶的來源、茶具、茶的制造、茶器、煮茶之法、品茶、茶事、茶的產地等諸多方面,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茶文化的綜合性著作。《茶經》使茶的品飲從粗放性走向程序和藝術化,成為茶文化著作的開山之作,陸羽也因此被譽為“茶神”“茶仙”。自唐至清的數百年間,產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茶經》中提到的茶具、茶器和品飲方法等已不可行。陸廷燦《續茶經》延續《茶經》體例,通過搜集唐以后茶文化文獻,為我們提供了一部“訂定補輯,頗切實用,而征引繁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語)的著作。《續茶經》在“續”中有創新,在《九之略》中突破《茶經》體例,收錄《茶事著述名目》《詩文名目》《詩文摘句》等篇章,極大豐富了《續茶經》內容。《十之圖》中收錄《茶具十二圖》等三組圖版,使我們能目睹其形制。附錄中的《茶法》清晰梳理自唐榷茶制度建立后其在宋元明清諸朝的發展情況。《續茶經》雖名為“續”,實則是一部獨立的著述,通過它可以了解唐以后茶文化的發展。從《茶經》到《續茶經》,大致拼接勾勒出了一部中國古代的茶文化史。同時,兩部書中記錄的茶人、茶事、茶詩文,展示了茶與人的關系,從中可以見到民生、民俗、宗教、醫藥、養生、社交等各方面的資料,可以說這是以茶為中心的一部縮略的社會史。

杜斌譯注 ·中國文化 ·15.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崇仁县| 屏东县| 织金县| 桃源县| 科技| 浦县| 泰宁县| 木兰县| 富锦市| 新和县| 和平县| 江城| 凌云县| 镇平县| 纳雍县| 基隆市| 融水| 澄迈县| 皋兰县| 都兰县| 宣化县| 鹿邑县| 兴安盟| 利辛县| 松阳县| 英吉沙县| 康乐县| 新和县| 迁西县| 台中县| 阿瓦提县| 读书| 兴安县| 临颍县| 望都县| 庆云县| 巴马| 库车县| 莱芜市|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