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不同于你所理解的美術館館導覽,更不是枯燥無味的藝術圖解,在書里,作者依照自身判斷和私人回憶,收集并回味了過去在美國的7座城市所拜訪與學習過的14座美術館。作者從大眾生活角度,聚焦美術館,結合日常生活、人文和地理、過去與未來,分享了多年來在美術館中感受到的東西——人類智慧、時代勇氣與藝術之美。身處美術館內的我們,時常會在圖文信息的茂密森林中迷失方向,而本書無疑會成為一盞溫暖的明燈,為普通人點亮去往藝術世界的道路。
蘇也 ·藝術理論 ·11.2萬字
創造力從哪里來?創造力如何培養?腦中的創意如何實現落地?AI會代替沒有創造力的人類嗎?這些創意工作者苦苦思索的問題,本書將提供靈感與參考。美國藝術和設計教育領域領航人物洛恩·M.布克曼20余年行業觀察與經驗總結。曾擔任戲劇導演、作家、戲劇文學教授和全球公認的“設計學院中的哈佛”——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院長的洛恩親手執筆,破解創造力、靈感與執行落地的密碼。創造力并非是靈光一現的魔法,而是能夠通過訓練習得。全書以具象的方式揭示創意的實現過程,顛覆了關于天賦和天才的流行觀念,作者走訪50余位創意工作者,涵蓋小說家、編劇、設計師、短片導演、建筑師、裝置藝術家、作曲人、策展人……通過大量采訪實例,見證和理解創意的誕生與實現過程。
(美)洛恩·M.布克曼 ·藝術理論 ·14.2萬字
一個個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個人,被遺忘!鼎鼎大名,被追逐!怎么可能還有一群人???采取超越簡單的批判和頌揚立場,勇敢暴露自身的糾結和尷尬,以常人難以料及的大膽直面當代生活的真實焦慮。他們實驗不停,在在證成:邊緣人,牛氣得很!兩卷《藝術家·上》《藝術家·下》深描這群人:蔡國強、陳丹青、谷文達、黃銳、劉虹、劉建華、劉小東、羅中立、繆曉春、莫毅、木心、沈少民、石沖、宋冬、王廣義、王晉、王魯炎、夏小萬、徐冰、楊福東、尹秀珍、曾梵志、曾浩、展望、張大力、張洹……當代之重,我們不逃!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5萬字
一本包羅萬象、契合當下的藝術入門書。藝術史研究者夏洛特·馬林斯以娓娓道來的講述,帶領讀者穿行于遼闊多樣的藝術世界,領略從10萬年前至今的藝術魔法。從洞穴繪畫的起源,到秦始皇打造兵馬俑的創舉;從印象派、立體主義等流派輪番登場,到當代藝術百花齊放,成為強大的社會變革力量;從沙龍展的出現,到大型博物館和連鎖畫廊的興起……在歷史長河中,見證藝術的誕生、交融與演變,掌握藝術新動向。通過本書既能一睹米開朗琪羅、葛飾北齋、莫奈、杜尚等大師的風采,解鎖數百件名作背后的奧秘,也能發現那些常被藝術史忽視的創作者和作品,以多元視角重新品味藝術之美:從古希臘黑繪大師,到拜占庭佚名藝術家;從首位宮廷女畫家,到“游擊隊女孩”的街頭海報;從影響畢加索的非洲面具,到碧昂絲的盧浮宮音樂短片……藝術的故事不斷更新,誰將成為未來的講述者?
(英)夏洛特·馬林斯 ·藝術理論 ·19.5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二季的講稿,圍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鋪展開來。歷史不是靜止的,美術館收藏的就是重重疊疊的時間。勃魯蓋爾與李公麟對望眼前的麥田,維米爾堆砌起凝結層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將沙龍繪畫擠至次席……這些藝術家,大多數沒進過大學,古人更不消說——規范永遠期待天才的偏離。再完美的規范也無法包容千差萬別的真實。“此所以美術館是我的大學,此所以我至今尚未畢業。”。
陳丹青 ·藝術理論 ·5.7萬字
轟轟烈烈的社會革命,不再追求!策展人和藝術家以邊緣身份,努力營造社會基礎,保障中國當代藝術的常規展出。從故宮博物院到當代私人美術館,從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到2019年“星星1979”,《展覽》一卷,呈現私密把玩的雅好如何蛻變為現代性的公共空間陳設。逾界,蛻變!藝術品、藝術家、策展人和觀眾之間的界限不斷被打破,展覽的社會意義不斷被拓展。我們作為獨立個人的愿望、決心和使命感得以不斷生長。
(美)巫鴻 ·藝術理論 ·22.7萬字
甲殼蟲樂隊解散—1970年—《東方紅》電波響徹寰宇:破碎的世界,不缺席的音樂。列儂被槍殺—1980年—羅中立作巨幅油畫《父親》:個體再小,廢墟般的滄桑如紀念碑。曼德拉釋放—1990年—劉小東開個展:人心脆弱,但實驗性地創造歷史。首批航天員登上國際空間站—2000年—楊福東拍攝《第一個知識分子》:世界控制著人,但人在互動中超越。維基解密揭露世界性的丑聞—2010年—中國藝術品進入億元時代:人犧牲了自己,須重訪為什么出發。新冠病毒全球爆發—2020年—蔡國強爆破煙花《悲劇的誕生》:多線條的力量,完全本土,完全世界。50載光陰,時間點前端的事件,你我耳熟能詳;但時間點后端的事件(中國當代藝術的概念、歷史,以及它作為全球當代藝術一支的特殊條件、經驗和性格),需一卷《潮流》帶我們回望。沒有這些錯過的后端,你總以為只有你,被涌向心頭的欲望和緊迫感,弄得惶惶不安……
(美)巫鴻 ·藝術理論 ·20.2萬字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6.4萬字
藝術是如何運作的?它是如何感動我們,知會我們,挑戰我們的?作為國際知名畫家大衛·薩利的首部藝術隨筆集,本書介紹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從畫家到觀念藝術家,包括薩利的朋友和同代人,杰夫·昆斯、約翰·巴爾德薩里、羅伊·利希滕斯坦、亞歷克斯·卡茨等。本書不僅探索了藝術家本身特性的多重性,同樣揭示了他們作品的特別之處。薩利擺脫藝術理論的行話,以幽默和熱情的行文,精確和深具緬懷的描述,帶領讀者奔赴一場訴諸直覺的藝術之約。這是一堂講述如何用藝術家的眼光觀看藝術的大師課。
(美)大衛·薩利 ·藝術理論 ·14.8萬字
《代爾夫特風景》是17世紀荷蘭畫家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留給音樂的遺產。在這個鞋盒般大小的空間里,裝著一段歷史。一位坐在店鋪外面樂器攤位旁邊的手藝人正陷入沉思。在午后新教堂的尖頂投下的陰影中,有織補工、賣木桶的人、趕驢的人、斯韋林克的半音階體系,還有斯賓諾莎的哲學理論,他曾在一句批注中說過,悲傷和貪圖安逸會削減人類行動的力量。那幅畫里還有東方航海、壞血病和安東尼·范·列文虎克的顯微鏡,船夫們在運河上運送蔬菜的身影,維米爾為了畫出代爾夫特而走到城市另一邊河岸的腳步聲,制琴師正用龍血為維奧爾琴染色的雙手,磨坊里油花花的軸,惠更斯和笛卡爾的書信,放在碎冰上出售的鯡魚,碼頭上縫補船帆的人。也許就在那個讀信的清晨,或是在某個無法預知的黃昏,有人會買下一把維奧爾琴或魯特琴。誰擁有這些樂器,誰便能通過音樂來避免或減輕所有的不幸。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走進那個科技繁榮、人文昌盛、開明開放的時代,那個在工作中傾注了所有時間和存在的時代,那個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時代。懂得聆聽,懂得思考,不急于趕在一天的日升日落之前。那是一個全身心付出的時代。
(西)拉蒙·安德烈斯 ·藝術理論 ·13.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達達和超現實主義》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神秘莫測又最富影響力的藝術運動。與其相連的藝術和詩歌——如安德烈·布勒東、馬塞爾·杜尚、馬克斯·恩斯特、約翰·哈特菲爾德、胡安·米羅和薩爾瓦多·達利等主要人物的作品——包含了令人難以忘懷(痛苦嚇人)的激情和無政府主義的幽默和挑逗。達達被認為是叛逆和玩世不恭的,超現實主義在精神上是反資產階級的,但是它更沉迷于稀奇古怪的事物。這兩場運動都因其關注性欲、身份、戀物癖和驚悚而出名。
(英國)戴維·霍普金斯 ·藝術理論 ·9.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西方藝術新論》引發了對于藝術的思考。作者解釋了藝術中的創新和爭議為什么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及藝術為什么重要的原因。《西方藝術新論》中探討了藝術與美、與文化、與金錢、與性別以及與新技術的關系,從拉馬錢德蘭、戈雅、達明·赫斯特一直論到非洲的釘神、印第安村莊的舞蹈和音樂電視。
(美國)辛西婭·弗里蘭 ·藝術理論 ·8.8萬字
這是一次關于20世紀名家經典代表作高清再現和精彩討論的集合。書中匯集了當下名家學者對20世紀名家的研究論述,名家后人對名家的回憶,超人氣藝術史博主搜羅的名家趣事和你不知道的秘密,青年學者的最新專業研究成果,更有今年剛現世的名家藏品和權威解讀。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專業藝術研究團隊,和來自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的名家后人與專業研究員,強強聯合,共同參與了本書的撰寫和編輯工作,致力于推動20世紀名家在社會大眾中的知名度,提升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高度。本書的出版,將成為研究20世紀名家不可或缺的作品、研究出版成果。?
盧炘 楊振宇主編 ·藝術理論 ·9.5萬字
“名家館·談藝錄”系列之一。本書為現代書畫大家沈耀初先生談藝文論的編選,全書分為一筆一形狀、自然的律動、傳承與創新、學問與境界、苦樂在畫中、詩文題跋和談藝短文七個章節,收入了沈耀初關于書畫藝術文獻,記者采訪錄以及少量的詩文、題跋,書末附沈耀初部分彩色作品和沈耀初年表。全書編選嚴謹,適合書畫學習者參考研習。
沈金耀 沈秋農編 ·藝術理論 ·2.8萬字
漸江,新安畫派開創者之一。本書從六個方面對漸江進行了全方位觀照:一、漸江生平;二、漸江遺民問題;三、漸江山水畫風的成因;四、漸江山水畫風格特征;五、漸江山水畫美學思想;六、漸江畫風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另有附錄四種,涉及漸江年表、畫目、畫偈尺牘、傳記評論等。書稿資料豐富,其論述能做到論從史出,頗能探得漸江之真意,也頗多新意,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呂少卿 ·藝術理論 ·16萬字
《秋山韞玉》是浙江省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沈偉東先生對中國古玉的歷史、藝術、文化等進行整理研究闡述的一本專業性圖書。秋山堂精選藏玉中具有代表性的100余件玉器,時間跨度從史前至明清時代近5000年,地域分布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通過對各時代、各地玉器的形制、工藝、題材、美學等方面的研究論述,展現我國不同時期玉文化的內涵與特點,從而反應不同時代社會文化和人們審美、生活習性之演變。本書將古玉知識與實物講解相結合,致力于同喜愛古玉的讀者進行交流,從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沈偉東編著 ·藝術理論 ·2.8萬字
本書旨在作連接歷史與現實的美術觀察,總結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的成功經驗,以及區域內資源共享,錯位競爭的協同發展模式。同時,對目前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資源保護再利用過程中涌現的優秀案例和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對未來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與文化藝術資源保護再利用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九章。上篇簡要回顧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發展歷史;中篇對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資源進行分類梳理;下篇對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資源保護再利用過程中涌現的優秀案例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優秀案例的成功經驗,并對存在問題的案例給出調整建議。
蔣英 ·藝術理論 ·18.4萬字
本書收錄中國美術學院碩、博研究生年度優秀論文20篇,以黑白色印刷,文章編排以研究方向劃分。所收論文涉及卷軸、文獻、美術史、視覺文化、金石考古等多個方向,均為學院研究生2022年度的研究成果。本書是中國美術學院“思遠道:藝術人文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的論文集,該論壇為學校研究生的學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促進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與發展。在語言與圖像的深處思想,藝術人文學院不斷追求一種日常而持久的交流與對話,無疑會為學院帶來一種純粹的學術之風。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編 ·藝術理論 ·16.9萬字
本書肯定了公共藝術作為一個交叉學科可以用數字化方法進行研究,并提供不同的分析路徑和方法。以城市數據與公共藝術之間關系為線索,在《城市數據、可視化與公共藝術》《美國公共藝術法的全景圖譜》《上海公共藝術的數據透鏡》《集體智慧的數據挖掘》四個章節中陸續展開并以可視化的方法加以論證。各章內容相對獨立,所以讀者不必拘泥于章節順序去進行閱讀。
李謙升 汪單 ·藝術理論 ·7.7萬字
中國古代書法觀念史的研究是中國書法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理清中國古代書法發展史的重要切入點。本書圍繞書法的本質特征梳理了從先秦、漢魏直至唐宋、明清的相關書法觀念,揭示了書法觀念發展的歷史過程。作者重點探討了中國古代書法的實用觀念和審美觀念,分別從社會政治生活、個人抒情愉悅方面對書法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作者在書中還就中國古代書法觀念對書寫實踐、書法批評和書法風格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關新的看法。因此,本書在書法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具有較大的開創價值。
常春 ·藝術理論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