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英國著名自由思想家約翰·托蘭德所寫的小冊子,副標題是《或一個著名協會的頌文》,這個協會指蘇格拉底協會,《泛神論要義》總結了他的主要哲學和神學思想。“泛神”的解釋大約就是“神即一切,一切即神”,當然這里神的概念是“一”,在書中提到“世上萬物是一,一是萬物中的一切”,“世上萬物皆由上帝而來,而且將與上帝重新合而為一,上帝是萬物的開端和終極”。
(英)約翰·托蘭德 ·理論流派 ·3.9萬字
《大師哲學課》以世界著名哲學大師的核心思想為方向,涵蓋古今中外哲學理論的經典主張。把哲學大師的一生最主要的哲學成果通俗地展現出來,讓讀者只讀最精華的篇章。《大師哲學課》以哲學大師具有代表意義的經典言論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詳盡地闡述了大師們對人生和世界的認知與理解。
金鴻儒 ·理論流派 ·13.1萬字
本書為明道法師學佛的心得體會,包含了他對佛學、人生及現代社會的諸多思考,用簡單的語言,從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闡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實現禪心。本書非宗教讀物,而是在禪的語境下體悟人生的散文小品。與本社即將出版的胡百熙先生的《有為法與無為法》,為同類型作品。
明道法師 ·理論流派 ·9萬字
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由笛卡爾編著的《談談方法》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
(法)笛卡爾 ·理論流派 ·7.5萬字
作者從個人和法律的深層次角度來處理這些深奧問題和旁觀者—受害者關系,聚焦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并且探討當前社會中的案例。他訴說其父母和祖輩在大屠殺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發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觀者選擇不干涉的問題。
(美)阿莫斯·吉亞拉 ·理論流派 ·11.7萬字
現代技術困境的實質是以自然、自由和人本的喪失為表現的技術造成的人類生存的困境。以“自然”“無為”為根本原則,古老的道家智慧高度警惕人類的技術化生存。本書希望融通道家哲學與現代西方的技術批判思想,借助老子和莊子的思想視域展開對現代技術的批判,在揭顯人類技術生存困境之真相的同時,嘗試著為解決現代技術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某些啟示性的方向和思想資源。本書是以古典視域透視現代問題的案例,是古代哲學與現代哲學相結合的研究成果。
鄧聯合 ·理論流派 ·19.2萬字
本書認為,當今我們就心靈哲學而言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靈哲學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結論推廣運用到社會哲學研究領域”,而是完全相反——只有通過逐步實現對惟理智主義的基本立場、思維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變革,把人當作在現實生活之中不斷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把心靈當作這樣的人實際上所具有的、不斷生成發展的主觀精神世界來看待,心靈哲學的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從其各種各樣的“科學的迷夢”之中醒來,通過盡可能恰當地理解作為其研究對象的現實社會個體所實際擁有的主觀精神世界,逐步開辟并走上能夠使心靈哲學研究得以健康發展的坦途。此一思路無疑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霍桂桓 ·理論流派 ·15.3萬字
孟德斯鳩對中國很有興趣,他通過與幾位傳教士的交往,從他們那里獲得了很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因此在孟氏的著作中,多處可見對于中國的論述。此次結集出版的《孟德斯鳩論中國》,收錄了散見于《論法的精神》《歐洲游記》《隨想錄》《地理》《隨筆》等著作中有關中國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今天的讀者可以了解到18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對于中國的觀感。
(法)孟德斯鳩 ·理論流派 ·12.3萬字
如果采用強制或誘騙的方式教育學生往往都能夠取得一定效果和效益,但是很顯然這種道德教育不道德、不正當;如果采取正當的方式教育學生,通過尊重學生主體性、尊重學生道德自由選擇的方式教育學生,卻往往會導致價值觀放任,最后,學生甚至分不清楚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惡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本書直面上述困境,并提出消解的路徑。相關研究缺乏,因此,本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嚴從根 ·理論流派 ·14.4萬字
本書分為兩卷和兩個附錄,第一卷為“論上帝”,第二卷為“論人和屬于人的東西”,附錄一為“論實體、自然、上帝”,附錄二為“論人的心靈。第一卷有十章內容,對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論述;第二卷有二十八章內容,闡明了他關于人的境況的看法,對人如何受被動感情的影響、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夠達到人的康樂和完善的自由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10.3萬字
本書為錢穆先生探討中國人的宇宙觀、人生觀的重要論著,是一部中國思想文化的養成史略。先生對中國古圣先賢的思想精華進行了細致的觀察,發明中國傳統文化中深奧朦朧的難點,特別是對儒家、道家的思想演變歷程做出了詳細的分析與梳理,全面展現了一代國學宗師對中華文化深刻的哲學思考。在歷史的思想路徑中破解中華民族的信仰密碼,本書將引領讀者跟隨錢穆先生一道,去追尋中國人真正的精神出處。
錢穆 ·理論流派 ·9.5萬字
本書收錄海德格爾晚年的三個演講稿和一次討論班的記錄稿。篇幅雖小,但屬于海德格爾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書的書名體現了海德格爾思想的一個淵源。“面向思的事情”顯然是承接胡塞爾“面向事情本身”而提出的。海德格爾一生以“存在”為“思的事情”;而在本書中提出的“本有”之思,可視為海德格爾存在之思的一個深化。
(德)馬丁·海德格爾 ·理論流派 ·6萬字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欲望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說無欲則剛?信念和覺知又是從何而來?這是一組追求生命本質的談話,帶你進入更深的領域,探尋神秘的生命。
丹尼爾·厄爾威(阿卡·尼馬拉) ·理論流派 ·9.2萬字
《哲學史研究方法論十講》循著從哲學史研究到哲學研究、從哲學史到哲學的“常規路徑”,將思考和關注的重點聚焦于哲學史研究的一些前提性問題上。諸如哲學史研究中中西哲學的相互參照問題、哲學史家與哲學家的哲學史研究方式的區分及其關聯問題、哲學家的私人生活與其哲學解讀的關系、本質主義與中西哲學比較研究之間的復雜關聯、方法論的詮釋學與存在論的詮釋學對于哲學史研究方法論思考的啟示,等等。作者在肯定“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與“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各自的價值和意義的前提下,對“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給予了更多的肯定和辯護。在哲學史研究方法論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了當代中國哲學建構乏力的學理根源,認為問題的癥結并非我們缺乏“解題的能力”,而是相當程度上缺乏提問的意識和追問的能力。
宋寬鋒 ·理論流派 ·13.4萬字
本書是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提出了社會的經濟組織和精神生活之間,尤其在藝術方面存在著一種密切的相互關系這樣一種主張,并探討了原始藝術變遷的心理和經濟基礎。本書譯者蔡慕暉是陳望道先生的夫人,是專攻藝術的學者。中譯本初版于1937年由本館出版。
(德)格羅塞 ·理論流派 ·14.8萬字
本套叢書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的學派、思想、天文地理、衣食住行等領域與文化相關的知識,可做為普及中國文化知識的讀本。本冊介紹了孔子與儒家學派。
金開誠 ·理論流派 ·2.8萬字
本書嘗試在比較哲學的視野下對中外人文精神進行研究。這意味著,中外人文精神的研究不能僅僅研究各自思想本身,更要從比較的視角,探討一方思想如何對另一方思想提供理論上的支持或辯護,借此解決理論解讀中的困境和難點問題,庶幾為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以及東西方哲學的相互理解和溝通提供一條可能途徑。
孫偉等 ·理論流派 ·16.7萬字
中國學問原來該有的力量,是安頓我們個人的生命。本書是臺灣知名學者薛仁明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王肖關于生命學問與國學教育的對談錄。?薛仁明自述是作者、講者、行者,更是中國文化的踐行者,他聚焦于兩岸中國文化的發展以及個人的生命實感,不空談概念,不販賣知識;因為踐行,所以他深受其益,在周遭浮躁之下依然安然自在。?談中國文化,一定要和我們的生命產生聯系,這樣才會真正有根基。薛仁明從傳統文化實踐者的角度談禮樂重建與現實困境,從為人之父的角度談傳統文化的相續相接以及家族倫理,從各種文化現象中品評躁郁時代中的文化回歸與文化自信。同時關注傳統文化對大眾的深厚影響,傳統價值觀念在現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信息化時代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等,激活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基因,恢復我們的生命、生活與歷史、祖先、天地萬物的傳統聯系,找尋一種身心的歸宿感和一種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生命氣象。
薛仁明 王肖 ·理論流派 ·15萬字
《哲學評論》倡導對哲學問題和哲學史問題進行原創性研究和文獻性研究,尤其關注對當代哲學問題和中國語境下的比較哲學問題的深入闡發性論文。選文范圍涵蓋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哲學、美學、倫理學、科學哲學、邏輯學等在內的全部哲學二級學科。同時也歡迎哲學二級學科間的整合研究以及哲學與其他一級學科的交叉研究。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理論流派 ·19.3萬字
嘉道時期是中國社會近代轉型、社會大變動的前夜。包世臣一生跨越乾嘉道咸諸朝,仕途坎坷,長期輾轉于江淮之間,為地方大員做幕僚,是清代嘉道年間頗富盛名的經世派士子。本書以包世臣的經世思想為對象進行研究,旨在以微觀實證考察社會文化變遷;從包世臣人生經歷、學術思想等入手,聚焦其實政思想、經世實踐及其歷史影響,并與其同時代經世派巨子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等進行比較研究,以歷史演進的縱、橫坐標為參照,為包世臣經世思想尋找歷史定位,以此揭示近代轉型前夜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變遷的艱難歷程。
張巖 ·理論流派 ·1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