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自然自明性的失落》是20世紀有關精神分裂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現象學精神病理學中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本書核心是青春型精神分裂癥,其疾病圖景以自然自明性的失落為特征。詳細的疾病史以及臨床探索表明,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喪失了簡單的日常生活自明性。這些病人對所有的生活領域都有深刻的不確定,尤其是在對他人的關系的領域中,因此他們沒有生活能力。
(德)沃爾夫岡·布蘭肯伯格 ·理論流派 ·13.5萬字
本書對道家思想進行了概說,并介紹了道家哲學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歷史上的顯現。
金開誠 ·理論流派 ·3.8萬字
《知性改進論》是斯賓諾莎關于方法論和認識論的著作,共分五個部分:論哲學的目的、論知識的種類、論知性、論想象、論界說。本書可以當作斯賓諾莎的中心著作《倫理學》的導言來看。《知性改進論》作為方法論來看,是斯賓諾莎在這一段期間認真學習和研究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爾的著作,特別是他的《談談方法》所提示的方法問題的繼承、發展與批判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4.1萬字
本書包括導言和問題的地位、數學結構和邏輯結構、物理學結構和生物學結構、心理學結構、語言學的結構主義、結構在社會研究中的應用等章節。
(瑞士)皮亞杰 ·理論流派 ·9.6萬字
《后的哲學筆記(1950-1951)》是維特根斯坦遺著集中編號為MSS172-177的手稿,成稿的大約時間為1950年至1951年,是維特根斯坦生前后的哲學筆記。這組手稿的內容曾被編輯為《論確定性》、《論顏色》及《后的心理學哲學著作》(第2卷后半部分)出版,其中的某些段落還被選入了《雜評集》。這些著作集中地體現了維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學思考。
(奧)維特根斯坦 ·理論流派 ·13.6萬字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欲望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說無欲則剛?信念和覺知又是從何而來?這是一組追求生命本質的談話,帶你進入更深的領域,探尋神秘的生命。
丹尼爾·厄爾威(阿卡·尼馬拉) ·理論流派 ·9.2萬字
《靈知沉淪的編年史》堪稱《擱淺的心靈》的姊妹篇,它既是緊緊圍繞《擱淺的心靈》展開的評述,又有自成一體的思想線索。本書首先從靈知傳統及馬西昂的學說入手,為馬克·里拉針對現代反動的思考引入了一幕參照背景。無論是對以陶伯斯和巴迪歐為代表的、從保羅教義中尋找靈感和支援的神學激進主義敘事的考察里,還是對以沃格林、羅森茨威格、施特勞斯為代表的激進反動派的思考軌跡的再分析中,林國華與里拉都構成了持續的思想對勘。與此同時,本書自身也形成了清晰貫通的脈絡。林國華以靈知傳統及其演變為線索,為我們展現了猶太議題在反動理念中扮演著怎樣的關鍵角色,古代靈知派的“拯救論”如何參與現代思想史,激進左派和激進右派又何以會在反動事業上產生交集。透過以上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希臘理性傳統、猶太律法傳統和基督教福音傳統為骨干的歐洲“正典”秩序與作為“異端負典”出現的靈知傳統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復雜互動與纏斗。
林國華 ·理論流派 ·8.2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情商的長篇論著,用“輸入維度”以及“輸出維度”對“情商”進行描摹,給“情商”鋪墊一個哲學基礎,嘗試整合“作為一種被嚴格定義概念的情商”,“一種唯心的、非理性主義的認識論”和“一種情感主義倫理學”。
丁健雄 ·理論流派 ·7.2萬字
孟德斯鳩對中國很有興趣,他通過與幾位傳教士的交往,從他們那里獲得了很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因此在孟氏的著作中,多處可見對于中國的論述。此次結集出版的《孟德斯鳩論中國》,收錄了散見于《論法的精神》《歐洲游記》《隨想錄》《地理》《隨筆》等著作中有關中國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今天的讀者可以了解到18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對于中國的觀感。
(法)孟德斯鳩 ·理論流派 ·12.3萬字
作為《秩序與歷史》系列終章的《求索秩序》,通過對柏拉圖、赫西俄德和黑格爾的深刻分析,集中闡明了前幾卷中關于超越的經驗。沃格林致力于在此書中完成“在眾多現代科學的視域下重述人性”的目標,并借此抵擋當下時代讓人的生存產生畸變的各種力量。由于沃格林的突然離世,《求索秩序》的論述未能充分展開,但是理論框架已基本完成。這本總結性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沃格林作為20世紀重要哲學家的地位;同時,它也為讀者自己對秩序的求索提供了一種典范。
(美)埃里克·沃格林 ·理論流派 ·10.8萬字
基于多年來對尼采哲學的研究與翻譯,作者在本書中對尼采思想做了一次系統的結構性解讀。全書以狄奧尼索斯和查拉圖斯特拉兩個形象以及“權力意志”和“相同者的永恒輪回”兩個基本語詞為線索,圍繞“虛無”“謊言”“生命”三大命題,深入發掘尼采哲學的精髓,梳理尼采的形而上學—虛無主義批判和權力意志哲學,全面呈現這位德國思想大師的精神世界。尤為重要的是,作者把尼采哲學置于“未來哲學”的思考路向上,認為尼采已經開啟了一種后哲學—后宗教的全球未來文明之思。
孫周興 ·理論流派 ·19.6萬字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是著名的哲學家張岱年先生的著作。張先生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他也曾為北大哲學系研究生開設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課程,本書是他整理課程講義的成果。本書列舉了從先秦到近代的重要的中國哲學史料,簡要地介紹了每一種史料的重要觀點和學術價值,清晰地考證了其成書年代,并引用史學家的觀點,吸納了出土簡帛文獻及現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史料內容,十分具有引導性。本書考證有理有據,語言簡潔干練,引文準確精審,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哲學必備的經典入門書。
張岱年 ·理論流派 ·14.7萬字
本書以鮑德里亞遠離馬克思的歷程、原因和路徑為切入點,進行深度分析,揭示西方后馬克思主義的一般邏輯:凝練鮑德里亞從馬克思出發到遠離馬克思的四次轉換的理論歷程;探尋鮑德里亞遠離馬克思的根本原因,揭示其遠離的根源——歷史圖景的變化;探析鮑德里亞遠離馬克思的道路,揭示“問題承接、范式轉換”的遠離之路;厘清西方后馬克思主義遠離馬克思的根本原因、西方后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的內在邏輯關系,并把握西方后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承接、范式轉換”的一般理路。
張天勇 ·理論流派 ·18.3萬字
《戰時筆記》是維特根斯坦的1914—1917年寫的筆記。該書是維特根斯坦寫作《邏輯哲學論》時所作的筆記。包括哲學筆記和私人筆記兩個部分。哲學部分主要探討了語言、心靈和世界的關系;私人部分主要記錄了寫作期間維特根斯坦的心路歷程及其人生經歷。
(奧)維特根斯坦 ·理論流派 ·9.1萬字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主要內容簡介: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輯印行名著460種。現繼續編印第十二輯。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得更好。
(俄)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 ·理論流派 ·9.1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最新的32篇學術隨筆。其中既有“站在未來的立場上”、“一種飄浮的存在論:關系實在論的困境”和“這是道路,而不是作品”等純粹的西方哲學隨筆;并用更大的篇幅——“我們是否需要一種權利形而上學?”、“何謂真正的精英?”——研究了西方政治哲學和政治思想史,以及中國現階段如何借鑒這種跨文化的思想遺產。
黃裕生 ·理論流派 ·16.7萬字
為什么需要國家?國家權力源自契約?最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自由與平等的理念從何而來?永久的和平能否達成?今時今日,政治己經成為入屋的日常話題。但關注各種政治議題的同時,大家對動人口號背后的基本理念又有多少認知?本書用深入淺出的手法,厘清各種概念,介紹由古到今,二千年來影響世界至深的各種政治哲學理論。
梁光耀 ·理論流派 ·12.5萬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包括費希特的《論學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兩部重要著作。前者發表于1794年,是作者闡述自己的倫理觀點和政治觀點的主要著作。文中著重闡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闡述了理論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統一性。《人的使命》發表于1799年夏秋之交,全文分三個部分,第一、二部分基本闡述他過去的哲學思想,而在第三部分,費希特則把信仰當作把握實在的官能,由此可看出他從哲學到宗教的過渡。
(德)約翰·歌特利布·費希特 ·理論流派 ·14.4萬字
本書是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英國著名自由思想家約翰·托蘭德所寫的小冊子,副標題是《或一個著名協會的頌文》,這個協會指蘇格拉底協會,《泛神論要義》總結了他的主要哲學和神學思想。“泛神”的解釋大約就是“神即一切,一切即神”,當然這里神的概念是“一”,在書中提到“世上萬物是一,一是萬物中的一切”,“世上萬物皆由上帝而來,而且將與上帝重新合而為一,上帝是萬物的開端和終極”。
(英)約翰·托蘭德 ·理論流派 ·3.9萬字
《孟子與性善論》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理論流派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