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臘哲學史論》是一本從中國學者自己的思想視野出發對古希臘哲學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識的梳理與介紹,而重在思想的分析與檢討,上溯公元前6世紀的米利都學派,下迄公元6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臘哲學,深入其思想內部,探尋其內在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思想根底與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與脈絡,指陳其思想深處的得失與轉捩,闡明其對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義與形塑作用。
聶敏里 ·西方哲學 ·20.7萬字
本書是皮爾士作品的第一個單卷本選集,收錄了其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名篇,如“論一個新范疇表”、“信念的確定”、“怎樣使我們的觀念清楚”,意在為其符號學理論提供一個清晰的概貌。18和19世紀早期西方的個人主義,其對于民主、自由以及自由市場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基于直接可得的對自我意識的信念。而皮爾士的符號學,正代表了對笛卡兒的二元論和洛克的自我意識信念的拒斥。皮爾士的符號學否認思想具有脫離自然限制的絕對自由,它在準許思想進入實在世界的同時,使我們理解為什么思想、語言和文化是實在的歷史力量成為可能。
(美)查爾斯·皮爾士 ·西方哲學 ·21.3萬字
本書為作者關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學研究系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本書的研究內容是當代西方激進哲學主要代表人物的學術思想,如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論、斯洛特戴克的全球化批判理論、維利里奧的速度政治理論和斯蒂格勒的技術批判理論。本書的附錄則是對晚期馬克思主義者奈格里、哈特的《帝國》和維爾諾的《諸眾的語法》的文本學解讀。本書資料翔實、觀點新銳而深刻,是了解當代西方左翼哲學思潮最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張一兵 ·西方哲學 ·41.2萬字
《康德的形而上學》一書按從自然領域出發,再進至自由領域,最后達至自然與自由之統一的進路進行。其結論是:康德的批判哲學揭示出一個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學。它是道德的、屬于自由概念之領域的。這個道德的形而上學的樞紐在于人類乃至全宇宙發展的終極根據——意志自由,及其最高原則——自由之原則。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實,同時是人的未來。自康德的同時代人——包括黑格爾——對康德的批判哲學提出批判至今,種種責難都借著“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學術界成為公論。本書著眼于康德所從事的研究的真正問題,逐一拆穿這些公論所包含的假象。
盧雪崑 ·西方哲學 ·29.4萬字
“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世界范圍內研究古代哲學的權威皮埃爾·阿多的代表作品,他是法蘭西學院榮譽教授,法蘭西學院大獎獲得者。阿多是福柯欣賞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把維特根斯坦介紹到法國的主要人物。本書是皮埃爾·阿多暢銷的作品,版權已銷售至美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墨西哥等14個國家。哲學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態的知識;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學院被教授的學問。何為哲學?學院傳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論和體系中演繹,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視“智慧”的偏見之下推理。阿多是一個利用古代哲學來闡述自己思想的哲學家,在他看來,哲學是一種生活的經驗,而不是一堆教條。他對于“何為哲學”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回答: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甚至從前蘇格拉底時期以來,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學總是來自為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待普遍世界觀的方式,是對于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動選擇。古代哲學因此不是一種體系,它是為“智慧”做的準備練習,是一種精神實踐。
(法)皮埃爾·阿多 ·西方哲學 ·21.2萬字
作為一位斯多亞哲學家,塞涅卡命運多舛,主張堅強、不動心、甚至冷酷。這是“斯多亞”的教導給人的最重要的啟示:做一個傲然獨立的強者。另一方面,塞涅卡的文字中也可以察覺出一種“溫柔”:塞涅卡對于人間的痛苦,對于情感的狂野與細微之處,對于人性的普遍弱點等,有一種極為敏感的體察。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一位靈魂的醫生。塞涅卡最痛恨的是對于人的生命和尊嚴的侮辱與傷害,他對于殘暴尤其不能容忍,不遺余力地痛斥聲討。這從本選集中所選的《論憤怒》、《論仁慈》、《論恩惠》等文字中可以清楚看出。
(古羅馬)塞涅卡 ·西方哲學 ·24.4萬字
本書敘述的是17世紀至19世紀近代西方政治哲學的發展歷程,闡釋了具有重要歷史地位與思想影響的人物如霍布斯、洛克、斯賓諾莎、盧梭、托克維爾、康德、黑格爾等人,以及政治哲學流派如蘇格蘭啟蒙運動和功利主義等的政治哲學思想,意圖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學的主要輪廓,凸顯這一時期核心的政治哲學論題,并在此基礎上梳理和總結近代西方政治哲學的歷史流變、重要思想資源,以及闡明對當代政治哲學思潮的深刻影響。
韓東暉主編 ·西方哲學 ·32.1萬字
《萊布尼茨早期形而上學文集》為段德智教授所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萊布尼茨文集》的翻譯與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本書所收錄的11篇論著,多數未曾譯出。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于中國讀者對萊布尼茨早期形而上學思想以及萊布尼茨形而上學生成史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本書收錄了萊布尼茨1680-1698年間著述的11篇闡述其形而上學思想的著作。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思想于1680年之后開始趨于成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理論體系。全書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著重闡釋他的實體學說,旨在處理“連續性和看來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點的爭論”;第二部分著重闡釋他的自由學說,旨在處理“自由與必然的大問題”。
(德)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 ·西方哲學 ·21.6萬字
對話錄這一體裁不僅適于記錄原始史料、彰顯哲學思辯、普及專業知識,本身也具有探究學問和創造思想的效力。本書是一部全面探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脈絡與譜系、會通與爭鳴、視界與關懷的對話錄,涵蓋眾多流派與傳統、時間與地域、文本與語言、個人與群體。書中收錄了作者與21位重要思想家的對話,跨越歷史理論、政治哲學、批判理論、文化史與思想史等領域,集中呈現了眾多思想流派與研究途徑之間的關系,反映了劍橋思想史學派、意大利微觀史學派、施特勞斯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伯克利學派的不同取向;比較印證了經濟史、海洋史、音樂史、國際史、古典學與文獻學、概念分析與心理分析的思想內涵。對話者均是各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來自英、美、法、德、希臘、意大利、土耳其、印度,話題則涵蓋了古希臘羅馬、中古與近代早期、人文主義與啟蒙運動、古典政治經濟學與現當代社會理論。對話不僅闡釋了文本和思想的內在邏輯,考察了對話者的修辭語境和規范主張,也在思辨互動之中響應了質疑和批判。
李漢松等 ·西方哲學 ·43.3萬字
西方的啟蒙思潮不僅橫掃了中國的學術統緒,也終結了西方的古典時代。然而,隨著20世紀末的來臨,啟蒙思潮也免不了被自己的西方子孫橫掃命運“道術為天下裂”,無論西方還是中國學界,學問因與社會生活的變遷相適應已然支離破碎——世紀之交,新思潮、新學說風起云涌,惶然心態千姿百態。科學與學問既不當渾然不分,亦不可漸行漸遠,一者關乎種種解救時弊、整頓現實生活的實用知識,一者關乎個體乃至國家的精神教養。學問的資源不在現代以來不漸推陳出新的科學原理,而在沖和古秀的歷史經典。如今,無論西學、中學均面臨如下抉擇:要么追隨現代之后學徹底破碎古典學問,要么修復古典學園、重新整頓精神教養。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6.8萬字
卡西爾的“文化哲學”體系,在他三卷本的《符號形式的哲學》中得到了系統的論述。《人論》一書正是他晚年到美國后,用英文簡要地闡述《符號形式的哲學》基本思想的一本書,但其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觀點。《人論》上篇著力于人的特點的研究,指出人具有創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質就是人的無限的創造活動,并獨樹一幟地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下篇從這一定義出發,對各種文化現象,諸如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科學等,進行全面的探索。書中探幽析微,旁征博引,充分體現了一位哲學大師的睿智與精深。
(德)恩斯特·卡西爾 ·西方哲學 ·21.1萬字
本書為國家“985”三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項目成果。作者效仿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道德哲學和倫理學的視角,重新系統研究了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試圖在黑格爾顛倒的精神世界里,發現至今我們還未發現的道德哲學元素,或者重新闡發以往闡發不足的精神元素,以為今天建構我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哲學服務。作者以幾乎純哲學的思維方式反芻和咀嚼了黑格爾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并用今天人們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了重新闡發,令人耳目一新。對《精神現象學》的道德哲學研究的現實歸屬就是要為找尋打動當代中國人心靈的精神鑰匙提供可能的倫理學路徑與基本的價值探構平臺。在全球化與后現代語境中,《精神現象學》中所體現的道德哲學范式以及倫理實體的精神譜系在一種超越現代性的語境中對于中國傳統倫理的現代轉型獲得多重理論與時代意義,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龐俊來 ·西方哲學 ·28.3萬字
《物的分析》是羅素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927年在英國出版。羅素在完成了其第二部著作,即《論幾何學的基礎》后,就把注意力轉向了物理學的哲學基礎問題;他通常稱之為“物的問題”,或簡稱“物”。羅素對物理學哲學的思考的結果就凝結在這本《物的分析》中。在《物的分析》中,邏輯構造是解決物理學真理性問題的關鍵所在。羅素在其中借助于奧康剃刀原理,從本體論的角度對一些哲學概念進行了探討。
(英)伯特蘭·羅素 ·西方哲學 ·25.5萬字
《附錄和補遺》第2卷是“補遺”,有31章400節和15首詩歌,其中新翻譯的篇目15章,全譯的篇目8章,青年時期的詩歌是首次翻譯。全書60多萬字,他在第2卷的目錄上注明“就多個話題所作的分散但有系統安排的思考”。前15章是對他的主要哲學著作的補充,包括哲學及其方法、自在之物與現象、倫理學、哲學與自然科學、生存的虛無與痛苦、自殺和宗教等內容;后16章從意志哲學的視角闡述了他對現實生活和人生諸問題的看法。“補遺”體現了他讀書之淵博,思考之深廣,是圍繞意志哲學在客觀世界的各種表象的分析和評論的交響曲。他以詩歌為封筆之作收尾是有特別考慮的。第2卷名篇薈萃,除《人生的智慧》廣受贊譽外,叔本華還有一些文采斐然、思想深邃、文風雄辯、短小精悍的名篇,這些名篇都在第2卷中。比如,《論判斷力、批評、贊揚和名聲》《論閱讀和書籍》《論學者和博學》《論寫作和文體》《論自為的思考》《論宗教》,等等,當然也包括背負罵名的《論女人》。這些名篇是意志主題的變奏曲,所涉題材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妙趣橫生,富有教益,偉大的思想從心而出,偉大的思想家是人類的燈塔。在《附錄和補遺》中,他的悲觀主義不再質疑人類存在的價值,而是對苦難的人生有了同情和愜意的亮色。他試圖以優雅的方式展示人類的生存,讓苦難的生活有了些溫暖和留戀。在這里,他以放松的心態,嘲諷和詼諧的口吻談論欲在痛苦和死亡的夾縫中求得片刻幸福的智慧,這就是節欲苦行,自我修煉,孤身獨處。解脫苦難的方法是審美體驗、悲天憫人、禁欲和自我否定。這種至高無上的價值可以讓逃離意志的人獲得救贖。第2卷是獻給世人的哲學,也是廣泛傳頌的文學佳作。
(德)阿圖爾·叔本華 ·西方哲學 ·46.5萬字
本書由三個文本構成:《哲學作為科學的自然本性》《全部哲學的本原》《自然進程闡述》,其中前兩個文本構成了謝林著名的“埃爾朗根講授錄”,第三個文本則是德文本《謝林全集》中的一篇重要逸文。
謝林 ·西方哲學 ·21.5萬字
研究尼采當以尼采發表的著作為主,重要的是研讀尼采或充滿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寫下并發表的文字。盡管尼采的書顯得好看,實在不容易讀(首先是不容易譯),編譯尼采著作,不僅當以尼采的著作為主,得同時注重注釋和解讀。
(美)朗佩特 ·西方哲學 ·40.5萬字
本書收入康德政治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法權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回答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論永久和平》等文章和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25.3萬字
本書主要收錄《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發表的文章,外加其他文章。特設“尼采/海德格爾研究”“德國現代哲學”“德語詩學與文化研究”“比較思想與文化”等欄目。
孫周興 ·西方哲學 ·24.4萬字
由于前蘇格拉底哲學關注數字和運動,探究事物來自何處、去向何方,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將哲學從天國喚到塵世之人,他甚至把哲學引入尋常人家,迫使哲學追問生命與風俗習慣,追問好與壞。人之統一性在于這樣一個事實:他是向著整全敞開的整全之一部分,或用柏拉圖的語言說,是觀看萬物之理念的整全之一部分。人對其向整全開放的關注,就是心靈的生活。既是部分,又向著整全敞開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便是整全自身——人就是這樣的兩重性。蘇格拉底為之奉獻一生的所謂“哲學”,不是形而上學,不是倫理學,亦不是修辭學。它根本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科學而是追求完美的道德生活。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4.6萬字
本書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為出發點,以時間為線,站在全人類的高度重新審視人類由史前時代、古典時代、教會時代到現代的幾千年文明的變遷,行走于人類自身寬容與偏執、美德與現實的對立交鋒之間。全書行文流暢嗎,通俗易懂,包含著濃郁的人文主義氣息。在與世無爭的山谷里,有一片世外桃源。這里的人們過著與世隔絕的幸福生活。遍地皆山,阻擋了人們的視線。智慧的曙光,像小溪流一樣,順著狹窄的溪谷緩緩流淌。它來自古老的荒山,要去未來的沼澤。水流并不大,但對于需要它的人們來說,已經足夠。夜幕來臨,人們結束一天的勞動,為牛羊添足草料。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西方哲學 ·2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