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匯集了當代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種種解說和闡釋,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當代境遇凸顯出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課題的聯系多方面地顯示出來。這套叢書所選材料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并不一致,它們之間的差別有時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對立的,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義就會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別和對立能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提供不同的參考維度,提供較大的思考空間。
袁貴仁 楊耕主編 衣俊卿 陳樹林分冊主編 ·馬哲 ·49.8萬字
盧卡奇是匈牙利現代著名思想家,20世紀有廣泛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本書是作者數十年廣泛收集盧卡奇原始文本及其有關材料,深入細致研究的成果。作者依據大量第一手文獻,通過盧卡奇走向馬克思的艱難曲折復雜的沉浮歷程,全面研究了盧卡奇—系列著名代表作,客觀描述了盧卡奇的思想變化過程,及其一直到最后都始終篤信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一生。
燕宏遠 ·馬哲 ·43萬字
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組織院內外著名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以及新時代的理論與實踐等,對于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 ·馬哲 ·39萬字
本叢書是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全書共4卷8冊,由袁貴仁、楊耕教授擔任主編,于2008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該叢書根據當代西方、當代東歐和蘇聯、當代俄羅斯和當代中國四個角度,匯集了當代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種種解說和闡釋,從理論上再現了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基本觀點及熱點問題,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新進展和新成果,凸顯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境遇,為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啟了廣闊的空間,是融資料性、學術性、前沿性和權威性為一體的大型系列叢書,對于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榮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和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本次出版做成精裝版。
袁貴仁 楊耕主編 ·馬哲 ·50.4萬字
本書秉持問題意識,堅持課程教學與教學研究相統一,旨在實現從“理論體系”向“教材體系”再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從“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的轉化。本書對知識點進行了全面梳理,分為導讀、理論框架、重點難點、要點精講、考研真題、原著導讀、延伸閱讀、紅歌賞析、影像資料、話題探討十個部分,深度解讀教材內容。
賈鋼濤 岳婷婷 ·馬哲 ·27.3萬字
本書考察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產生的過程、發展階段和形成路徑,從不同方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的內容進行了概括和歸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形成了較為系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作出了貢獻。本書有助于讀者全面、系統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框架體系和基本觀點及其理論貢獻。
蔣傳光 ·馬哲 ·48.1萬字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馬克思主義卷》內容包括:改革開放30年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最具影響力的30件大事、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60年、在堅持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道路上探索前進、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深化歷史唯物主義、新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經驗、研究和批判新自由主義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研究批判新自由主義的對話、拓展與深化當代資本主義理論研究等。
程恩富 傅青元主編 樊建新副主編 ·馬哲 ·40.2萬字
本書是作者關于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及后馬克思思潮哲學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論著《文本的深度耕犁》之第一卷,其內容主要是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經典文獻的文本學研究。在書中,作者第一次以文本學的深度解讀模式批判性地面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本。本卷分別解讀了青年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施米特的《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弗羅姆的《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科西克的《具體的辯證法》、薩特的《辯證理性批判》、阿爾都塞的《保衛馬克思》和戈德曼的《隱蔽的上帝》等重要論著。
張一兵 ·馬哲 ·41.7萬字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花費了十五年黃金時間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結晶,其內容博大精深,既包含豐富的經濟學思想,也包含豐富的哲學歷史觀思想。本書以馬克思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為研究對象,從文本學的研究視域出發,系統探討和還原了《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歷史觀思想的源生背景、形成路徑、發展態勢及其未來走向;總結和反思了《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歷史觀思想的當代價值,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內容。
王建剛 ·馬哲 ·16.8萬字
本書是德國馬克思學研究專家伊林費徹爾的著作,費徹爾從馬克思的文本出發,對馬克思的思想觀點進行了考證,回顧了整個馬克思思想發展進步的歷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德)伊林·費徹爾 ·馬哲 ·10.9萬字
《俄蘇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史綱》一書對俄蘇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史的發展作了系統的闡述。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啟蒙與變革: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初步闡釋;爭鳴與奠基:蘇聯列寧主義倫理思想;探索與闡釋:布哈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倫理思想;發展與轉向:后斯大林時代蘇俄倫理思想主流。書稿較為完整地反映了俄蘇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百余年的發展軌跡,體現了俄蘇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史研究的較高水平。
王文東 ·馬哲 ·41.8萬字
《哲學與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學經典,開哲學大眾化之一代風氣。該書主要收錄了艾思奇在上海《讀書生活》雜志擔任編輯時,為回答讀者提問所發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語言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這些文章中他從“生活”入手,力圖從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提煉出抽象的哲學道理,同時又用這些道理來指導現實的生活,從而讓人們樹立牢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
艾思奇 ·馬哲 ·8.3萬字
本書以實踐范疇為核心,將實踐概念置于中西方的比較論域中進行歷史考察,揭示馬克思實踐觀的革命性意義,并以此為基礎提煉出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實踐觀的三種向度,即認識論、主體性和政治倫理三個批評范式,試圖從批評形態的邏輯結構層面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實踐特征進行理論闡釋和演變分析。
吳亞南 ·馬哲 ·18.6萬字
本書立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真精神,從總論、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等方面圍繞時代問題展開哲學詮釋,力求將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提升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高度加以分析與闡明,在回答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進程中,力爭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化、中國化和大眾化。本書是為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生準備的參考教材,也可供全國大學生、研究生學習哲學參考之用。
王偉光主編 ·馬哲 ·25.7萬字
王曉紅博士2002年人吉林大學,在高清海先生門下深造。2004年,先生仙去,她轉而跟我學習,于是我們既是師兄弟又成為師生。在高清海先生智慧之光的照耀下,王曉紅博士對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和理論性質有很深入的理解,使她敢于去觸碰已經被許多人論述過的理論問題,從人性理論變革的角度去闡釋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在書中,王曉紅博士對這一問題作了深入、細致而又十分清晰的闡釋,既貫徹了高清海先生對馬克思實踐思維方式哲學的理解,又有自己的思考。本書可以看做是對馬克思人性理論的全面而有權威性的論著。
王曉紅 ·馬哲 ·20萬字
勞動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人類發展一般規律的基本起點和邏輯線索,歷史唯物主義之所以能夠用一種“新派別”的姿態來重新理解全部的人類社會史,就在于從“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鎖鑰”。本書試圖通過對勞動這一核心命題的考察,一方面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整體性視域中深化對勞動觀的認識,即在歷史唯物主義建構的內容與方法的具體聯系中,深化對勞動與人的自由解放、勞動與人類歷史發展的關系等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對勞動觀思想史的文本考察中,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完成對歷史唯物主義豐富地、復雜地、完整地構建的,即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人類勞動境況和生存境遇的反思,更深刻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在理論上和方法上的獨特價值,在時代語境中不斷推進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返本開新。
韓璐 ·馬哲 ·32.2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為依據,以社會技術哲學視野中的“社會技術”為“先天綜合判斷”,對馬克思社會技術思想進行了“發掘”、梳理和分析,分別考證了馬克思社會技術思想之根本、馬克思社會技術思想之源泉、馬克思社會主義思想之靈魂、馬克思社會主義思想之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唯物史觀、勞動價值觀、剩余價值學說、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論等做了社會技術解讀。
田鵬穎 ·馬哲 ·19.1萬字
本書立足于馬克思的哲學革命與資本批判這雙重維度來闡釋馬克思理論的有機整體性,綜合運用文本解讀、思想史研究和專題探討的方法,分別界定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和資本批判的內涵,梳理雙重維度在馬克思思想發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形式,闡明雙重維度的現實基礎和方法論原則,并在雙重維度相互建構的理論視野下,圍繞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的實現路徑與實質、資本批判的理論邏輯等專題展開探討,希望彰顯馬克思理論的雙重維度的當代價值。
田園 ·馬哲 ·23萬字
書稿深入闡發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內涵與政治哲學范式。首先,本書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特質入手,分析歷史唯物主義遭遇的理論問題,從其科學性與超越性的雙重維度深入地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對社會歷史邏輯的科學把握。并從歷史的追求、歷史的主體、歷史的活動、歷史的邏輯與歷史的理想五個方面系統地研究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理論邏輯,在細致分析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核心概念的基礎上力圖呈現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全貌,并敞開歷史唯物主義所蘊涵的政治哲學理念。馬克思追求自由解釋的政治理想構成馬克思政治哲學的理論主線,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方式建構了面向人全面自由發展的政治哲學。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的整體邏輯地把握資本的政治本質、刻畫了資本的政治形象、把握了資本的政治限度,表征了無產階段追求自由解釋的政治合理性與社會先進性。而且,馬克思將勞動置于政治哲學分析的核心,提供解釋分配正義難題的思想資源,刻畫了實現人類解放的政治圖景。
涂良川 王慶豐 ·馬哲 ·14.8萬字
本書通過對馬克思走向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三次飛躍的分析,發出了“回歸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呼喚;用馬克思兩大發現的整體視角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人”,并基于此對當今學術界的一些人無原則地宣揚“經濟人”展開了批判;揭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種路向,特別是批判了對馬克思主義做啟蒙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解釋的缺陷;歸納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道路的雙向促進;用馬克思主義公平觀審視了社會的不平等,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審視了生態危機;描述了“馬中西”三大資源在中國道路中的交互匯通。
陳學明 姜國敏 ·馬哲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