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讀經示要》三卷,首卷論述經為常道不可不讀,次卷講論讀經應取的態度,末卷略說六經大義。第一卷中,熊十力略述了六經所蘊含的大道與政治思想,并疏解了《大學》首章和《禮記·儒行》。第二卷中,熊十力指點了治經應持的態度,強調了立志的重要性。第三卷中,熊十力略講了六經(主要是《周易》《春秋》二經)的義理。
熊十力 ·東方哲學 ·32.6萬字
《胡適的北大哲學課》這套書以胡適在北京大學的所有哲學講義為母本,再綜合胡適關于中國哲學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最全的胡適哲學體系,讓讀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學大師的風采。
胡適 ·東方哲學 ·13萬字
本書是中日兩位儒學大師在21世紀來臨之前的一次有關中國哲學、儒家學說、東西方思想的重要對話。像這樣的兩位東方世界的重量級人物,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舉行這樣的“世紀對談”,以前沒有過,今后也不可能再有。此次對談的內容,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愈加顯示出它的價值和意義,尤其在當今動蕩不安的世界格局當中,其意義和價值就更加凸顯了出來。
錢明 難波征男編譯 ·東方哲學 ·16.1萬字
熊十力一生心無旁騖,潛心著作,成果累累,如果只能選一本書作為其代表作,那只能是《新唯識論》。熊十力曾從學歐陽竟無大師研習佛學。192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舉薦,應蔡元培之邀,熊十力聘為北京大學主講佛家法相唯識的特約講師。在主講《唯識學概論》和撰寫講義的過程中,對于佛教唯識學發生懷疑,不斷改寫舊稿,乃至另起爐灶寫成了一部自成體系的新著,改稱《新唯識論》。1932年,《新唯識論》(文言本)由浙江省立圖書館出版發行,立刻在學界和佛教界掀起軒然大波。蔡元培、馬一浮等人對此書推崇備至,評價甚高,馬一浮作序并題簽。另一方面,佛學界人士尤其是南京內學院師友群起而攻之。其師歐陽閱后痛言:“滅棄圣言量者,唯子真為尤”,措辭嚴厲。歐陽弟子劉衡如更著《破新唯識論》對熊十力其書進行系統破斥。熊十力隨即應戰,并著成《破〈破新唯識論〉》一書,對劉氏之斥逐一破解。《新唯識論》先后有三個版本,最開始是用文言文寫成。1938年起熊十力與學生一道將《新唯識論》改寫成白話文,至1944年《新唯識論》語體文本由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這是第二個版本。因第二版本原先是為英譯本做準備,加之正值抗戰顛沛流離,熊十力對此本的文字不甚滿意,于是又從1951年底開始對語體文本進行刪改,1953年印出,稱為“壬辰刪定本”。本書將文言文本、壬辰刪定本一同出版,以便讀者互相對照理解。
熊十力 ·東方哲學 ·26萬字
本書收錄的兩部著作,其前身均為熊十力在北京大學任教時的自撰講義?!段ㄗR學概論》系熊先生講授唯識學的第一部講義,1924年由北大印制。本書忠實于此前在南京支那內學院所學,以玄奘、窺基之學為旨歸,簡明扼要地概述唯識學的思想體系,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為唯識學的入門書,亦可作為研究《新唯識論》的參考?!兑蛎鞔笫鑴h注》亦為熊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因明學的講義。其淵源有自:古印度著名論師陳那改造舊因明學,號稱新因明之祖,所著《因明正理門論》(簡稱《門論》)乃因明學奠基之作,其弟子天主(音譯商羯羅主)為便后學,刪述簡括該書而成《因明入正理論》(簡稱《入論》);玄奘東還,相繼譯出二論,其弟子窺基又為《入論》作疏,成為后世研治因明的*威讀本,故尊稱為《大疏》。熊先生此書,乃是為適應現代學者的需要,刪注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而成,刪削疏文,疏通大義,增設新注,闡發奧蘊,允為治因明之津梁,研唯識之預科。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8.9萬字
本書匯集了錢遜先生研究《大學》《中庸》的學術成果,對《大學》《中庸》全文做了完整的翻譯和系統的講解。全書分為兩部分,導讀部分重介紹了何謂《四書》,《大學》《中庸》的基本內容和研讀方法、注意事項等。解讀部分注釋力求簡要,譯文緊貼經典原義,講解深淺出,在歷代研究基礎上精心疏解,結合新的時代精神做出作者自己的獨到見解,為讀者導正學習經典的方向。
錢遜 ·東方哲學 ·5.3萬字
本書收錄了胡適先生關于哲學思想的精華,包括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中古哲學(“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中),近世哲學,(“戴東原的哲學”“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等);西洋哲學史大綱、哲學的改造等.絕對是最值得珍藏的經典之作。
胡適 ·東方哲學 ·13.4萬字
胡適 ·東方哲學 ·15萬字
以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儒學為研究對象,把儒學范式的轉變方式作為研究的中心問題,探討了在唐宋變革的社會大背景下,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儒學的范式轉變。提出,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儒學,是唐宋變革在思想學術形態上的重要表現,也是對這一時期社會巨變的回應,在這一層面上揭示出儒學的一些本質特征。
葉平 ·東方哲學 ·20萬字
《儒學六講》是國學大師梁啟超為一般讀者講解儒家文化的普及讀物,代表了梁啟超儒學研究的精髓?!度鍖W六講》系統講述了自孔子至清末民初兩千五百年中儒學的起源、變遷、繼承、演化和影響,介紹了孔子、董仲舒、程頤、程顥、張載、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儒學代表人物的學說主張,幫助讀者了解儒學各個流派在不同時空內的流衍變化?!度鍖W六講》以梁啟超在清華國學院講課稿為底本,通俗易懂,深刻全面,是讀者了解儒家哲學和中國文化不可不讀的一本經典讀物。
梁啟超 ·東方哲學 ·11.5萬字
卡普托一直積極地嘗試以解構的方式來重新探討宗教與哲學的關系問題,他倡導一種流動而非靜止的思考事物的方式。此部《真理》沿襲了他一貫的做法,作者首先從真理在后現代狀況下的境遇入手,之后向前追溯真理觀的歷史發展脈絡,從前現代的上帝即真理,到啟蒙時代的理性判斷,再到后現代的作為事件的真理(在這里上帝和理性都不享有驕傲的地位)。在生動詼諧的文字背后,卡普托力圖闡明:任何一種靜止的、穩固的思想理論體系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它并不能真實、生動、全面地解釋紛繁復雜的現象世界,“真理”同樣如此。
(美)約翰·D·卡普托 ·東方哲學 ·11.4萬字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度f章》是《孟子》一書七篇中最短的一篇,但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篇。孟子與萬章師生二人,針對許多話題,展開連串針鋒相對的妙問妙答,問答犀利又充滿禪機,內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數千年來炎黃子孫心中的疑問。南懷瑾著述的《孟子與萬章》將《萬章》與《禮運篇》、《論語》等儒家經典相互發揮,闡揚儒家學說精髓,并將其中的哲理、甚至整個儒家學說與其他學說、教義進行比較,分析《孟子》對人類文化的深遠影響。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7.2萬字
《孟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跡及其學說最重要的資料。孟子生于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本書是南懷瑾先生關于《孟子》的講記。《公孫丑》篇屬于《孟子》的第二篇,分為上下兩部分,記載了孟子與弟子公孫丑之間的談話,大部分內容發生在齊湣王當政時期。《孟子·公孫丑》篇記錄了孟子的政治觀點、治國思想以及政治活動,涉及孔子、周公等眾多歷史人物以及當時各種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并論及中國文化的諸多問題。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14.9萬字
《孔子》一書初版于1938年。和辻哲郎一方面利用當時武內義雄的文獻學研究成果,利用《論語》重構孔子的思想體系,并論證《論語》為關于孔子唯一可信的文獻,此外,《論語》本身是有結構性的;另一方面,和辻哲郎從比較哲學的角度,論述了孔子與釋迦摩尼、蘇格拉底、耶穌三人,作為“人類教師”的異同。和辻哲郎尤其注重論述孔子的生死觀與其他先哲的差異,并揭示其背后文化傳統的差異。
(日)和辻哲郎著 陳玥校 ·東方哲學 ·7.6萬字
《楊朱哲學》凡分三篇,上篇顯真論,搜抉楊朱信史資料;中篇明取論,闡發楊朱道術之精微,上中二篇皆為真楊朱之論辯。下篇辟偽論,為批評此前偽楊朱而作。本書的邏輯十分嚴密,層層遞進,有理有據的論證了楊朱其人,其思想的存在以及其思想的具體內容,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的歷史功底和其嚴密的思維邏輯。
顧實 ·東方哲學 ·7.6萬字
全書分為鬼谷先生事略、鬼谷子真偽考和鬼谷子新注三部分。俞棪研讀《鬼谷子》十幾年,略有心得就記于筆記,在《鬼谷子新注》當中,做到了溯流求源、舉一反三,通過同時代其他學派的對比,去偽存真,探求鬼谷子的真義和原意。在版本校訂上,則運用古韻進行校正,使鬼谷子的文義豁然開朗。在學術方法上,首次將《鬼谷子》與西方文化做對映及解構的工作,具有一筆開乾坤之風范。《鬼谷子新注》影響深遠,被稱為“近代鬼谷子研究之集大成者”。
俞棪 ·東方哲學 ·10.3萬字
本書通過對荀子文本的分析和姓氏的考訂,對《荀子》一書的真偽進行了考證。進而,從荀子性說和儒家,荀子的心理學和道家,荀子的名學和墨家,荀子的天論和道家的天道、墨家的天志、陰陽家的五行,這些方面闡述了荀子思想的根源和特點。并且,在文中還廣泛涉及了荀子對于其他諸子的研究和批判,體現出荀子思想作為后起思想的進步性。
楊筠如 ·東方哲學 ·8萬字
熊十力自述其哲學思想的演變軌跡,初自佛教唯識學(有宗)入,進而探究空宗,最后歸宗《大易》體用不二之旨。其1932年出版的《新唯識論》從唯識學脫胎而來;1958年出版《體用論》,乃從自我體系立論,不復借助唯識學的理論框架。與傳統儒者的言說方式不同,《體用論》以現代習見的系統論述方式,闡發其體用不二理論,全書分為《明變》《佛法上》《佛法下》《成物》《明心》五章。但《明心》章當時因病未能寫出,在初版《體用論》中有目無文;次年補寫完稿,于1959年由龍門書局單獨付印,名之為《明心篇》。本書將《體用論》《明心篇》合訂為一冊,以見《體用論》全貌。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9.4萬字
本書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工夫。“新”就是鮮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書籍提到的知識;“奇”就是不一般,能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的事物;“趣”即是興趣,也是趣味,是人們想看、愿意看的東西。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請翻開本書,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涵,成為文化達人。
斗南 ·東方哲學 ·48.1萬字
《十力語要初續》乃《十力語要》的續編,仍沿用《十力語要》舊例,輯錄書札、論文、雜文等總計四十二篇,是了解熊十力學術思想和生平的極其重要的文獻?;旧戏从吵隹箲饎倮笾?949年之間,熊十力在北平、杭州、廣州等地的學術活動與主要思想,其中一個主題是圍繞《新唯識論》作出闡釋和發揮,提要鉤玄,解疑答惑。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